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靠说相声都成了大富豪,为什么在演出时总说“说相声是养家糊口”?

80游戏回忆录


因为说相声就是养家糊口。

拿德云社举例,大大小小的相声演员近四百人,可是真正够资格带队做商演的有几对?真正有能力跨界影视综艺的又有几个?大部分的相声演员还是靠小剧场演出作为主要收入。

小剧场的相声演出盈利并不高,说实话真要是钱很好赚的话,北京城有的是各种相声艺术家,他们为什么不出来做小剧场?郭德纲曾经在《坑王驾到》里提过一句,德云社小剧场的演出费好像是200块一场,一个月演满是6000块钱,在北京来说不算高收入。好处就是有上升空间,像岳云鹏这样红了之后,收入就等于翻好几番,但是在你没红之前,说相声就是只能养家糊口。

最近几年郭德纲为什么不断从小剧场抽出队伍去做商演?目的就是为了能增加徒弟们的收入。一线大城市吃不消做,那么就从二三线城市开始做。德云三宝就是一种新的尝试,一对演员知名度不够,就组队一起去。但是即使这样,有资格接商演的还是少数,行业性质决定,主角配角毕竟只是少数,大部分人只能是龙套群演。

演艺行业就是这么残酷,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难得混上几句台词。单就相声行业来说,德云社的收入状况还算是比较好的了,卢鑫玉浩不是在《笑傲江湖》上说过吗,在青曲社小剧场已经能攒底了,可还要去酒吧驻唱兼职,因为单靠说相声的收入不够生活。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郭德纲如今确实成了大富豪,一路坎坷荆棘到现在功成名就,郭德纲把德云社发展的越来越壮大。郭德纲只要站在舞台上就非常卖力表演,一定会感谢自己的衣食父母,郭德纲没有把管理德云社看做一门生意,更倾向于将德云社表述为一种关系。他认为自己不懂商业,曾经他用一种容易招致挑战的绝对语气说:我对钱没有概念,所以说有时候一聊天,谁说郭德纲克扣谁谁钱,我说这就是丧尽天良,我还真没拿钱当回事。


郭德纲没有什么野心,更对钱没什么概念,德云社现在有五六位老先生没法登台表演了,但郭德纲每月都会他们2万块钱让他们花,因为他们曾有恩于德云社,郭德纲在报恩!

曾经郭德纲放下尊严参加一些无底线的节目,目地就是为了养活德云社的上下老小,对于德云社而言,郭德纲确实是那个照顾所有人衣食起居的大家长,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师父的范畴,所以他在台上一直说:“说相声为了养家糊口”不为过。 早期跟随在身边的徒弟结婚,郭德纲会包办婚礼,这不是相声的规矩。郭德纲曾经说:孩子们都不易啊!你不得对他好一点吗?几乎每一个我都这么管,把他家长都接来,让孩子风风光光的,劝他们好好过日子。(为了让陶阳的父母放心,郭德纲为陶阳父母都安排的工作)。从结婚照到戒指、家用电器、床单被罩到婚宴、从婚车到化妆师郭德纲一切包全,李云杰是2008年办的婚礼,父亲早亡,母亲瘫痪,郭德纲就代表李云杰的父母跟李云杰的岳父母站在台上,李云杰儿子出生郭德纲送他一根金条,李云杰母亲过世,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全体演员上门祭拜,一对演员一个大花篮,院里都摆不下了。2007年,岳云鹏母亲要做心脏搭桥手术,郭德纲出了十几万元,岳云鹏老家盖新房也是郭德纲出的钱。何云伟的婚事都是郭德纲两口子一手包办的,王慧劝他们两口子要好好过日子,结果不知哪句话得罪了何云伟,导致他怀恨在心……




郭德纲一直谦虚的说自己是非著名相声演员、相声界的一名学生……是一种自谦,他作为德云社的大家长,所有徒弟他都上心,都念他们好!

很多从小跟随郭德纲学艺的徒弟都有在郭德纲家住宿的经历。2006年,郭德纲在大兴租下一个占地四五亩的大院,孔云龙、岳云鹏、烧饼、杜鹤来、马鹤琪等人全部住进来,管吃管住。李云杰、栾云平是北京人,也时常来住个两三天。郭德纲还专门买了辆金杯面包车,有演出就拉上徒弟们演出,平时就用这车买米买面、买油买菜, 郭德纲喜欢家里有徒弟的热闹感觉,但他又是一个好静的人,就在那段艰苦岁月中,郭德纲没事就是写写画画,那段时间也是他最有灵感的一段时光,创作出了好多好的作品!后来几经搬迁,徒弟们也大多自觅住处,有几位一直住在家里,每天最少七八张嘴吃饭。为了满足更多徒弟们的留宿,家里客房里始终放着上下铺的床。赵云侠在师父家住了6年,有一个单间,直至他结婚才搬走。师娘每天下厨,他就打下手。师娘一直把钱放在厨房的一个盒子里面,买菜就随便拿,无需报账。 春节时候,一些外地的徒弟也不回家,跟师父郭德纲一起过年。流水席从早上开到深夜,人一拨一拨地来。赵云侠懂得和面,李鹤彪、岳云鹏干过厨师,再加上师娘王慧,他们几个几乎全天泡在厨房。早上十来点钟就起来炸呀煮的,一直忙到深夜。 师娘王惠喜欢和徒弟打成一片。有时,她带着一群人出去唱歌,王慧非常喜欢和孔云龙聊天,把他当自己儿子一样,想吃鱼了,王慧就给他做鱼,孔云龙出车祸,嘴里面缝的都是针,王慧顿顿都做鸡蛋羹给他吃……



