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寫好「服務社會」大文章

產學

合作

「砥砺奋进的五年」写好“服务社会”大文章

2016年7月,校黨委中心組(擴大)深入創客中心、學校科技成果項目落地企業和校友在廈創辦的企業,開展學習、集中調研我校產學研合作、科技成果轉化的進展情況和服務廈門經濟轉型升級的實際成效。

戰略

合作

「砥砺奋进的五年」写好“服务社会”大文章

五年來,我校持續深化拓展與國家部委、省市政府、大型企業、重點高校等的戰略合作。

在經過了五期之後,本週“砥礪奮進的五年”專欄將帶您共同回顧五年來我校服務社會的情況。

過去五年,廈門大學堅持把服務國家和社會作為建設一流大學的必由之路,牢固樹立“頂天立地”和“服務國家發展與服務區域發展相統一”的意識,走出了一條“服務發展、共建合作、互惠雙贏”的成功路子。

與前些年相比,這五年中,廈大服務社會也呈現了一些新變化和新跡象,譬如說,師生們服務社會的意願更加強烈、更加主動;服務社會的舉措更實、更深入、成效更好;學科單打獨鬥的現象在減少,交叉融合、協同“作戰”的現象在增多……

作為高校的主要職能之一,社會服務包含的內容很多。本期,我們不做宏大敘事,而是講幾個故事。從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具體事例上,您也許能看到過去五年乃至未來幾年廈大服務社會的一些跡象、變化和趨勢。

「砥砺奋进的五年」写好“服务社会”大文章

在服務社會中汲取成長“養分”

「砥砺奋进的五年」写好“服务社会”大文章

2017年9月,廈門大學中國營商環境研究中心授牌成立,這是我國首個從事營商環境理論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機構。

也許,許志端自己都不會想到,在工作了26年之後,她會迎來自己事業的又一個高峰期。

許志端是管理學院教授,她還有一個身份是“廈門大學中國營商環境研究中心”的執行主任。一年前,這個中國第一個專門研究營商環境的學術機構掛牌成立。

許志端將自己與“營商環境”研究的結緣歸結於團隊的“主動”——主動將研究帶出校園、帶向社會。2015年,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運作。自貿區成立後,它的創新政策運行效果如何?省市領導很想知道答案。因為前期有過合作基礎和研究積澱,在管理學院院長葉建明的大力支持下,這個任務便落在許志端和她的同事們身上。經過內部多次討論並主動與政府溝通,團隊提出用國際通用的標準——“營商環境”來對自貿區運行情況進行評價。

她們找來世界銀行專門對營商環境評估的指標體系,進行深入研究,並結合中國和地區實際,創立了中國第一個營商環境評估與優化研究模式,即

“對標國際,聚焦本地,問題導向,邊評邊改,以評促改”,開始在“營商環境”研究與實踐的大潮中施展拳腳。

在實踐中,“成長的速度”遠比你想象的要快。從2015年至今,團隊先後承接了廈門市、瀋陽市、南寧市、福州市、漳州市、台州市、汕頭市、貴州省及該省88個縣區等地的營商環境評估與優化項目。隨著承接項目的增多,許志端的團隊開始在國內聲名鵲起。

漸漸地,許志端和同事們品嚐到服務社會帶來的“甜頭”。由於掌握大量營商環境的相關調研數據,團隊成員就此撰寫了理論文章發表,也申請了相關課題,還帶動了博士碩士生的培養等。目前,由許志端任主編的《營商環境研究論叢》正在編撰中,預計在2019年陸續出版。這將是中國第一套營商環境研究系列叢書。

當許志端和她的團隊在全國各地跑的時候,環境與生態學院的黨委書記沈小平也沒閒著。作為學院黨委書記的他,除了主抓黨建工作以外,還緊抓“社會服務”工作,在外跑成為他工作的“常態”。

從沈小平的足跡上,便可大致瞭解該院服務社會的工作佈局。從生態環境部、國家海洋局、住建部、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到福建省水利廳、環保廳、海洋與漁業廳和廈門市環保局、園林局、交通運輸局、翔安區政府等,都是該院戰略合作的對象。

沈小平說,其實不止是他,這些年,學院老師在服務社會方面主動性明顯增強。該院共60多名老師,約三分之二承擔了社會服務項目,“他們是學院服務社會的主體”

五年來,該院共承擔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委託橫向課題430餘項,到位經費8000多萬元;開展福建汀江源、貴陽市觀山湖區、龍巖市生態文明示範市等多個地區生態修復總體規劃與方案編制;承擔多項區域戰略規劃環評項目,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生態安全和環境質量保障提供科技支撐等。

與此同時,社會服務的反哺作用也讓環境與生態學院日益茁壯。沈小平說,社會服務提升了學院教師的科研水平,解決了學院辦學經費不足的問題,帶動了學生培養。更重要的是,在社會服務中,學院的一流學科建設得到快速提升。

2017年9月,生態學成為我校5個“雙一流”建設學科之一。在國家近兩年發佈的重點研發計劃中,環境與生態學院同樣表現“亮眼”,我校共有13個項目入選,該院就佔了5席。

為校地戰略合作插上“務實”翅膀

「砥砺奋进的五年」写好“服务社会”大文章

2016年1月9日,我校召開與福建省九市一區的校地戰略合作第一次會議,開啟校地合作新篇章。

今年1月13日,“廈門大學與福建省九市一區校地戰略合作2018年工作會議”在我校如期舉行。

這裡,有個背景:2007年,我校率先與廈門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隨後幾年,我校又陸續與省內其他八個城市及平潭綜合實驗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至2015年,我校已在福建省內形成了“合作全覆蓋、一地一重點”的戰略合作佈局,校地合作向更加深入、更加實質邁進。

