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時代已經有簡體字了嗎?

dingyongkang


漢字簡化、簡化漢字是古已有之,不是唐朝才出現的。

在今天使用的簡化漢字中,有的屬於歷朝歷代的正字,例如:萬——唐時用以為萬;個,豐,價,葉,雲,號,後,朵,廣,爾,禮,於——則屬於古文,即古(至少是從南北朝以來就有)已為官方所採用。有的屬於朝野通用字。而絕大部分簡化字是屬於俗字,即來自於歷朝歷代民間,只不過是沒有經過規範而變成正字,新中國將其變成正字罷了。

以北魏《元顯儁墓誌》圖來例證,


五美軒


顏真卿時代就已經有簡化字了!就顏真卿本人而言,且不說行草書中有大量的“簡化字”(很多字一草寫就是簡化字,如“東”字等)。僅就顏體楷書而言,就有“回,為,谷,爾”等等。其實簡化字與繁體字不是割裂的,而是承繼的。簡化字寫書法也是很好看的。很多大師都在六、七十年代用簡化字寫過書法作品。在當前,面對十幾億用簡化字的老百姓,更應該提倡用簡化字寫書法!


墨客185551456


古人在書寫文章時遇到繁體字時,嫌字筆劃多影響書寫速度,故將繁體字簡化或用符號替代,如今我們使用的簡體字都是根據古人的寫法作參考而定下的,古人不稱簡體字而稱符號,用符號寫即快易懂很受文人墨客的追捧,一來二去形成了用現在的叫法“簡體"字。如萬寫萬,學寫學,爾寫爾,認寫認,太多了不一一例舉,總之,寫書法為了增加藝術性繁體字不可少但也需用特定的符號代替,繁體字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載體,適當的認識繁體字對自已是一個薰陶,寫與不寫繁體字是個人的喜好,當然會寫會識的比不會的要酷。


硯田劍影


有,不過那時候不叫“簡體”,漢碑或摩崖造像多有、草書常用之、、、



一齋宋供應


從學養,功力上講,田蘊章老先生都高人一等。但在談到簡化字時所說的話,有很大的個人偏見。經過文革時期的老文人多數有個人偏見。在我們學習的時候就要有辨別。(可收看其每日一字,每日一題。具體第幾集沒記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