如今,德云社上上下下好几百人,有学艺的、有出师的、有出名的、有未出名的,每人都在为自己的事业打拼养家糊口,郭德纲身上的担子更重,他要让每个徒弟都要有养家糊口的本事和平台,郭德纲用心在努力培养后辈!


至尊娱乐煲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这是郭德纲常说的一句话,他还会不时的感谢他的衣食父母,这是对艺术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



不错,老郭现在肯定是不缺衣少穿的,但是老郭干相声,不单单是为了养家糊口,他的格局更高,至少是要振兴相声,甚至是曲艺。这也是他多年了,不遗余力的培养徒弟的主要原因。


老郭不是光棍儿,自己吃饱了全家不饿,德云社好几百号人,都指着老郭的金字招牌安家立命,从这个角度说,郭德纲挣多少都不多。

不过值得高兴的事是,老郭培养了一批可以独当一面的徒弟。这里面也包括叛徒,曹云金。不论他们之间什么恩怨,至少没有郭德纲就没有曹云金现在的能耐。

还有岳云鹏,张云雷,烧饼,郭麒麟,陶阳等等不断冒尖的后起之秀,甚至小岳岳的传人尚筱菊,也开始崭露头角。



希望郭德纲和德云社越干越好,说这相当于相声界的黄埔军校,不过分吧?


乐乐掌门人


以前的实话,现在的谦语。以前的确靠相声维持生计,勉强支撑德云社的运作,如今功成名就,这句话就成了谦虚之言。总不能老郭上台就说,我是富豪,不差钱吧!小编几点分析。

第一,郭德纲从小在曲艺圈,相声圈摸爬滚打,深深懂得传统艺人的本分。艺人就是艺人,观众是衣食父母,观众最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且不论他和同行和业内人士打的如何不可开交,但对喜欢相声的观众一直和蔼可亲。





第二,郭德纲是草根出身,从来都是以相声演员自居,虽然如今的他参加综艺,出演影视作品,当主持都早已比单纯说相声挣得多的多,但仍然是把相声演员的身份放在第一位,不忘初心。


第三,郭德纲和其他娱乐明星不同。其他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是个打工者,顶多带着自己的运营团队。而郭德纲不止养一个团队,他是一个老板,还要为他的徒子徒孙铺路负责,是一个大家长的角色。


火星生命


郭德纲的出现确实改变了中国相声的颓势,相声回归剧场的坚持使相声这门语言艺术重新为观众所接受和喜爱,郭德纲本人的生活状况也大大改善,买了豪车还住进了别墅,俨然成为一方富豪。不过现在早已靠相声致富的郭德纲在演出时依然把“说相声是养家糊口”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这是他在夸张吗?其实不然。

郭德纲非常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他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观众在他背后给了最大的支持,正是有了无数观众或明或暗的支持才能让他在与主流相声界叫板之后依然能够为观众演出带来欢笑,因此他对观众还是非常看重的,这也是他经常把“观众是衣食父母”这话挂在嘴边”的重要原因。

郭德纲是成功了,但是相声能不能传承下去呢?谁也说不好,所以郭德纲出名之后不断收徒以期为相声培养出更多接班人。养人就要投入,现在除了岳云鹏、孙越、郭麒麟、闫鹤翔、张云雷、杨九郎、张鹤伦、郎鹤焱、烧饼、曹鹤阳等寥寥数对相声演员能够靠商演挣钱之外,其他上百口子人都无法给德云社带来收入,以至于郭德纲这个班主必须不断工作为整个德云社上上下下挣吃挣喝并且争取出名的机会,从这方面来说“说相声是养家糊口”倒不是一句戏言。

(LS)


捕鱼小分队


郭德纲在当今的中国相声界,无疑是第一人。无论是名气,还是收入。

但是他与体制内的演员不同,与曲协也没有良好关系。与体制内的演员相比,郭德纲是靠相声成的名,但是主要的收入并不是德云社的相声演出,而是商演、商业代言、综艺主持、真人秀、影视演出等收入。郭德纲的妻子王惠旗下有六家公司,涉足多个行业。

