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时期,为什么山东人选择东北,而不去更为富庶的江浙呢?

黄元中


清朝最后几年到民国初期,确实有大量的人从关内跑到关外,尤其是山东人,也就是俗话说的闯关东。

与闯关东同时的,还有走西口,也就是山西人大量的越过传统的长城线,进入内蒙。

为什么呢?

因为关外也就是东北,和内蒙一样,在整个清朝,官府都是禁止汉人迁入的,尤其是汉人去进行开垦,发展农业。

因为清朝统治阶层认为,这是他们的自留地,是基本盘,是不能动的,要留着以备将来他们在关内混不下去的时候,还要回去。

一直到晚清新政,也就是1905年之后,因为日本已经大量移民到东北,进行开发和建设,俄国也在不断渗透,德国和美国也有意去分一杯羹。清朝迫不得已,才从1907年以后,逐步放开了对汉人迁入的禁令,允许汉人迁入东北,进行开垦和建设。

这是闯关东和走西口的大背景。

那么,当时是什么样的人闯关东、走西口呢?当然是在内地活不下去的农民,他们需要找有土地的地方去找活路。

而当时国内还有大片未开垦土地可供农民占有和开垦的,就只有内蒙和东北、新疆了。所以,他们开始大量迁徙到这些地区,找一块无主土地,进行开垦。去江浙、两湖这些地方,本来就已经人口很多,开发很充分,并不缺乏劳动力的地方,当然没有意义。

在内蒙,其实是大量的山西农民去内蒙,找到蒙古王公们,向他们租佃原来的牧场,进行开垦。这也是清末民初内蒙一度出现蒙古下层穷困潦倒的牧民反对汉人情绪特别严重的原因。

因为牧民别无所长,不会种地,只会放牧。而对王公们来说,把土地出租给汉人农民垦种的收益要比出租给牧民放牧高得多,所以他们更愿意把土地出租给汉人种地。从而造成了内蒙原来的下层牧民大量失业,没有出路,被迫造反的问题。

东北虽然寒冷,但是土地肥沃,江河湖泊众多,不缺水,大片的平原地带也很适合农业,整好是汉人最习惯和最喜欢的。

所以,很快东北的汉人就数量很庞大了。差不多二十年的时间,东北的汉人就达到了三千万,遍布东北的每个角落。

这其实也就是电视剧《闯关东》和《西土地》的基本背景。

可以说,在闯关东的过程中,是汉人和日本人、俄国人抢时间,看谁能先在东北站住脚,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结果是中国人更勤劳勇敢,人口也更多,所以才能占得先机。


萧武


不去江浙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江南虽然看上去富庶,是鱼米之乡,但人口众多,而本区域内丘陵起伏、水网密集,随着明末清初不断开垦,早就没有那么多适合耕地了,也就是说,即使去了,也没地种了……没有了土地,在那个以农业为绝对支柱的时代来说,根本就养活不了人。

二、所谓的富庶,也是相对而言的,其实江浙底层的农民生活也是很悲苦。从明朝以来,江南地区的粮食税是比华北、两湖等地重的多。我们对于江南的美好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想象中的,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钱有闲的文人对于江南的咏叹,其实根本就不是整个江浙。那时候的江浙也多灾多难,水灾、风灾、兵灾......所以江浙并不是天堂。载

三、被其他地方的人抢先了一步。19世纪后半期,在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的14年洗礼后,长江流域诸省变得很空旷,于是,大批湖南湖北的农户,以及苏北农民,河南农民、灾民迅速的填饱了江南一带。等山东人想去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先下手为强了。

至于去关东的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那个年代,华北自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动荡不安,对山东和华北的农民来说,移民已是一种迫于生活的必需。移民关东,他们也未必真心愿意,谁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呢?可经过现实的筛选,东北不仅已是唯一的去处,且还刚好是最佳去处。因为除去东北,天下间已无闲田旷土来容纳他们的插足!这样的去向尽管令清政府十分不悦,却也并非移民有意迕逆政府的心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其实,在山东等地“闯关东”由来已久,也有不少移民中向家乡寄钱者有之,带财物回乡过年者有之,也不乏发财致富成家立业者,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众要到关外谋生赚钱。山东有些村庄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人视为没出息,逐渐形成了“闯关东”的习俗。所以在华北特别是山东的胶东和河北的冀东,劳动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灾人祸,首先想到的是携家带子,或集结亲戚好友,蜂拥到关东去谋生。


清颜2017


关于山东人闯关东的事,要从清朝说起。山东人闯关东,有两个派系: 挑挑的和在网的!挑挑的指的是背包罗伞推车的,在网的指的是靠水上打鱼摸虾的!




