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主政策好?校园种族融合却在年年退步

美国民主政策好?校园种族融合却在年年退步

(2017年8月,位于美国夏洛茨维尔的弗吉尼亚大学校园内连续两天发生种族冲突,美国执法人员在夏洛茨维尔的集会地维持秩序。图片来源:新华网)

一些人总是以“多元文化的大熔炉”来标榜美国在种族问题上的“政治正确”和民主制度的优越。但事实是,在美国制度和政策之下,种族融合状况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它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倒退的,这一点从其校园融合的实验失败中即可看出端倪,令身处其中的人深感忧虑。

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据2010年美国人口调查局(U.S Census Bureau)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72.4%。在所有的少数族群中,拉丁裔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6.2%,非裔或有非裔血统的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6%,亚裔占美国人口的4.8%。因此,美国政府常以“熔炉”来表明其制度在种族融合方面的优越性。但是,在美国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就会发现,其种族之间往往存在一些或显性、或隐性的种族歧视观念,且根深蒂固。以白人、黑人群体来举例,在美国,很少能看到白人和黑人在一起结伴的小群体。资本主义体制及人的收入决定了有钱的白人子女从小上的是昂贵的精英私立学校,贫穷的黑人从小只能上差的免费的公立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大学,黑人子女和白人子女就是沿着两条不同的人生之路在走,以致于在社会上所从事的职业也泾渭分明。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群体致力于通过推动教育改革来改变这种现象,但从实践来看,所遇阻力颇多,效果也并不理想。

当前的美国,种族融合的进程越来越像一场战争,特别是在校园里,种族融合情况越来越差,非裔、亚裔等少数族裔的学生常会感到露骨的歧视。以北卡罗来纳州的夏洛特-梅克伦堡为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曾有一个令人羡慕的新绰号——种族融合成功之城,在其辖区的学校,实现了真正的种族平等。但在今天,这个绰号已经名不副实了。2018年,夏洛特-梅克伦堡的学校发布了一份题为《打破枷锁》的报告,指出“在各个年级,低贫困率的学校中大部分是白人学生,高贫困率的学校中大部分是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除此之外,也有华裔学生表示,亚洲学生也常在校园中受到歧视。“亚洲人只会学习、亚洲人不健身不运动、亚洲人很穷”等这些西方社会对亚洲人的看法模式,让华裔在同龄孩子中间不能得到公平的评价。如,在美国德州出生,马里兰州长大的华裔桃儿说,“为了更好的‘融入’他的同学当中,他曾努力让自己变得更‘美国’。他加入了橄榄球队,摔跤队,街舞社团,开始健身,但不论他怎么努力,他发现自己永远无法真正融入白人的圈子里”。黑人、亚裔等在美国社会的不公遭遇,充分展现了美国制度的伪善。

美国校园内种族融合的退步与其历届政府的政策指向不无关系,这种政策趋向使得曾经的种族融合努力付之东流。如:里根在任职的8年时间里委任了364名持保守态度的联邦法官,期望以此将其所秉持的保守主义延续下去,包括对推进种族融合的校车计划的反对。他的继任者乔治·H·W·布什的竞选纲领更是以种族分裂为导向,刻意制造黑人犯罪的恐慌情绪。种族融合的倒退反映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崩溃。民权律师詹姆斯·弗格森对于美国政府在种族融合方面的消极态度感到失望,称“已经没有那么积极的一群人极力推动学校种族融合了,我们基本上算是重新回到了起点。”

总之,美国种族融合状况的不乐观,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的相关制度、政策并不像对外宣传的那样,致力于推动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反而是有令社会撕裂的倾向。

(参见:《新闻周刊:美国校园种族隔离回归60年代》《美籍华裔的尴尬:不被中国人理解,饱受美国人种族歧视》《徐开彬:美国来信——我所观察到的种族歧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