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行業帳:旅遊業營改增後需要注意的5大事項,財務需要注意!

會計行業帳:旅遊業營改增後需要注意的5大事項,財務需要注意!

本文來源於會計教練,若想了解更多會計政策、賬務稅務實操、考證信息,可以搜索100多萬會計人都在關注的微信號——會計教練(ID:bbkk102),獲取最有價值的行業信息!

會計行業帳:旅遊業營改增後需要注意的5大事項:

(一)執行差額徵稅,有哪些支出可作為銷售額的扣除項目。

可從銷售額中扣除的項目有住宿費、餐飲費、交通費、簽證費、門票費和支付給其他接團旅遊企業的旅遊費用。相比原政策可扣除的項目多了一項“簽證費”。

(二)可扣除項目只有取得有效憑證,方可作為扣減因素實現差額徵稅。

有效憑證是指:

(1)支付給境內單位或者個人的款項,以發票為合法有效憑證。

(2)支付給境外單位或者個人的款項,以該單位或者個人的簽收單據為合法有效憑

證,稅務機關對簽收單據有疑議的,可以要求其提供境外公證機構的確認證明。(可

以以收據入賬並抵扣成本)

(3)繳納的稅款,以完稅憑證為合法有效憑證。

(4)扣除的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或者向政府支付的土地價款,以省級以上

(含省級)財政部門監(印)制的財政票據為合法有效憑證。

(5)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憑證。

(三)可扣除的項目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其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如果旅遊企業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實務操作中由於“有效憑證”中的增值稅進項稅不得抵扣,因此建議取得的上述發票最好為普通發票。如果取得的是增值稅專用發票,則需要認證後作進項稅額轉出,否則就會導致稅務系統出現大量的流失票。

㈣差額徵稅的計算過程

1、可扣減成本的計算。如果“有效憑證”中有適用稅率分別有3%、6%、17%等不同稅率的發票,在差額徵稅計算可扣除的成本時應以彙總成本金額÷(1+6%)×0.06來扣除。

2、差額徵稅額=(含稅收入-可扣減成本)÷(1+稅率)×稅率-可抵扣的進項稅

上述公司中可抵扣的進項稅是指取得的日常經營中的辦公用品、電話費、固定資、無形資產、或房屋等增值稅專用發票中的稅額。

㈤慎重選擇納稅人身份。

營改增後對旅遊業的政策,變化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納稅人身份的變化,由營業稅納稅人改為增值稅納稅人,而增值稅納稅人又區分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二是稅率的變化,由單一的5%的營業稅稅率變成6%的增值稅稅率或3%的徵收率。

由於營改增延續了營業稅的差額徵稅政策,那麼對於廣大的中小型公司如果選擇為小規模納稅人,僅從稅率從5%下降至3%這一點來看,稅負下降的空間是非常大的。而如果認定為一般納稅人,雖然稅率從5%上升到6%,但由於增值稅是價外稅且可抵扣日常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進項稅,因此稅負較營改增前來講還是下降的,但與選擇作為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相比,稅負下降的程度主要取決於是否可取得足夠多的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注意:

小規模納稅人應轉為一般納稅人的達標銷售額應以沒扣除差額部分的營業額為準。

試點納稅人偶然發生的轉讓不動產的營業額,不計入應稅行為年應稅銷售額。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年應稅銷售額在500萬元(含本數)的,應該登記為一般納稅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