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廟與王·陵——衆神的居所

神廟是眾神永久的家,一般一座神廟都有一個主神,大多數也同時供奉其他神,但並非所有神都有自己的神廟。“神廟”的象形文字寫法為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早期的神廟區形狀就與此圖形相似。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1、希拉康坡里斯神廟區平面圖

2、希拉康坡里斯宮殿區平面圖

3和4、國王的圈佔地平面圖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沙漠神“賽特”的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太陽神“阿吞”的神廟

神廟的發展經歷了“原始形式”、“早期形式”、“成熟形式”和“晚期形式”4個階段。希拉康坡里斯前王朝時期的神廟複合體(HK29A)是“原始形式”的代表。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希拉康坡里斯神廟複合體清理現場

聖所正面為4根杉木柱(頂部顯示可能有旗子),在聖所之前為一個32米長、12米寬用蘆葦圈起來的橢圓形庭院,庭院用光滑的泥土鋪成。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複合體全景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複合體復原圖

目前考古發現的“早期神廟”有前王朝後期的布托(Buto)、希拉康坡里斯鷹神廟、科普託斯(Coptos)“敏”神廟等地,是由茅草、蘆葦或泥磚建造的。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布托神廟遺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希拉康坡里斯鷹神廟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科普託斯“敏”神廟雕像(阿什摩林博物館)

現今保存下來最早的神廟之一——涅伽達時期厄勒藩汀(即象島Elephantine)的神廟則是一座岩石壁龕聖所,發現了分佈在不同層次的還願物數百件,一直延續至古王國時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岩石壁龕聖所平面圖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聖所還願物

早王朝時期,神廟出現了隱秘的聖所、箱形聖殿及幾個相鄰的房間;至古王國中後期的太陽廟已經有一定的規模和定製,初現最早的塔門和方尖碑雛形。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古王國紐塞拉太陽廟復原圖

“早期形式”的神廟範圍小、形式簡單,保存狀況極其不佳,因為後人常在以前的神廟區重複修建新的建築,較早的建築結構被改變甚至破壞。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孟圖”神廟曾多次重建、擴建

第一中間期神廟形式目前還不得而知,但中王國時期第12王朝以後神廟建築開始發生質的飛躍,其最大特色是柱式建築的出現和塔門、方尖碑的發明。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塔門與方尖碑(盧克索神廟1870年拍)

這一時期丹德拉的“哈托爾”神廟成為神廟建築的標準模式,在底比斯還有“阿蒙·拉”神廟的早期部分,但保存情況不佳,目前只能見到塞索斯特里斯一世在卡納克神廟留下的白色禮拜堂(White Chapel)。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白色禮拜堂

這座禮拜堂可以窺見中王國時期神廟建築的特點。它由16根方形支柱支撐,出入口處有坡道相連,堂內正中有一個祭壇。阿蒙霍特普三世曾拆掉此廟修建“阿蒙”神廟的第三塔門,但現今已用原建築材料重新進行了修復。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禮拜堂內的方形支柱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禮拜堂中間的祭壇

同樣最早的真正方尖碑也是塞索斯特里斯一世修建的,位於赫利奧康坡里斯他的太陽神廟中(已完全破壞)。為了慶祝“賽德節”,他樹立了2座紅色花崗岩方尖碑,其中一箇中世紀已倒,另一個高20.4米,重120噸。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塞索斯特里斯一世方尖碑

石質神廟建築在中王國時期變得越來越流行,神的居所要做到永恆,只有耐磨、耐火、耐凍、抗壓的石頭是最好的建築材料,它們經得起歲月的腐蝕,是表現神聖意志的最佳選擇。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石質神廟內的石柱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阿斯旺的採石場(未完成的方尖碑)

許多規模較小的石質神廟已經具有柱廳和聖所兩個最基本的結構,對稱的建築形式也日益增加。這個過渡時期的創新為新王國時期“成熟階段”的神廟建造模式打下了基礎。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中王國時期“孟圖”神廟平面圖

綜合新王國時期的神廟建築,標準的神廟包括4個部分:塔門、庭院、多柱廳和聖所,它們位於一箇中軸線上,將整個神廟串聯起來。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標準的神廟建築結構