德云社相声在郭德纲的收入中只占较小的比例。如果没有其他的收入,只凭德云社的演出,的确也只能够养家糊口而已。

德云社虽然票房收入很高,但也承担着很大的成本。2006年左右,一个可以容纳200人的小剧场,水电人工每天1500元,场租3500元。直到现在,德云社演员们的主要收入也在于商演。

还有一点,郭德纲经常这样说,也是为了落得人缘。像他这么高智商的人,总不至于去炫富吧。希望德云社能够多出人才,为中国的相声发展做出贡献。


小智摄影文学


郭德纲,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舞台神反应最快、最睿智、最幽默、最有灵性的一位演员,而这也暴露了他天生属于舞台的天赋。但凡有天赋而又坚守的人,十之八九总是要出人头地的。

作为草根出生的郭德纲,我相信他最初的从艺之路是异常艰辛的,尤其在相声走向没落时他以此为职业,养家糊口应该是很艰难的,加上门派之见的行业歧视与排挤,他只能依靠民间卖艺谋生。那时,他说靠相声这门手艺养家糊口,应该就是事实,因为那时,靠走穴卖艺能免强维持温饱的寻常艺人,是不可能去奢望亿万财富的。而民间卖艺,作品太高雅太高大上了是没有市场的,所以,他的作品跟许多民间二人转一样,不得不荤素兼具,逐渐养成地气感很强的风格,他个人也养成了油腔滑调的艺术风格,以至于他在台上太安静,观众都不习惯了。





巴山老九


不请自来。

说出这句话,恰恰证明郭德纲的真诚,和多年打拼的不易。

很多功成名就的人,都喜欢对自己的历史做一些刻意的加工。第一代历史加工者喜欢打天纵奇才牌,少年得志风华正茂,就差说自己出生的时候天有异象了。

后来大家调整策略,走苦大仇深路线,小时候多么不容易,多么辛苦,一点点积累的今天的成就。

说白了,无非还是树立形象。往根了说,他们不喜欢自己的历史为人所知。

这种套路,和京东刘总的脸盲,一个亿小目标的王总,差不多:所谓说大话,糊弄人。

但郭德纲真诚。他真诚的把自己所做的一切定义为:养家糊口。

做富豪,也是养家糊口。也是一天三顿饭。

当所有的艺术家们都打着弘扬文化,推广艺术,追求青史留名,功德圆满的时候。

郭德纲清醒的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养家糊口,就是说相声。说相声,是为了养家糊口。

家里的人吃饱了,相声也就是说好了。

然后,郭德纲偷偷摸摸养了一些不出名的卖不出票的艺人,把那些好玩意留了下来。

然后,郭德纲给师父的亲戚安排工作,大家有口饭吃。

经历过太多磨难的郭德纲,厌倦了虚伪,厌倦了舞台之外的演戏。郭德纲知道自己作为一个戏子的身份,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所谓养家糊口,就是提祖师爷传道。


新观点评说天下


郭德纲说话也代表了德云社几百个人,说相声事实上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技能,他说的并没错。


mimidustie


囧王者,觉得郭德纲说的没错啊。

艺人以观众为衣食父母,讲相声确实养家糊口。没毛病啊。

郭德纲虽然现在已经是一个大红大紫的著名相声演员。他 让式微中的中国传统相声艺术焕发新的魅力。但郭德纲早年北漂的时候,曾经也是落难过的。

郭德纲曾“三进京”

为了在相声界发展,郭德纲曾“三进京”。1988年,15岁的郭德纲第一次进京,报考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下边的一个说唱团,在团里待了一年,被退回天津。为了糊口,郭德纲在天津各种小剧团里唱戏,过上“跑江湖”的日子。就此结束了第一次的北漂生活。

后来,不甘心离开相声艺术的郭德纲又来到北京,但因为找不到接纳他的相声表演团体,他只待了三四天就回津了。

前两次北漂,郭德纲都失败了。1995年他决定第三次赴京,1995年,郭德纲第三次进京。这一次他从最底层干起,给各种剧团唱戏、打杂、做零工,一有机会就坚持创作相声段子。为了不让自己再次落到一穷二白的境地,开始在影视圈和综艺圈混饭吃,运气才开始好转。

北京站稳之后的各种低潮

一,北京相声大会成立初期,没有观众,没有收入,通过编剧等收入甚至老婆卖车来支撑自己坚持经营的时候。

二,安徽卫视主持剧风行动时期,我充当小丑角色,任人摆布,甚至在橱窗里生活48小时。

三,打记者事件后,成为众矢之的,同时当初德云社的几根柱子同时垮掉。四,没有最困难,只有更困难。

所以说,郭德纲是吃过苦的,知道衣食父母的重要性,也始终在强调自己是在养家糊口。不过,现在的养家糊口和之前的养家糊口意义又不一样了。之前,真实养家糊口,艰难度日。现在的养家糊口是养德云社这个家,糊的是德云社着一大家子的口。嗯,用囧王者开公司的话说,特么这叫社会责任感啊。

呃,除了你演的电影实在不怎么样之外,其他的还行,“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