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李一秀:後補貼時代,北汽新能源如何確保競爭力

近日,北汽集團第六次進入世界500強,排名第124位。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向電駒表示,未來,北汽自主的戰略是全面新能源化,在純電動、增程電動、插混、燃料電池領域全線發力。2020年,北汽自主品牌將在北京市場停售燃油車,2025年,北汽自主品牌將在全國市場停售燃油車。

專訪李一秀:後補貼時代,北汽新能源如何確保競爭力

北汽新能源是北汽自主陣營中的佼佼者,也是北汽集團全面新能源化的主力軍之一。那麼,接下來北汽新能源將如何發展?如何應對補貼退坡後的時代?北汽新能源營銷總經理李一秀這樣解答了電駒的疑問。

今年能否實現15萬輛銷售目標?

2018年,北汽新能源的銷量目標是15萬輛。但是,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銷量僅實現了5.4萬輛,雖然銷量排名位居業內第一位,但距離15萬輛仍有2/3的差距。北汽新能源能否實現今年的銷售目標呢?

北汽營銷總經理李一秀表示。2017年,北汽新能源銷售10.3萬輛,前三個季度才有5萬的銷量量,到第四季度銷售了5萬輛。“對於新能源車來說,最重要的一個是政策導向,一個是客戶的權重導向,銷量集中在下半年和四季度,這是一個行業特點。”他說。

他認為,以下幾個要素確保北汽新能源可以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標。

一是銷售渠道的增加。

“2017年,北汽新能源的渠道數量是280家,現在,北汽新能源建立了近480家線下網絡。線下渠道在銷售體系中非常重要,為銷量目標達成提供了基礎。 ”

“從今年的目標來說看,上半年完成了5萬輛,下半年還有9.5萬輛的銷量目標,這預示著接下來每個月銷售量幾乎要翻一倍。從我們的銷售渠道來看,完成這樣的目標沒有問題。

二是全新的產品。

在國民車領域,目前北汽新能源形成了轎車+SUV雙國民車矩陣:EC系列+EX系列。EC系列2017年上市,一直是電動汽車單月銷量冠軍,也是全國銷量最大的單一電動車型。

“今天,全國分時租賃行業正在逐漸降溫,但EC仍是首選的最受歡迎的分時租賃用車,也是市場首選的入門級電動車。目前的月銷量正在從5000輛增長到1萬輛。現在我手裡大概有3萬個意向客戶。”李一秀說。

專訪李一秀:後補貼時代,北汽新能源如何確保競爭力

在此基礎上,今年,北汽新能源又推出了EX360 SUV國民車。該車工況續航318公里,售價7.99-9.89萬元,較高的性價比讓其供不應求。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北汽EX360銷售了5708輛,環比增長41%,同比增長998%,位居電動汽車銷量榜第一位。

“EX360現在嚴重的供不應求,我正面臨幸福的煩惱。產能一但上來,銷量自然就上來了。如果生產10萬輛,我的目標就完成了。”

除了走量的雙國民車,下半年,北汽新能源另外兩款重磅產品也將發力。一個是EU5電動轎車,在外觀、內飾、品質、科技感等方面都有質的飛躍。它推出了兩個版本,R500綜合續航達416km,等速最大續航達520km;R550車型綜合續航達460km,等速最大續航達570km;車內配備“達爾文”人車交互對話和語音控制系統。12.3寸全高清靚彩數字儀表盤、9寸懸浮式中控大屏、LED大燈都提升了品質檔次。

專訪李一秀:後補貼時代,北汽新能源如何確保競爭力

另一個是EX5 A級電動SUV。今年第三季度, EX5 A級電動SUV將上市.該車工況續航超過400公里,屆時,將是A級SUV領域工況續航最長的車型。

“從產品、訂單來看,實現這個銷量目標已經不是問題了。我們現在要做好的是把所有項目完整落地,以及整個供應鏈體系的保障和時間的銜接,這是我們的重點所在。”

三是完整的產品矩陣

網約車新能源化的潮流也為北汽新能源提供了機會。目前,北汽新能源旗下的華夏出行公司,已經與神州、首汽、滴滴,滴滴建立了合資公司,未來有望釋放更多產品需求。

李一秀總結說:北汽新能源在四個領域內有優勢。第一是在國民車領域,北汽新能源EC轎車、EX SUV國民車雙組合,市場認可度非常高;第二是在運營車輛領域,無論是適合網約車的產品,適合出租車的換電產品等,北汽新能源都有明顯優勢,例如EC系列非常適合分時租賃;

第三是A級車領域,在一二線城市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A級新能源車的市場份額最大。北汽新能源EU5、EX5已經全面覆蓋這個市場;第四是在專用車領域,北汽新能源有電動商用物流車。

“總之,北汽新能源在這些領域有全套產品、完整的渠道,面對市場旺盛的需求,我們一定能夠完成預期的銷量目標。”李一秀說。

如何確保補貼退坡後的競爭力?

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對高續航、高能量密度、低能耗的車型提升補貼額度,對續航150公里以下的電動汽車取消補貼。按照之前的政策規定,2019年,補貼將進一步退坡。

北汽新能源在補貼退坡後,如何確保競爭力?

李一秀認為,今年的補貼過渡期和明年的補貼政策調整是兩個概念。今年的補貼過渡期,補貼政策影響因素非常清晰:里程、能量、密度、能耗優化等等。這會對新能源車企帶來更大的挑戰。“2018年到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以每年大概1/3的幅度遞減,這個影響將非常大,需要企業有大量的智慧來應對後補貼時代的到來。“

北汽新能源應對補貼退坡的措施主要有如下幾個:

一是產品和技術升級。例如今年上市的EU5和即將上市的EX5,工況續航,能量密度、百公里電耗都有了更高的表現。“通過產品升級和技術升級,今年北汽新能源的產品都提升了產品力。例如EC系列,續航里程從過去的180公里、200公里持續升級到220公里,現在的EC3在各個層面上都能夠滿足今年的政策需求。

專訪李一秀:後補貼時代,北汽新能源如何確保競爭力

二是全產業鏈條的準備。

除了產品、技術各方面的升級,北汽新能源在供應鏈管控、成本控制上都做了比較周密的準備。“2017年,北汽新能源能夠實現全球銷量第一,很大一部分的因素就是我們徹底擺脫對地補的依賴,在沒有地補的地區實現全國統一價銷售。EX360跟EC一樣,按全國統一價格銷售。”同時,北汽新能源做了大量的渠道、產品延展。提前適應補貼退坡的市場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