那时候的山东省,人口过多,资源供不应求,而且灾疫频发,是生活所迫,不得不闯关东!但是为什么不去江浙地区呢?主要是因为江浙地区也一样是人多地少物产不足,而且气候炎热,也不好过。而东北就不同了,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四季分明,气候适中,日子好过!尤其是黑龙江省,盛产山珍野味,土壤肥沃,因此,有很多山东人都是来黑龙江省“放山”“柲宝”的。但是在清朝咸丰年间以前,黑龙江省是禁止开垦的。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黑龙江大将军特普钦才解除禁止开垦的命令。于是就有了大量的山东人来到了黑龙江省生活!听老人们说,他们勤劳,朴实,多才多艺,特别能干。有开荒种地的,有放山挖人参和采药打猎的,有下江打鱼的,有耍手艺的,有做生意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



进入中华民国后,随着军阀混战和日寇入侵山东,山东人民更是不得不背景离乡逃到关东!这期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东北被日寇占领,并且成立了伪满洲国,由于东北人的顺从和对日寇的臣服,所以日寇给每家都发了良民证,这样东北是比较安全的,于是山东人就大量的涌向东北,其中来黑龙江省的是最多的!直到现在黑龙江省仍然驻留着大量的山东人,几乎每个城镇乡村都有很多山东人!也正是这些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勤奋开垦建设,才让黑龙江及东三省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自从党的11届三中全会后,我们的党和国家实行了政治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大了对山东省的开发和扶植,山东省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日子好过了,所以很多曾经闯关东的山东人重返故里,为故乡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才智!2009年,我去山东省旅游,亲眼目睹了山东省的美丽和富足!我爱你,美丽富饶,文明发展的山东!






用户6667274222


这个问题其实是闯关东的问题,不过问法不对,道理太简单,人口导入都是往空旷地区走,怎么可能会往人口稠密、人地矛盾严重的地区呢?

历史上的例子,比如明朝初期的山西填山东,清初的湖广填四川,都是因为战乱导致山东、四川人口剧减,这才有临近地区人口填入。

至于清末“闯关东”的情况,则另有特殊性。

清末民初所说的“关东”即现在的东三省,此前也被称为“满洲”,也就是清朝旗人的发源地。

当然,说满洲是旗人的发源地也不尽然,毕竟东三省幅员辽阔,而旗人人口有限,加上在明朝中后期汉人已经在辽东开垦,因而满洲的情况不可一而概之。

但是,在八旗入关鼎定中原后,满洲确实成为了一特殊地区,即被定义为所谓满洲人的“龙兴之地”,非旗人不得入内垦殖。

顺治年后,满洲与内地分段修建了千余公里的“柳条边”篱笆墙(也叫柳条边墙、柳墙、柳城、条子边),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被称为“老边”,自开原东北至今吉林市北称为“新边”( 康熙中期竣工?)。

至此,以柳条边为界,满洲遂成为旗人的保留区,非旗人不得入内。而在这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偌大区域里,旗人人口仅一两百万增长到三四百万,到光绪年间,也仅仅五百万左右,形同空旷之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康熙年间开始,在不到两百年时间里,中国人口急剧增长,从六千万迅速突破一亿、两亿、三亿大关,并且在嘉庆中期突破四亿人口。由此,清中后期的人地矛盾日益激化,而以满洲为保护区的做法,不能不说是满人统治者的私心所在了。

也正因为人地矛盾激化,在近代以后,也不断有人开始“闯入”关东(闯关东本身有违禁的意思)寻找活计,而在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清朝统治者也有意思的逐步放开边禁,但在甲午之前,步子仍旧很小,进入东北的人口十分有限。

