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掙錢的技術性:炒股和抓娃娃機到底哪個更能賺錢

論掙錢的技術性:炒股和抓娃娃機到底哪個更能賺錢

這個月,廣州一個90後券商小夥上了證監會的官網,畫面是這樣的。

論掙錢的技術性:炒股和抓娃娃機到底哪個更能賺錢

這位小夥在證券公司工作的三年間(2013年7月到2016年4月)用妻子的證券賬戶買賣股票,用個人電腦和證券公司的業務電腦下單操作,還私底下接受了客戶的委託,進行證券買賣。

小夥代客操盤累計成交金額達到了1.7億人民幣,拿到交易佣金提成2.9萬。

最終,他被廣東證監局沒收了違法所得,還另外罰了20多萬元。

大家看後的感覺如何?

反正我是一聲嘆息……

冒著違反《證券法》的風險,冒著以後沒法在券商混的風險,冒著被“沒一罰三”從嚴處罰的風險,“苦心經營”三年掙了小几萬的工資外收入,最後的最後,掙的錢沒了,還罰了20來萬,還吃了一個證監局的行政處罰。

更難受想哭的是,小夥代客操盤這幾年間,經歷了上證指數從1995點暴漲到5178點(2015年)的牛市行情。不誇張的說,是一個閉眼隨便買都可以掙到錢的時期。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位小夥錢掙得很辛酸。

另外一邊,我閒時瀏覽一篇關於機場商場收費按摩椅的帖子,看評論區受到了小小的刺激。

論掙錢的技術性:炒股和抓娃娃機到底哪個更能賺錢

論掙錢的技術性:炒股和抓娃娃機到底哪個更能賺錢

像抓娃娃機這種大家在商場遊樂區都隨處可見的東西,利潤居然這麼大!可以說是“躺賺”了。

當然,這種隻言片語不能準確反映一個“小生意”的真實情況,但是,不得不說,許多大多數人以為很不起眼的沒有技術含量的小生意,很多看起來灰頭土臉的營生,很多被人們輕視的職業,實際上遠比你以為的賺錢。

你以為早餐攤點飄無定所,被城管到處追趕,又髒又油膩,小攤小販的,你以為大叔開開滴滴,拉拉活兒,也就是補貼家用,你以為抖音小姐姐只是在曬曬美妝,種種草。

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網傳,十字路口的一位煎餅果子大娘對買早餐的白領小夥說,“我月入三萬,會少你一個雞蛋?”;大叔班後兼職開滴滴半月,就掙到相當於一個月的工資;抖音人氣小姐姐一條30秒帶貨視頻,廣告費拿好幾萬……顛覆以往的認知吧!重新看看周圍這個世界。

“我只能做做小職員,拿拿死工資,掙錢是屬於大佬們,技術宅們的事。”

“開水果店,賣不出去就都爛掉了,會賠死。開培訓班,招不來學生怎麼辦?開個小公司,自己一個人又當老闆又當業務員又當保安,太苦太low,算了吧… …”

想法太多和沒有想法基本是一個效果——你還是你,沒有任何的改變和成長。

其實可以從一些小的兼職做起,少刷移動社交圈,多學學技能,考察考察行情。邁出嘗試的第一步,就已經是個成功的開始。

最後問問大家有沒有親身經歷的賺錢小生意或者身邊親友的事例,可以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