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爲哪般?

1

第三極教育發現系列之太空互聯網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特斯拉CEO馬斯克計劃於2019年開始向太空發射4425顆衛星,將歷經5年完成發射,為什麼馬斯克這麼願意耗費如此巨大的資金去建設它呢?如此瘋狂又為哪般?讓我們從互聯網說起。

在如今的生活中,無論是出門在外,還是宅在家中,都離不開互聯網。有著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沒有網。假如沒有網絡,那真的可能寸步難行了。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真真正正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帶動著我們的社會經濟,出行的便利等。互聯網還沒有發展起來時,通訊靠吼,交通靠走,這描述得非常中肯。

再看看現在呢?

人人一部智能手機,有事就call,出門就網約車,這種改變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如今的互聯網,帶來了哪些改變呢?

1.改變了孩童時期的娛樂

2.購物方式的改變

3.讀書方式的改變

4.學習方式的改變

5.生意模式的改變

等等

提到互聯網,不得不關注的就是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了。主題是“發展數字經濟促進開放共享——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大會上提到了人工智能、數字經濟、5G、物聯網、網絡空間治理等,成為全球熱烈討論的關鍵詞;互聯網基因植入生活方方面面,更高的科技含量將深度影響我們的生活。

2

從局部走向全球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未來,互聯網將變成什麼樣?

互聯網正在深入社會的方方面面,而這次技術革命的影響力可能超過過去一切技術革命的總和。

馬雲說:過去20年互聯網從無到有,那麼未來30年,互聯網將“從有到無”,這個“無”是無處不在的“無”,沒有人能夠離開網絡而存在。

這幾年,幾乎全球都瀰漫著一種對新技術時代和技術的擔憂。擔憂什麼呢?擔憂新技術讓人失業,成為“下崗工人”、成為“無用階層”。

獾獾教育之前也提過,新技術的到來,我們要做更有價值的事情,努力去創新,讓人的工作能夠“進化”。所以,與其擔心,不如擔當!與其擔心技術奪走就業,不如擁抱技術,解決新的問題,創造新的機會。

每一個行業,從房產到教育、醫療、物流、能源等各領域,都會因為技術的創新而改變。

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我們有機會見證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新技術的革命。

比如:人工智能這樣一個堪比工業革命的技術革命在人類歷史上的產生,每個人都會覺得驚訝、都在感受變化。人工智能技術的推進,將會給每個人帶來不斷的驚喜。

互聯網從銅線到光纖,家庭寬帶接入走進了百兆傳輸的時代,在公共場合也有免費的無線熱點供我們接入,可以說走到哪裡都可以與互聯網相連。但令人不敢相信的是,全球尚有三分之二的人們還沒有接入互聯網。這些人民生活在偏遠地帶或者環境惡劣的地區,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非常差。如何讓生活於這些地區的數億人口能夠上網呢?

3

從全球走向天空

互聯網也有“飛天夢”

雖然現在你我每天都用電腦、手機等設備上網,但世界上還有很多偏遠、貧困地區幾乎無法聯網。地面的光纖、基站、運營商無法到達,而通訊衛星提供的網絡信號又太微弱,傳輸信息有限,視頻、網頁等難以瀏覽。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面對這一問題,首先出場的是一向“腦洞大開”的谷歌,它選擇在高空部署熱氣球對地面進行網絡覆蓋。

在距離地面20公里的平流層,谷歌氣球隨氣流運動,採用太陽能面板進行供電,比我們日常乘坐的飛機飛得還要高。

谷歌氣球下部懸掛有射頻信號收發裝置,通過這一裝置向周圍的氣球和地面接收基站發送信號,再通過地面基站為人們提供無線網絡連接。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谷歌的最終目的是要建成一個圍繞地球循環運轉的“氣球帶”,並且希望氣球能夠成為連接農村地區、偏遠地區或者網絡基礎設施較差地區用戶上網的一個選擇,並且能夠在自然災害發生後協助災區進行通信恢復工作。

現在這一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南半球的一些國家已經開始了試用谷歌氣球,反饋非常不錯,讓人非常期待這一技術的快速普及。

除了谷歌之外,相信大家對Facebook的無人機計劃也有所耳聞。這一計劃開始於2013年,Facebook悄無聲息的收購了一家研製太陽能無人機的公司,隨後便正式組建了無人機研發團隊。當然,Facebook的無人機上網並不只瞄準偏遠和落後的地區,其工程副總裁表示“Facebook的使命是連接全球每個人”。

Facebook的無人機名叫“Aquila”,採用太陽能電池面板作為動力來源。它將揹負著通訊設備和信號發射裝置在6萬英尺的高空翱翔,為地面的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整個無人機的機翼非常寬大,以至於其翼展與波音767客機的翼展差不多,整個機翼被太陽能面板覆蓋,為無人機提供充足的動力,最長可以在空中飛行達三個月之久。“Aquila”將通過激光束,將高速的網絡數據從高空發送到地面。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現在Facebook已經在亞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區選擇了21個地點,未來1-5年之內將進行全球聯網的實驗,並正式商用。

除了谷歌、Facebook,可別忘了還有被稱為“鋼鐵俠”的馬斯克。馬斯克更是要通過發射700顆衛星,為全球提供上網服務。

根據SpaceX的計劃顯示,這700顆衛星,將會在距離地球750英里的軌道運行,這一距離與傳統的通訊衛星相比距離地面近得多,更短距離的電磁信號傳輸,有助於提升網絡傳輸速度。

