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出行方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随着信息物理系统的推广,智能装备和终端的普及以及各种各样传感器的使用,将会带来无所不在的感知和无所不在的连接,所有的生产装备、感知设备、联网终端,包括生产者本身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数据,这些数据将会渗透到企业运营、价值链乃至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是工业4.0和制造革命的基石。

中国制造业标杆处于3.0阶段

与从制造端走向信息端的德国工业4.0不同,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看来,“中国制造2025”混合了德国和美国工业互联网的理念,一些领先型企业在进行探索,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加强合作,推进两化融合。

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目前基础方面还不够强。特别是传统的基础材料、基础技术、基础工艺和技术平台。而智能制造又要求和信息技术结合,像传感器、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和工业大数据等新问题或是未来发展的瓶颈。

未来的出行方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当然,我们最关心的是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尤其是在制造业实现模块化、数字化和生态化的升级之后,我们的生活将会迎来哪些重要改变?尤其是在生活当中最离不开的汽车出行方面,又会产生怎样的变革呢?在我看来,有三大趋势已经显现。

第一是人车互联。

在不远的未来,汽车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出行工具,而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活平台,帮助人们解决出行过程中一切的生活需求,这其中既包括如听歌、看电视节目等娱乐需求,也包括购物消费、酒店预订等生活服务。

(全新BMW 5系Li车内景))

第二是司机“消失”。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日渐完善,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将大大高于人类,自动驾驶很可能将彻底取代人类驾驶员。届时,驾驶在未来将可能只是极客们或赛车运动员的行为,大部分人将依靠自动驾驶进行汽车出行。

第三是汽车共享。

基于智能化的趋势,未来的汽车很可能将全部联网共享使用,人们拥有车辆的形式也将全面向共享、按需的模式转变。滴滴、Uber等打车软件在全球范围内的盛行已经说明这一点。

未来的出行方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就在最近,不少滴滴专车用户打到宝马的“时光穿梭机”专车,并由此开启了一次奇妙的旅程。乘客能够收听来自未来的广播,阅读2117年的报纸《星球日报》,更惊喜的是还能佩戴VR眼镜360度无死角。

这正是华晨宝马为了让消费者更加了解新大东工厂,与滴滴合作的一次颇具创意的跨界传播活动,目的正是为了宣传其即将投产的“未来工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