边禁放开的契机主要来自1894年的甲午战争。在此战争中,日军在进入东北后如入无人之境(也确实形同无人之境),由此激起了霸占全东北的野心,而在1896年后,沙俄建造横跨东北的中东铁路并宣布向东北移民60万(?),这些都让清朝统治者感到十分惊惧。

是以,慈禧太后断然废弃老祖宗两百多年的边禁政策,并动用官方力量鼓励支持大量的关内人口迅速进入东北,这就是绵延二三十年的“闯关东”人口大迁移浪潮的开端。在电视剧《闯关东》也可以看到,当时官方组织船只将山东人运送到辽东,就是这一政策的体现。

这一政策的改变,虽然已经稍晚,但不能不说是极其英明了。所谓“守土有民”,无民则无土可言,偌大的东北地区如果没有大量中国人居住而任由外人进入,东三省究竟是何人所有,恐怕真不好说了。

由此,在1897年全部开禁到1910年的人口统计中(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相对可靠的人口统计),东北人口从500万左右迅速增加到1800万人,而其中,至少有一千万人是从关内流入的,其中又以山东、热河、直隶等省为主(这是闯关东的头一批人,这批人发家致富的比较多,因为去得早,拿的地也好,并可以拿到更多的地(上限一千亩),地价也低(形同白送)。后来的因为来的人多了,地也少了,相对就没太多好处了。)

到民国年后,闯关东的热潮仍旧在持续,在民国元年到十年,在张作霖的治理下,涌入东北的人口仍旧是高峰,直到民国二十年后,因为九一八事变的原因,进入东北的人口开始衰减,但此时东北人口也已经突破了3千万。到1949年,东北人口接近4千万。

还是那句话,所幸慈禧太后果断改变边禁政策并大力引导人口进入东北,否则东北今日是何人之手(日本朝鲜俄国人个个虎视眈眈),真是不好说!


坑爹史册


山东人闯关东与山西人走西口;福建、广东人下南洋一样,在方向和路线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路途远近。

目前,从已知的史料来看,山东人闯关东陆路线一般是从喜峰口、山海关进入东北三省,一路步行,用脚丈量土地,这是中国人最传统和踏实的赶路方式。海陆则是从蓬莱、烟台等地经大连、旅顺进入东北三省,根据洋流和风向,海路可以更迅速、省时省力到达目的地。

同时,这两条线路的共同特点是:路程离山东境内都比较近,时间成本更低。在过去交通工具不发达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安全又快捷到达目的地无疑是第一要务。

相较于江浙地区,因为中间隔着长江,在包括许多山东人在内的北方人心目中,那完全是一道凶险莫测的天堑。而且古人所称的四渎:江、河、淮、济,长江占据着无比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我国实际上的两北分界线,也在南北两地人们心中划出一道文化分界线。

以长江为界,自古以来我国大体分为南北两个文化体系。在山东人的印象中,无论是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还是滇文化、闽文化、岭南文化等等,都完全不同于北方的黄河文化。如果把闯关东改成下江浙,除了路途的因素,第二个难以逾越的无疑是文化上差异。地理距离终究可以逾越,但文化上的融合才是无比的艰难。

与这种现实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山东和关东地区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自古以来民间就有“山东辽东同属一省”的说法,这种血缘关系在明朝时更被进一步强化,辽东都司隶属于山东布政司,不仅行政、司法、监察等归山东布政司负责,辽东的土地、人口也在统计中划归山东。

因此,山东当时下辖的6府15州89县涵盖了现在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而清朝对于辽东地区的军籍、户籍管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也延续了明朝的做法。有清一代,大量的山东人或上二代、三代是山东的人群生活在东北地区。

因为自古以来就有的血缘关系,山东与关东的文化属性十分契合,加之家族沾带故的血脉关联,都极大推动了山东人闯关东的热情。事实也证明,齐鲁文化与关外浓郁的本土特色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多元、充满活动的东北文化。

