中國式過馬路你懂得,中國式圍堵校門口你看到了什麼?

所有有上學孩子的家長都知道,每當上學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便成了交通擁堵的重災區,人滿為患。各地政府、交通主管單位、各學校都制定相應措施,治理這一現象,甚至教育部都下發文件要求錯時上下學,但收效甚微,這不得不讓人深思,中國教育怎麼了?中國的家長們怎麼了?

中國式過馬路你懂得,中國式圍堵校門口你看到了什麼?

家長抱怨、孩子抱怨、老師抱怨、路人抱怨。道路太窄、小攤販太多、學生太多、小轎車太多。誠然,客觀因素也在圍堵校門口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一定作用,但我認為關鍵在於家長,這才是擁堵校門口的主因。每位接送孩子的家長生怕孩子多走兩步,特別是陰雨天時,便儘量去見縫插針儘量靠得離校門口近些,讓孩子少走兩步,少受風吹日曬,少些對孩子的擔心。即使車停遠了,也要領著孩子送到校門口。這就出現了路兩邊自行車、電動車、三輪車、小轎車橫七豎八亂停亂放的擁擠場面。早來的停的還算有秩序,晚來的則哪裡合適哪裡停,真不行路中間也是停車場。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中國式過馬路,這不正是中國式圍堵校門口嗎?

中國式過馬路你懂得,中國式圍堵校門口你看到了什麼?

當家長帶著孩子闖紅燈,被孩子生生拽回;當家長撿著錢包被孩子上交;當母親違反交通,孩子寫信致歉。看到這些正面報道,我們應該知道孩子在學校中已經接受了文明禮儀、行為習慣、交通法規的良好教育。而家長卻很難轉變急功近利與己方便的自私意識。你對孩子的愛不是讓他少走兩步而應該是灌輸遵守各種規章制度,繼承良好的社會道德。正是這少走的一兩步,可能要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多走幾十步。

中國式過馬路你懂得,中國式圍堵校門口你看到了什麼?

中國式圍堵校門口的現象,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缺失。放棄私利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你的細微的舉動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