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汉初的“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前14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段被后人称之为“盛世”的皇权专制时期,在位的是孝文帝刘恒与孝景帝刘启父子二人。因为在这之前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这么“天下太平”了,老百姓也没有这么富裕过。虽说是盛世,然而期间还有个“七国之乱”,所以也只能勉强算是盛世,前后也不过四十年。与其说这段盛世是二帝的功劳,不如说是历史发展的自然间歇,就是一个偶然,甚至连皇帝本人都是一个偶然。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文帝刘恒怎么当上皇帝的呢?

孝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弟弟,西汉的第五个皇帝。

当初刘邦评定陈豨之乱,封刘恒为代王(今河北境内)。刘邦死后,吕氏一族专权为乱,大肆清除刘邦生前的宠幸之人以及刘氏宗族。因为刘恒的母亲薄姬出身低微,并不受宠,为人又低调,并且主动请求离开后宫,愿意跟儿子来到封地(代地),吕后认为这娘俩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就没有把他们当回事,暂时放过了他们。后来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等大臣一举铲除吕氏一族,迎立代王刘恒(因为这个时候,刘邦的儿子们被吕后杀得已经不多了,能当皇帝的只有刘恒),便是汉文帝。刘恒可以说是捡了一条命,并且大难不死还有后福。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汉文帝刘恒

刘恒继位后,励精图治,勤俭节约,废除肉刑;为人仁厚,宽待宗族;崇尚黄老之术,推行“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于民休息”的政策,一时天下,河清海晏。刘恒还是大孝之人,曾为母亲尝药而得孝名,成为唯一一位被载入《二十四孝》的帝王。作为一位“偶然”的皇帝,刘恒能做这么多好事,已经难能可贵了。接下来就讲一个刘恒做过的荒唐事。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侍疾尝药

有个人叫邓通,蜀郡南安人,因划船技术好,在宫中当了个“黄头郎”(头戴黄色管帽的郎官)。

刘恒本就崇尚黄老,也想成仙。一天,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想上天,可是怎么也上不去。就在这时,有个黄头郎,在后面用力一推,自己便飘然升天,成了神仙。梦醒之后,刘恒就暗自寻找梦里推他上天的那个人(荒唐不?)。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梦上天

可是哪儿找去呢?也不记得梦中人的长相了,只记得那人衣带后腰部有个破洞。刘恒来到渐台(未央宫仓池中高台,后来王莽死于此处),台下就是水池,划船的人都在水上,当然,邓通也在。巧了,邓通头戴黄帽,衣带后腰部也有个破洞,跟梦里一样一样的。刘恒就把他叫过来,一问姓名,邓通!“邓”通“登”、“邓通”通“登通”。啊!那就是“登天之路通畅”的意思啊!刘恒顿时如拨云见日,如获至宝,认为邓通是上天赐给自己的“贵人”。从此就把邓通宠幸了起来。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文帝与邓通

邓通这个人呢,特别老实,性格内向,不好与人交往,除了划船的技术,别无长处,甚至连恭维的话也不会说几句。但有一点:只会踏实做事!平时刘恒给他放假,他也不休息,甘愿“宅”在宫里,服侍皇帝(这么看来,邓通本是个正经人,根本不具备做佞臣的条件)。刘恒就更加喜欢他,一高兴,动辄就赏赐邓通“万贯”。前后这样阔绰的赏赐多达十余次,还封邓通为上大夫。要知道,文帝刘恒本是非常节俭的,就连自己的皇后都“衣不曳地,帐不纹绣”。对一个男宠竟然宠幸到如此的地步!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邓通

有一次,宫里请来一个相术师,刘恒便叫他给邓通看相。相术师说:此人将贫穷饥饿而死。刘恒一听,这不是胡扯吗?心中不服,对相术师说:“邓通的富贵全掌握在我的手里,怎么可能如你所说”?相术师微笑不言。从此,刘恒忘不掉相术师的话,就更加偏爱邓通,一心帮助邓通“致富”,不信他会被饿死!于是就把蜀郡的一座铜山赐给邓通,并且批准他采矿铸钱。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邓氏钱