1、塔門(Pylon):起源於前王朝時期蘆葦編織的塔,古王國時期在金字塔建築群前也有類似的建築物,中王國時期則用泥磚或石材建造。在古埃及語中塔門被視為“地平線”(Akhet)的代名詞,是象徵重生的建築物。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古埃及人眼中的地平線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地平線”的象形文字寫法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塔門(努比亞達卡神廟)

它由2座向內傾斜的梯形塔臺構成(一些塔門內有樓梯和房間),正面稜柱凹處插入旗杆,祭祀“阿蒙”神的宗教儀式常在塔門頂部舉行;塔門上的浮雕往往表現法老殺敵的場景,而門口通常有一對方尖碑(Obelisk)和法老巨像。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插旗杆的凹陷處(卡納克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塔門前的方尖碑和石像(盧克索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塔門內部樓梯(卡納克神廟第九塔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完整的塔門結構圖

2、庭院(Courtyard):位於塔門之後,是一個露天、開放的院落,通常起著連接下一個建築的作用。院子周圍或設有柱子、柱廊,中間設有祭壇。庭院四周牆壁上通常刻有法老征戰、祭祀等歷史事件或宗教儀式場面。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露天庭院(盧克索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庭院四周的廊柱(盧克索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庭院四周的圍牆(埃德夫神廟)

3、多柱廳(Hypostyle Hall):是神廟建築中最出彩的建築,立柱數量各有不同,都是對稱排列,中間兩列柱子略為高大。柱頭通常為開放的或收斂的紙莎草形狀,柱身雕刻法老的名字、祭祀等場景。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蓓蕾式紙莎草立柱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散開的紙莎草立柱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卡納克神廟多柱廳

多柱廳是有屋頂和天窗的,它的作用是連接後面的聖所。這些立柱可能被視為宇宙的支柱,或代表從原初之水中升起的原始丘上的沼澤地植物,而象徵原始丘的就是聖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立柱上法老的名字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立柱上祭祀“阿蒙”的場景

4、聖所(Sanctuary):既然聖所是創生萬物的原始丘,那這裡就是神現身的最佳場所,只有法老和高級僧侶可以進入。聖所通常被周圍的眾多房間包圍,這些房間內裝飾著宗教儀式等浮雕。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聖所(“賽特”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聖所(盧克索神廟)

最後神顯現的地方有兩種類型:小廟(Naos)或聖舟間(Barque shrine),分別擺放神的雕像或聖船,是神廟中軸線上最黑暗、最末端的房間。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存放神像的小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存放神像的小廟(埃德夫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聖舟間放聖船的基臺(菲萊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聖船(埃德夫神廟)

除了上述地面上的神廟外,新王國時期還有一種開鑿於岩石中的巖窟廟(The rock-cut temple),它不僅是奉獻給神的也用於法老個人禮拜。最早的石窟廟是哈特舍普蘇與圖特摩斯三世特獻給中埃及貝尼·哈珊(Beni Hasan)地方獅子女神“帕凱特”(Pakhet)的。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帕凱特”石窟廟(Speos Artemidos)

石窟廟的類型依照所處岩石的條件而定,但都位於鄰近尼羅河的系列山脈懸崖中。拉美西斯時期的石窟廟主要包括嵌入岩石內的塔門、多柱廳、獻祭廳(前廳)和聖所4部分。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阿布辛拜石窟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阿布辛拜石窟大廟結構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阿布辛拜石窟小廟結構

石窟廟較地面神廟規模小、結構差別不大,其中最壯觀的是拉美西斯二世的阿布辛拜大、小廟。此外還有努比亞蓋爾夫·侯賽因(Gerf Hussein)的“普塔”石窟廟、米雅賀的“敏”神石窟廟、西奈塞拉比特·卡迪姆(Serabit el-Khadim)的“哈托爾”石窟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普塔”石窟廟外部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普塔”石窟廟平面圖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哈托爾”石窟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哈托爾”石窟廟平面圖

