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文章之初,我想讓大家先回憶一下

對於你來說,什麼是年輕?

年輕是十一點上完晚自習

集體翻牆出去通宵LOL;

年輕是不顧父母反對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川藏騎行;

年輕是從來都踩點做事

卻為一個人提前在雨中苦等數小時;

沒有這些經歷,敢說你年輕過?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同時,年輕也是天天熬夜,掙著不夠買房娶妻的稿費,還拼了命要先買輛車,而這就是我。我相信,能和我統一戰線的年輕朋友肯定不在少數,而且對於汽車媒體,精明的大boss絕對也是鼓勵員工儘早買車的,是不是也應該制定一個新制度,對於開車上班的員工給予補貼呢?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玩笑開到此,我們繼續來聊,年輕人有了自己的車,生活、工作的性質會發生巨大的轉變,首先是心理極大的滿足感和歸屬感,尤其是愛車之人,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無關好壞,都是第二個家般的存在。

其次,生活交際的範圍會倍增,晚上開車帶兩三好友去擼串,週末進山去換一下心情,一年半載都未曾聯絡的感情都會因此被拉近。同時,帶來的當然是更多的花費,但是作為年輕人,此後的生活充滿無限可能,這種“投資”絕對划算!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先解決溫飽,再說吃的好不好”,這句通俗的話,也是作為一個汽車媒體人想要跟眾多年輕人分享的。此前看過很多報道,年輕人礙面子,啃老逼父母買豪車;為圓年輕人的路虎、保時捷夢,去為皮尺泰買單。看到此類報道,除了感到可惜,也只能為他們祝福了。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聊到買什麼車,現在的選擇真的太多了,論其參數、配置、性能,開一門學科都不足為過。但是可以簡單總結一下,給年輕人的建議:

實用;動力;個性

買車容易,養車難,對於年輕人,這句話絕對適用。擁有了自己的車後,面臨的加油、洗車、停車、保養,一樣少不了,單項看起來好像都不多,但是加起來,足夠成為支出的大頭。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所以,實用性的車型無疑是首選,飛度、致炫、polo這類小車就非常合適,小巧的車身、較低的油耗和維保費用,都是實打實的優勢。也別再嫌棄空間小、車型醜,它為你實現的是不受風吹雨淋、不趕末班公交,僅僅是工具性的意義,別再苛求太多。如果你說開是的GK5,我同意你豁一把!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選車時,各路朋友的推薦相信已經讓你暈了頭,但是其中有一條,到哪兒都錯不了,把配置這份錢省下來,一定排量為王!

同時這也一定是汽車行業均認可的觀點,書到用時方恨少,車到山前才知排量低,買車前你永遠不能預估你此後的用車狀況,或時常滿載、或出遊爬山,或者也時不時的想豁一豁,而排量也不同於其他配置,不夠用了加裝一下,這肯定是不可能的。類似大眾1.4T手動擋的速騰、凌渡,馬自達2.0L的昂克賽拉等,都值得為這份動力掏腰包。

國人買房一直有個怪象,越看房間越多,越看面積越大,生怕不夠用,哪怕買來空著呢。而買車什麼時候才能有此“覺悟”呀!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提到個性之選,CX-4、兩廂120i、ATS-L一定是不容錯過的,雖然是偏向小眾一些,但是若有經濟條件,這份個性我建議年輕人堅守。

我身邊有太多的朋友,心中懷揣86夢,卻開著奧德賽載著全家;從小有賽車手的理想,缺無奈選擇帕薩特、邁騰。事實上也沒有錯,但是真的錯過了可以“任性”的年輕階段,也就只有拿顧家來安慰自己了。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國人一貫的購車理念,哪款車朋友推薦多,買哪款;哪款車銷量高,買哪款;到最後就買成了隔壁老王的心頭好,也幫車企衝了銷量榜。

年輕的這份資本不應浪費,給予自己更多的可能,或者你也會獲得意外的收穫。

什麼是年輕?讓你的第一輛車來道出答案!

20歲的你,應多體會

30歲的你,也不用著急

年輕意味著無限可能

緊握方向盤

抓住年輕的尾巴

去放手一搏吧!

你認為年輕人應該先買房還是先買車?理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