山东人闯关东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垦荒、经商,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到异乡创苦创业,说到底是为了生存,为了改善生活。所以,东北三省的黑土地给大批山东人提供了这个机会。加之后期清朝当局的有意识引导,使山东人闯关东由半自发向官府主导过渡。而且,成千上万的山东、河北等地的百姓踏上东北三省的土地谋生,极大改变了东北三省社会、经济、人口结构。

江浙之地虽然富庶,但是对于更习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东人来说,种大豆高粱和种水稻完全是两回事,不仅要改变耕种的习惯,更要应对因气候不同而产生的农业经验的变化。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让吃惯面粉和地瓜、喝惯大米粥的山东人,去江南水田里淘饭吃大米和粘糕、喝米酒,显然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南北方两地的风土人情迥异,决定了山东人选择不去江浙,而是去闯更接近自己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东北三省。任何时候,不同地域人群融合都是最难的,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还流传着这样针锋相对的谚语:山东侉子爱吃高粱饼子;南方蛮子爱吃绿豆丸子……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南北方人群确实存在不同,也促使山东人在闯关东时期选择东北,而不去更富庶的江浙。

历史是发展的,人口的流动也越发频繁,我国就像一个大家庭,不同地域群体间的融合已很常见。现在,100年前闯关东的山东人后代开始闯山东,在江浙等南方地区,大批的山东人也在那里工作、定居生活……


指动济南


闯关东时期。是从清朝开始的。

“关东”,说的是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为东北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所以称为关东。

闯关东是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山海关大门面向关内人民开放。闯关东以山东、河北人最多。1927年到1929年是闯关东巅峰时期,超过300万的人进入东三省。

清朝以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汉民迁入会损害满人利益。所以从康熙七年到咸丰十年实行封禁,不让汉民进入东北。


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在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的人封禁之前就有,就像“走西口”一样大量的闯关东汉民把钱财等物带回家乡,这些都刺激了更多的人到关外谋生。山东很多村庄几乎家家都有闯关东的人,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很多人甚至认为不去闯关东都是没出息的表现。

据不完全统计:从清朝到建国,闯关东的山东、河北等人人超过4000万人。

媳妇奶奶是闯关东移民第三代人。据奶奶说她们家应该是在1912年左右,也就是大清亡国的那几年。是从山东聊城迁入的,一家兄弟分为两家,一家留守山东一家闯关东。至于为什么选择东北而不是江南,一是语言障碍,江南人说话北方人听不懂。

二是江浙人口更多,虽然富庶,但是有从上海那边回家的人说,那边更不好过,税负严重。

三是因为东北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上一辈人很多都是到了关外,发了大财回家。

那时的华北地区,各种势力交叉相错。吃不饱饭,三天两天的增加赋税。都没几个能吃饱饭的,但是村中有家人在东北的,都是能吃饱穿暖的,家里看着很羡慕。于是兄弟两个,商量后,哥哥来东北弟弟守着山东老家。谁知道这一走就走到了黑龙江,这里土地肥沃,山林鸟兽众多。山东人特有的豪爽征服了鄂伦春人,帮助山东人在当地扎根发芽。很遗憾的是,媳妇奶奶的爷爷,一直想回山东老家,可是到去世也没有见到家乡的亲人,直到1950年才把骨灰迁回聊城祖坟。


因为到了奶奶这一代,家里没有男性,所以东北这一支已经断了。山东河北风俗,姑娘不可入祖坟。

经过一百多年的生根发芽,迁入东北的山东河北人,已经和当地人一样。宣统三年东北人口约1841万人,其中有1000万人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其中山东人最为多,站移民比例70%到80%。所以很多人都说东北人一半是山东人,其实是有根据的。


会飞的大马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很简单,呆不住。

第一,江浙尤其是浙,其实不需要太多劳动力。

江苏富裕的是苏南,苏北和山东相差不大。

但苏南面积有限,人口又多,并不缺乏劳动力。

至于浙江省,很多地方都是山区,农民自己耕种尚且不够,更别说引进其他劳动力。

第二,即便有些岗位,也被周边省份占满。

比如苏南,就有大量的苏北和安徽的劳动力涌入。

尤其是太平天国后,苏南人口急剧减少,需要了大量的劳动力。

但此时,山东的经济还算可以,没有到大量闯关东的时候。

等到山东人动起来的时候,时机已经错过了。

第三,道路不方便。

清代没有什么铁路,从山东长途旅行到苏南和浙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既然要闯关东,肯定都是底层劳动人民,吃饭尚且困难,哪有什么路费。

