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捐出四件國寶,件件都是極品,價值無法估量


張伯駒一生醉心於古代文物,他自30歲開始收藏中國古代書畫,不惜一擲千金,自20世紀50年代起,張先生夫婦陸續將收藏30年之久的書畫名跡捐獻國家,使這些文物成為博物館的重寶,表現了崇高的愛國情操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平復帖》為西晉大文人陸機手書真跡,距今已有近1700年,比王羲之的手跡還早七八十年,是現今傳世墨跡中的“開篇鼻祖”,被收藏界尊為 “中華第一帖”。

《遊春圖》是隋代著名畫家展子虔的傳世作品,在世界上可與梵高的《鳶尾花》、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相媲美,在中國繪畫史上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這是張伯駒賣掉自己心愛的住宅還有夫人潘素的首飾,湊夠170兩黃金買下來的國寶。

我國現存最早的一件女性畫家的作品是南宋女畫家楊妺子的《百花圖卷》。此繪畫長卷現為吉林省博物院的鎮院之寶。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溥儀倉皇逃亡通化,該《百花圖卷》散失於民間。1955年《百花圖卷》曾在長春市內被發現,後流入北京市被大收藏張伯駒先生收藏,1964年張伯駒先生任吉林省博物館副館長期間,將《百花圖卷》捐贈給吉林省博物館收藏至今。


《上陽臺帖》其詩歌豪放、字勢雄渾,字體為行草,是李白所書自詠四言詩:“山高水長,物象千萬,非有老筆,清壯可窮。”後有落款為“太白”二字。李白的《上陽臺帖》,據說此帖清末流出故宮,民國時被張伯駒收藏。他在向國家捐獻《遊春圖》、《平復帖》等八件珍品的同時,還將這件《上陽臺帖》贈送給毛主席,後來毛主席將此貼轉交故宮博物院收藏,這幅《上陽臺帖》實乃曠世絕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