2016年1月9日,學校召開與福建省九市一區的校地戰略合作第一次會議,開啟校地合作新篇章。從那時起,學校明確於每年初召開一次“廈門大學與福建省九市一區”校地戰略合作工作會議,總結工作、交流經驗、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並研究推進新一年的校地戰略合作。

這樣的“務實”模式受到了省市政府的歡迎和好評。2017年3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於偉國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廈門大學發揮自身優勢,攜手九市一區,服務地方發展,主動作為、成效顯著”。

一晃三年而過,每年初的一次工作會議已成為學校與福建省九市一區的一個不變的“約定”。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思路的成熟,這個看似已成為例常的工作會議每年也有新“變化”——會議越來越高效,推出的舉措越來越務實,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

譬如說,今年,來參會的省市(區)代表拿到的會議材料裡有一本

廈大2018年項目推介手冊,分“科技項目與成果轉化”“經濟社會發展研究與諮詢服務”“人才培養與教育培訓”三部分,將我校的科研項目、服務項目“和盤托出”,並附上聯繫部門、聯繫人及聯繫方式,供省內九市一區精準“挑選”

航空航天學院許水電教授的“軸承式超越離合器二軸總成及離合器系列化”的項目就在這個手冊上。它是許水電教授帶領團隊深耕積澱20年多年,成功研發的“智能摩擦技術與新動能”的系統技術中的一個子項目。

“智能摩擦技術與新動能”技術成功破解了核心精密加工技術難題,系統解決了機械傳動,特別是國家核心基礎傳動件早期失效的問題,為解決我國高端裝備製造業“關鍵共性技術缺失,核心零部件受制於人”的狀況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可廣泛應用到摩擦傳動各個領域,如裝備製造、交通運輸、風力發電、航空航天等。

目前,該技術中的軸承應用板塊已與福建龍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成立福建龍孚軸承有限公司,逐步將新型軸承應用在軌道交通、風力發電、高檔機床及航空航天等領域。

當然,不止是在福建省內,目前,許水電教授團隊整合了資金、產業、政策等多方資源,與國內一些大型產業集團的合作對接正在進行中。

在交叉協同中打造頂尖“創新源”

「砥砺奋进的五年」写好“服务社会”大文章

2016年12月30日,廈門大學能源材料大樓奠基。該平臺建成後,將成為學科交叉、原始創新、協同創新的新引擎。

從某種程度上說,成立於2014年的石墨烯工程與產業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可以看作是這幾年廈大服務社會的一個絕佳觀察點。

在該院暫時位於思明校區亦玄館的院址一樓大廳裡,有一張墨綠布覆蓋的成果展示臺,上面密密麻麻地擺滿了該院四年多來的成果:石墨烯複合纖維、高能量密度鋰硫電池、石墨烯“鎧甲”催化劑、石墨烯散熱LED燈具、石墨烯潤滑油添加劑、石墨烯導電油墨、石墨烯防腐阻燃材料……

從這些形式不一、領域各異的“石墨烯”家族成果上,不難看出研究院這個“大家庭”的多元融合性。

被譽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是非常優良的“底層”材料,可以和很多技術結合,應用領域非常廣泛。這樣的特性,註定了它的產業化項目是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

據該院常務副院長周涵韜介紹,目前,該院的石墨烯研發項目涉及材料製備、能源存儲與轉化、信息領域、核能、能效與減排等領域,研究人員來自我校化學化工、物理科學與技術、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薩本棟微納米科學技術等多個學院、研究院。

不過,這還不是研究院的全部,該院的人才團隊中還包括諾貝爾獎得主、院士和國內其他高校的高端人才。

“研究院的目標是建設成為以石墨烯為核心涵蓋光電、儲能、機電和生物等領域產業集群形成的‘發動機’,”周涵韜說,“為實現這樣的目標,我們必須用開放和創新的模式建院,如我們正在探索建立含‘研究院、研究院母公司、產業聯盟、產業基金、產業園’”在內的“五位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新機制,探索建立一個容納‘頂級專家、優勢高校、引領型企業、發達城市’等在內的大平臺等等。”

開放、創新、協同帶給了研究院多元化、多學科的強大背景,讓這個年僅“四歲”的研究院多了研發的“底氣”,也賦予了他們的技術更多的“實力”和“硬氣”。現在,研究院已與寧德時代新能源、龍淨環保、廈門信達、恆申集團、翔鷺化纖、貝特瑞、安踏集團、乾照光電等一批龍頭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相關項目正在加速研發、孵化和產業化中。

研究院的發展思路和歷程代表了過去五年,廈大社會服務的一個顯著變化——即從以往的單打獨鬥到現在的集群作戰,這使得廈大服務社會的整體“作戰能力”更強。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廈大學科自身實現了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和共同發展。

對這一點,兩岸關係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執行主任劉國深有著深深的感觸。

2014年,由我校牽頭,與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和福建師範大學共同建設的兩岸關係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計劃”。中心集合了海內外從事臺灣研究的代表性學術機構、知名學者和實務部門的專家,以“國家隊”的身份,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打造“頂天立地”的研究集群,力爭建設成為海內外最具權威性的臺灣研究思想庫、人才庫和信息庫。

如今,四年時間過去,協同的合力效應已日益顯現。劉國深說,現在,中心服務國家戰略和現實需求的能力顯著擴大,跨學科協同合作意識深化。2017年該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無論是科學研究、社會服務還是學術交流,絕大多數指標都明顯高於前三年的平均水平。

「砥砺奋进的五年」写好“服务社会”大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