相反,去关东则容易的多。

从胶东出发,坐船不用几天就能到达东北。速度快,费用也不高。


第四,亲戚朋友多

清代的中国人,甚至还没有普通话的概念,乡土观念很重。

比如香港,从1840年割让以来成立很多黑帮,大体是按照乡土划分的,比如潮州帮、客家帮等等。

山东人也是一样。这些人闯关东,多少走投无路,甚至身无分文,一般都会先去投靠亲友。

但山东人最多的地方,显然就是东北,那不去东北去哪里呢?

第五,最关键的是东北能有口饭吃。


相比人口众多,土地稀少的江苏浙江,东北地广人稀,有的是土地。

有土地,就有机会。

东北急需要劳动力,有大量的荒地可以供开垦或者出售。

因为劳动力缺乏,所以做工的薪水比较高。甚至出现1个壮劳力,几家争抢的情况。同时,这里土地很多,土地的价格也比较便宜,甚至还有不少荒地。

说白了,山东人只要不是懒汉,到了东北肯苦干,不愁赚一份家业。

其实,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到东北搞土改,发现东北土地问题并不严重。

绝大部分东北农民都有自己的土地,只有很少数是关内常见的佃户,完全靠租用土地为生。

以大连瓦房店市为例,民国时期共有耕地面积1517570亩,农户46610户,其中87%是自种户、自种兼租种户,仅有少量农民完全靠租地为生。

所以,土改工作在东北一度遭遇冷遇。


萨沙


山东人闯关东最早应该是在1644至1667年!

《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其中23年间“鲁民(今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辽东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户益繁息”。山东的百姓大多迁至了辽宁省的大连和丹东,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迁至了辽西(辽西中心城市为锦州)和辽北地区。


山东人闯关东为什么选择东北而不选择江浙?

山东人闯关东的原因

1、经济因素

明末清初的长期战乱,关内地区的生产力已经遭受严重破坏,同时由于地少人稠的黄河中下游灾害频发,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山东,大量农民处于极度贫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东北地区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产人参、鹿茸、貂皮、黄金、珍珠等贵重物品,则对关内的农民产生极大吸引力。因此清初,关内人口向关外迁移的现象已出现。乾隆时期,关内人口不断膨胀,耕地与人口的矛盾不断尖锐,促使山东等地的汉族饥民成为闯关东的主流人群。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2、政府政策因素

(1)清初,满族统治者将山东“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触犯刑律的“流人”发配到“极边寒苦”的关东。在资源丰富的关东,大量山东“流人”使处于饥寒交迫缺少土地的山东贫民对关东有了了解,产生了闯关东的想法。特别满族统治者的恣意圈地、逼民投充、督捕逃人等措施,加剧对山东社会经济的破坏,更加强了山东贫民闯关东的倾向。




(2)1644至1667年,清政府《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在这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清政府解除东北禁封令,掀起山东贫民闯关东的高潮。


3、地理位置因素

关东与山东仅隔海相望,山东人闯关东有两条路:一条浮海,从胶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铁山岛,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之间的海上交流就非常频繁,胶东一带的农民闯关东大多是浮海北上。一条陆行,从山东陆路到关东,需环绕渤海经过山海关,再借道“辽西走廊”,鲁西、鲁南、鲁北的难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随着“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天津至山东峄县段、“京奉铁路”等路段的开通,从山东可以直接乘火车到沈阳,更为山东人民闯关东提供方便。

为什么不去富庶的江浙:

一、江南虽然看上去富庶,是鱼米之乡,但人口众多,而本区域内丘陵起伏、水网密集,随着明末清初不断开垦,早就没有那么多适合耕地了,也就是说,即使去了,也没地种了……没有了土地,在那个以农业为绝对支柱的时代来说,根本就养活不了人。