得了铜矿,邓通加紧开矿铸钱。由于邓通做事认真,铸造的铜钱质地优良,“流动性” 强,一时间,“邓氏钱”流通天下。邓通富可敌国,比王侯将相不相上下。这下刘恒总算放心了,邓通不会饿死了。

后来刘恒生了痈病,身上长满了脓包,很难受,邓通为取媚,常为刘恒吮吸痈处。刘恒很郁闷,认为:自己这么宠幸的人,并且是上天派来助自己上天的人,怎么能让他干这种事呢?就问邓通:“你觉得世上谁对朕最好”?邓通随口答道:“最疼爱皇上的,天下没有谁能超过太子”。(这是邓通说的最谄媚的一句话。他本想自己做事,让太子领功,没想到,正是这句话印证了当初相术师的预测。)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第二天,太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景帝)前来探视病情,刘恒就让太子为他吮痈。太子很惊讶,立刻面露难色。心理不明白,这种下贱的事,怎么能让我这个太子来做呢?但是太子不敢说不,只能照做。“吮痈舐痔”这个成语,就是这几个人发明的。

回去之后,太子对此事耿耿于怀,不明白为何皇帝让他吮痈。叫人一调查,才知道,宠臣邓通常干这种事,太子立刻明白了,心中恨意顿生、杀心顿起。但此时也不能拿邓通怎么样,只能等。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汉景帝刘启

太子还不能算是明眼人,到现在才想起来杀邓通。实际上,朝中许多大臣早已经对邓通咬牙切齿了。当时的丞相申屠嘉,就想将邓通杀之而后快,结果被刘恒给拦住了。后来长沙王太傅贾谊,就是因为上疏陈奏把铜山交给邓通的条条弊端而被流放,结果郁郁而终。一代天才,却因一个小人而死,实在可惜啊!

一个小人,影响力却能达到这种地步,文帝刘恒的责任应该是最大的。只因是皇帝的宠臣而遭众人怀恨嫉妒,邓通反倒有些可怜。成为皇帝的宠臣并非邓通的本意,也不是他刻意逢迎巴结换来的,而是皇帝强加的。这种事,初看是福,现在来看,大祸将至!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贾谊

文帝刘恒死后,太子刘启继位,就是景帝。按常理说,景帝应该立刻找个由头将邓通处死才痛快。但没有,大概景帝对父亲刘恒也是有意见的:您当初不是不相信邓通会被饿死吗?现在我就让他饿死一个给你看!

很自然,不久,就有人告邓通偷偷在境外铸钱。结果一查,不用说肯定属实!于是,没收邓通的铜山和全部家产,充公抵债。算完账,邓通的铜山加上家产还远远不够还国家的债,还差好几个亿。一代富豪,一夜之间沦为“负豪”。

长公主刘嫖看邓通可怜,常暗中赐给他一些钱财衣食,结果都被监视邓通的人没收了。邓通穷的身上都没有一根簪子。最后寄死在别人家,确实是饿死的。临死前身上竟然没有一文自己铸造的“邓氏钱”。

一代佞臣,吮痈舐痔,受宠遭嫉,富可敌国,终被饿死,为什么?

长公主刘嫖

一代佞臣邓通,荒唐的一生,并非来自自己的曲意逢迎,而是文帝硬塞给他的。皇帝宠幸,这种好处,给谁谁都不会说不要的,其实也怨不得邓通。看似邓通荒唐,其实是文帝的荒唐。文帝虽是盛世的开辟者,又是后世仁孝的倡导者。然而作为帝王,太过迷信,妄图无为而治,从这件事来看,他是不具备那种德行的。

不光邓通之事文帝难逃其责,甚至连后来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文帝也是应该负一定责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