未來我們將不再依賴於地面的光纖、基站、運營商來上網,網絡基礎設施未來將會設置在近地軌道上。扔掉家中的無線路由器吧,我們的設備將直接與這些衛星進行通信。

馬斯克的計劃無疑是一個偉大的舉動,可以真正的通過互聯網將全人類連接在一起。

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真真正正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帶動著我們的社會經濟。現在,谷歌、Facebook、SpaceX正共同努力將全世界的人們連接在一起,掀起一股足以改變世界的互聯網浪潮。無論是熱氣球、無人機還是衛星,網絡的全球覆蓋一定會將全人類重新連接在一起。

互聯網的“飛天夢”,其蘊意就是打造天空互聯網。

4

從天空走向太空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你以為打造天空互聯網就是馬斯克的目標嗎?

只為地球提供全球網絡覆蓋並不能滿足馬斯克的野心,這一切只是為了未來在火星架設網絡進行的初步探索,別忘了SpaceX的終極目標是移民火星。

互聯網即將隨著SpaceX的衛星計劃悄然進入太空,馬斯克打算從2019年開始向太空發射4425顆衛星,到2024年為止,最終建成太空互聯網。

在2016年的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中,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長達30天的太空生活中,可以即時觀看《新聞聯播》,收發郵件,與家人視頻通話,而將來航天員還可以在太空發微信、刷微博,這些都得益於應用在載人航天器上的新技術—空間以太網通信技術,通俗理解就是在太空有了互聯網。

而天舟一號,實現了天地一體化互聯互通,使太空裡的網速提高到了百兆寬帶的水平,這將為未來航天員在太空自由地使用互聯網打下基礎。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為何商界也如此看重這張無形的太空網絡呢?

從近處說,太空互聯網有利於改善宇宙飛行器與地面之間、宇宙飛行器之間的通信狀況,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容量傳遞信息,儘量減少由遙遠的空間距離產生的通訊延遲所造成的損失。

從長遠來看,這也是為將來的外星移民鋪路,畢竟,人類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要“上天”,必須得先上網。

起初,互聯網只是把目光投向人眼可見的天空,野心還未延伸至深邃宇宙。互聯網之所以想“上天”,根本原因可能還是商業利益的驅動。

無論是從國家利益還是商業利益的角度講,天空互聯網乃至太空互聯網的構建都值得實力雄厚的大國高度重視。中國部分企業已經表達出構建太空互聯網的意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也將參與這張天網的佈局。

5

構成太空互聯網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未來太空互聯網將成為現實

2016年5月27日,俄羅斯科學家發出消息,計劃在太空中構成太空互聯網,在未來太空互聯網甚至可以覆蓋整個火星,目前,俄羅斯也正計劃構建太空互聯網,這一項目已經得到俄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將來進一步成形後,太空互聯網有望成為第一個應用於太空中的通信網絡。

早在1997年,美國正在實施兩個火星探險車登陸火星的計劃,互聯網之父文森特·塞爾夫就曾提出過太空互聯網的概念。在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網絡技術中心副教授魏更宇看來,當時太空互聯網的目標就是從地球到火星的太空,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空間通信。“所謂太空互聯網主要還是圍繞從地球到衛星(衛星通信)、從地球到太空飛船的通信。

通俗地說,太空互聯網是通過衛星等實現全球互聯乃至星際互聯的通信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院長孫偉說,太空互聯網一旦實現,互聯網將無死角覆蓋地球,地球人甚至可以與“火星人”視頻聊天。

“太空互聯網作為支持太空探索的重要手段,伴隨太空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將發揮重要的運營保障作用。”

獾獾教育認為 | 太空互聯網一旦實現,那麼星際間通信將成為可能。過去,人們只能通過把宇航員送到太空的方式去探索未知宇宙,今後普通公民也可坐在家裡通過太空互聯網自由地欣賞外太空的圖像和視頻。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在地球和在外星球的子女、重孫可以視頻聊天、通話,是不是很興奮呢?”

6

5年發射4425顆衛星,特斯拉CEO如此瘋狂為哪般?

太空互聯網的形成,對於學習又有哪些幫助呢?

第三極教育認為 |未來的智慧網絡,從放眼天空、仰望星空開始。空間互聯網、天空互聯網、太空互聯網,這注定是一個極富探索性同時也充滿爭議的話題。

太空互聯網一旦實現,信息流通變得更加快速,網絡也變得更加強大。孩子想看看火星或者外太空是怎樣的,可以打開上網設備進行觀看和學習。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到金星、木星、水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星球時,不用再靠大腦想象,直接利用太空互聯網實時觀看學習並瞭解其特徵,幫助孩子加深記憶,說不定還會對外太空產生濃厚的興趣,併成為外太空探索家。

太空互聯網,突破地域、時間的限制,實現孩子“外太空“的教育。無論什麼互聯網都會和教育相結合,網絡+教育必然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網絡將無處不在,第三極教育倡導家長應把握互聯網發展的大趨勢,積極投身於網絡+教育的融合打造網絡化、智慧化、個性化教育的浪潮中去,藉助科技的力量,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對孩子教育的目的。

對於太空互聯網,你有什麼看法呢?或者有其它更好的建議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或者私信獾獾。

-End-


“第三極教育體系“, 是一套向未來的、前沿的、系統的、具有極強針對性的教育理念,立志用為萬千有志於幫助孩子適應未來、引領未來的家長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