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上篇回顾:徐霞客第一次进入云南,在滇黔交界的“石狮记风雨,土色辩云贵”胜境关,他看到了什么、记述了什么,都在那堆灰烬中了…..

在讲徐大牛人的故事之前,先做个小测验:中国第二大河是那条?

估计没有人会说是长江,回答“黄河”的请举手!

恭喜你!答错了

2012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科研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珠江的长度和流域面积进行了量测,并得到了准确数据,确定珠江为我国第二大河流!

不要一天只会刷手机,知识也要刷新一下!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珠江流域

这和徐霞客有毛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

从胜境关进到了云南,徐大牛人并没有游山玩水,人家在科考!

没错,就是在科考!科考什么呀?河流啊。

珠江源头有座霞客草堂,就是纪念“徐霞客三渡寻源,沉思徘徊,油灯草卷,记述《滇游日记》”的。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回到故事。

徐霞客到了云南之后,最初的87天写的日记后来被火烧了,这个前一篇已经说过了。

那他做了些什么呢?

还算幸运的是,徐牛人的这一段游踪,可从《盘江考》和《游记》其他部分透露的信息作大致的概括: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初十日由滇南胜境关进入曲靖,过平夷卫(今富源县)、白水、交水(今沾益县西平镇黑桥村旁),第一次与南盘江亲密接触,然后乘船向南行,沿南盘江顺水而下,抵曲靖府、越州卫(今麒麟区越州)和陆凉州(今陆良县),沿途观石堡山,过潦浒滚水坝,游览陆凉西部的石门(今乃古石林)胜景,过宜良坝子,再经嵩明州(今嵩明县)南部的杨林,抵云南省城(今昆明市)。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也就是说,人家是在考察南盘江,是干活而不是游玩!

虽然这一次入交水城考察南盘江的情况我们再也无法得知。

但从后来又到云南曲靖转悠、哦不考察三次,写出著名的《盘江考》可以确认,他这趟行程斩获颇多,记述甚丰。

可惜“毁于火”


是不是很奇怪?

徐大牛人干嘛老在这片,也就是云南的东部转悠、哦不考察?他这三入曲靖真的像在转悠!

他在找什么?他确实在找东西!

《黄帝宅经》 云 :“ 认脉寻宗, 看山别水, 察龙观势是寻龙穴之本也。 ”

在中华传统地理概念或者说叫做风水中,这里是中华大地三龙脉南支龙分为一支三龙后的

南龙走向之地啊!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他在考察山水,冥冥之中也在寻找什么,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如果我们现在来看:

珠江超越黄河成为第二大河,而珠江的源头就在这里,就在他考察的地方,我们似乎知道他在找什么了。

中华的传统文化就是这么神奇或者说玄乎!

在没有天上的侦察卫星指导的情况下,凭着简单的地理知识,就知道这一带是不平凡之处!

是牛人更是高人。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好了,不说这些有点奇幻的东西,我们就走进珠江之源去看看吧。

珠江源,位于曲靖市沾益区城北50公里的马雄山东麓,从马雄山顶下至半山腰,上下两个洞口流水潺潺,即是珠江之源。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有“一水滴三江,一脉隔双盘”的奇异景观。

还有珠江流域滇、黔、桂、粤四省领导和专家的题词、题诗。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所以说,

珠江流域滇、黔、桂、粤四省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真要抒发饮水思源之深情、畅享寻源探源之幽意的话,

那就跟着徐霞客的脚步,来珠江源吧!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这下和大半个中国人都有关系了。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知道是不是该加上珠江

「徐霞客穷游云南」散佚的87天,只为一件最重要的事,会是什么?

徐霞客来云南,和你真的有关!

下篇爆料:考察南盘后,江徐霞客第一次进入云南省城昆明,游历太华山写下记述,总算弥补的散佚的
87天的部分空白,也让《滇游日记》有了像样的开篇。


本头条号今后将循着徐大旅人的足迹,为你系统、完整地介绍他在云南的行程和今天的样子

就让我们循着400多年前牛人的足迹,换个角度看看不一样的云南。

如有兴趣请继续关注本头条号的【徐霞客穷游云南】系列连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