石窟廟這種新的建築形式是新王國時期“成熟階段”神廟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這一時期建築成就的突出表現。另外,神廟中柱式的發展是在古王國、中王國基礎上的創新(紙莎草捆式、蓓蕾式、哈托爾式),它們不僅形態巨大、優美,還具有重大的宗教、歷史價值。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紙莎草捆式立柱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哈托爾式立柱

由於埃及木材稀缺,主要的建築材料是曬乾的泥磚和石頭,而神廟建築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高聳入雲的石柱,它們象徵著自然界中的樹林,這種用柱的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第3王朝階梯金字塔複合建築中。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階梯金字塔複合建築中的立柱

立柱常見的主題包括棕櫚葉、紙草、荷花和花蕾。象形文字被刻在柱身,起裝飾作用並記錄歷史事件。立柱上的壁畫和雕刻使我們能夠了解古埃及人的生活、狀態、戰爭以及他們的信仰。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紙草、荷花、棕櫚葉立柱

在第三中間期、後埃及時期和希臘羅馬統治時期,神廟建築進入“晚期形式”。後埃及時代,三角洲地區成為興建神廟的集中區域,包括塔尼斯(Tanis)、布巴斯提斯(Bubastis)、舍易斯(Sais)等首都,這些神廟基本繼承了前朝的傳統,也有些許創新。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三角洲地區遺址分佈圖

後埃及時期流行在塔門之前加兩排或四排的廊柱和斯芬克斯神道,柱子流行紙莎草莖,而柱頭是散開呈傘狀的紙莎草。保存下來完整的神廟僅有哈里傑綠洲(Kharga Oasis)的希比斯神廟(Temple of Hibis)。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塔門前的兩排廊柱(卡納克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斯芬克斯神道(第30王朝)

希比斯神廟最早建於新王國時期,但在舍易斯王朝時期重建而且波斯的第27王朝國王大流士也增加了部分建築。雖然這座神廟是奉獻給底比斯“阿蒙·拉”神的,但在聖所牆壁上罕見地刻畫了650餘位神,除了常見的神外,所有神都是第一次被描繪、上色。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希比斯神廟平面圖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希比斯神廟全景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希比斯神廟斯芬克斯大道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希比斯神廟多柱廳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希比斯神廟眾神形象

希臘羅馬時期,神廟建築又迎來一次新的高潮,尤其是托勒密時期大大小小的神廟多達上百餘處,最著名的包括菲萊島“伊西絲”神廟、埃德夫“荷魯斯”神廟、丹德拉“哈托爾”神廟、考姆翁布“荷魯斯與索貝克”雙神廟、伊斯納“克奴姆”神廟(Temple of Esna)和卡拉布沙的曼德里斯(努比亞形態的“荷魯斯”)神廟(Temple of Kalabsha/Mandulis)。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考姆翁布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伊斯納“克奴姆”神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卡拉布沙神廟

托勒密時期的神廟建築結構基本與傳統、標準的古埃及神廟一致,規模較小、整體呈長方形,建於一箇中軸線上;柱子形式多采用盛開的紙莎草或棕櫚葉並吸收希臘式風格。羅馬時期則盛行在神廟區修建“誕生房”(Mammisi)和涼亭(Kiosk),以及為神廟加築圍牆。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埃德夫神廟結構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羅馬時期“誕生房”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羅馬涼亭(菲萊神廟)

後期的埃及雖然經歷政治動盪,但外來風格似乎並未過多地影響到神廟建築的傳統,只是其功能悄然發生著轉變:從以男神為主到女神和兒童神的地位越來越來突出,神廟逐漸成為宗教活動、神諭、動物崇拜和祈禱的中心。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宗教活動浮雕(拉美西斯二世葬祭廟)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動物崇拜(“阿匹斯神牛”)

古埃及神廟建築一直持續到公元三世紀。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神廟的修建與維護越來越依賴於志願者的勞動。而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基督教皇帝頒佈的法令又對異教徒和多神教神廟不利,一些基督徒攻擊和毀壞神廟,使得神廟停止活動並最終關閉。

神·廟與王·陵——眾神的居所

“塞拉匹斯”神廟被基督徒破壞

尚存的古埃及神廟仍然是研究古埃及歷史信息的寶貴資源,它們穿越時間屹立在現代人的面前,持續影響著人類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