二、所谓的富庶,也是相对而言的,其实江浙底层的农民生活也是很悲苦。从明朝以来,江南地区的粮食税是比华北、两湖等地重的多。我们对于江南的美好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想象中的,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钱有闲的文人对于江南的咏叹,其实根本就不是整个江浙。那时候的江浙也多灾多难,水灾、风灾、兵灾......所以江浙并不是天堂。

三、被其他地方的人抢先了一步。19世纪后半期,在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争的14年洗礼后,长江流域诸省变得很空旷,于是,大批湖南湖北的农户,以及苏北农民,河南农民、灾民迅速的填饱了江南一带。等山东人想去的时候,人家都已经先下手为强了。


阡陌自在风——


一个好问题,先说下闯关东是怎么回事:


关东的意思是山海关以东,即今天的东北。

其实在1668年之前,有23年时间,清朝是鼓励山东人向东北移民的,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政府在出台的鼓励移民政策《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中规定:“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薄,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每地一,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在这一移民政策的“激励”下,“燕鲁穷氓,闻风踵至”,“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


清朝在1668年开始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禁止汉人移居东北地区。但是在晚清由于沙俄的步步入侵,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驰禁放荒,对汉人移民逐渐放开,到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关东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但事实上在1860年以前,已经有不少内地农民无奈之下冒险去了关东。


按道理说,经济发展后,人口会向富裕,工作机会多的地方集中,促进这里的经济越发发展,而相对缺乏工作机会的地方往往流失人口。这是我们今天中国习以为常的事情。


但是在18世纪的清朝时期,这却是相反的,山东河北农民没有去富裕的江南打工,却一度宁可冒着杀头的危险,跑去天气严寒的东北,这是为什么?


在研究中国经济史的权威 美国学者 彭慕兰的书中,他也注意到这种现象:

在当时的中国,纺织业是最大的工业部门,如果一个人不从事农业,那么最有可能吸纳他工作的,理论上是纺织业。

但问题是,在中国,纺织业的大多数生产者是女性,在当时的中国很少有女性单独出来工作。一般认为女性出来到工厂工作最早是在1872年开始。

而男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从事纺织业,在一个农民占90%的国家,他最正常的选择,是去找一块土地耕作,让老婆在家纺织填补家用-----男耕女织是几千年来的理想。


但问题是江南地区不但没有近代工厂,更没有多余的土地,江南的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有人,而且清政府在江南收的赋税特别重。在康熙20年,江南的田地只占全国的7.37%,收取的米麦却为全国的3/4。


而去东北呢,虽然冷一点,但到处是可供开发的荒地,新开发的土地实际操作时也往往税收很轻,甚至根本不需缴税。


所以内陆人口向着东北流动,追逐土地和税收优惠,就很好理解了。


红枫历史观


看了很多答案,都扯了一堆,其实哪有那么多原因。山东去闯关东的都是什么人?99%都是农民,而且山东人比较传统,所以他们出去肯定还是奔着种地去的,而当时全国还有哪些地方有荒地给你种?除了西藏新疆,也就只有东北了。所以山东人选择东北,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那里有地种。

十九世纪中叶,黄河经常泛滥,山东遭灾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只能去外地讨生活。当时清朝禁关令已经松动,东北之地,十倍于山东,而人口则反了过来,甚至都不足山东的十分之一,所以自然成了山东人逃难的首选之地。

山东人闯关东,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中间一直没有停止,持续了一百年左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去了东北。我姥爷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过去的,我爷爷的三个兄长是五十年代过去的。

一个家族中最开始闯关东的都是正值壮年的男人,他们身体好,能吃苦,就最有可能走到东北,不至于在半路上或被抢劫,或者饿死。到了东北后,他们也能凭借较好的身体,迅速的找个活,或开片荒地,养活自己,然后等日子稍微好些了,再把山东老家的亲人慢慢接过去。

去到东北的山东人,最终绝大部分还是靠开荒种地,养活家人,还有少部分像《闯关东》里的朱开山那样进了城镇打工、做买卖。

山东人闯关东闯了一百年,不过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又从东北回来了一大批,我姥爷一家就是八二年左右回来的,然后我二舅是九五年左右回来的,因为当时从东北回来后村里还给分地,我姥爷说叶落归根,在老家能过活下去,就还是回来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