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館裡的護士們……

中医馆里的护士们……

談到運營中醫館,大家都覺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醫生資源,因此爭搶名醫資源的現象在全國各地上演。確實,從醫療角度考慮,中醫大夫無疑是核心,中醫館重視大夫無可厚非。但從服務角度考慮,中醫館所有的服務職責幾乎都擔在了導診、藥師、調劑員、收銀、護士、醫助這些基礎崗位上的員工身上,因為患者踏進中醫館後首先接觸的就是他們。他們付出的辛苦可以說比中醫大夫要多,以為能受到些許尊重,而現實卻是中醫大夫被敬上神壇,他們被醫館館主、管理層、乃至普通人忽視。

中醫館不同於醫院,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未來中醫館的數量將越來越多,需要的中醫護士也會越來越多,而且中醫館不同於醫院,服務人員很關鍵,是一箇中醫館專業化程度的體現,服務人員的水平無疑會在愈加激烈的競爭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那些從事基礎崗位的小夥伴,尤其是中醫護士會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需要現在開始關心她們,重視她們。

中医馆里的护士们……

中醫護士的工作,專業又繁瑣

根據《中醫館和中醫坐堂醫診所的基本標準》要求,在中醫館的人員配備上:

1.需要配備4名以上取得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的中醫師,其中具有副主任中醫師以上和主治中醫師以上技術職稱的醫師各一名。每個科室至少有一名中醫師。

2.配備2名以上取得 《護士執業證書》 的護士。

3.配備1名以上具有中藥士以上技術職稱的中藥人員。

中醫館招聘專業的護士,不僅僅是政策的要求,更是因為中醫護士的工作對中醫館來說是不可替代的。

幾千年的中醫傳承,老祖宗留下的中醫護理技術很多,中醫治療方法也很豐富。就拿中醫外治來說,膏藥貼敷、中藥燻洗、中藥外洗、中藥灌腸等步驟很繁瑣,撇去各家中醫外用中藥的講究不說,單是共性的要求,比如如何清潔皮膚,使用合適的紗布等等,要求都很高,專業人士與非專業人員操作效果必然有所不同。

在中醫館大力開展理療等業務的當下,如果只由中醫師一個人操作,服務的患者有限,效率低下。若是有名中醫的指導,再增加幾位專業且理療手法熟悉的護士,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除了專業的工作內容,很多中醫館的護士可能還要做許多瑣碎的工作。因為護士是醫生與患者之間聯通的橋樑,所以需要輔助醫生工作,維護客戶,平時回訪患者;專家出診情況有變化或是中醫館有特殊情況的時候,及時告知患者;提前瞭解患者的需求,並提供相應的合理的服務等都是他們的工作內容。另外,像整理病歷、盤點醫療用品、收拾診室等瑣碎的工作,醫院會配備專門的人員,但在體量相對較小的中醫館,護士們不得不承擔這些重複性的勞動。

在某中醫館發佈的中醫護士招聘公告上標明,中醫護士的崗位職責包括以下幾點:

1.負責病人的簡單分診、指導病人就診;

2.熱情耐心地解答客戶提出的問題;

3.維持門診大廳及門診診室秩序,扶患攜幼,隨時為客戶提供方便服務,接受病人的諮詢;

4.介紹醫館及公司的醫療技術情況;

5.收銀、日報表製作及客戶檔案管理。具體工作內容根據實際工作進行適當調整。

據瞭解,想在中醫館擔任中醫護士還需具備以下條件:中專以上學歷,醫學護理相關專業;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技巧及團隊合作精神;有親和力,較強的工作責任感和服務意識。雖然中醫護士的工作很辛苦,但大部分中醫館護士的收入較低,一是她們的專業性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尊敬。二是中醫行業的總體收入水平都較低。雖然被忽視,她們還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勤勤懇懇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南丁格爾“竭誠協助醫生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的神聖誓言。

中醫護士也會是中醫館的生力軍

所幸,一些中醫館的負責人已經注意到了她們,並制定了相應措施,幫助她們個人的成長,同時也為中醫館增加中醫資源。

在中醫館從事基礎崗位的員工,有些學的是西醫,是按照西醫教育體系培養的護士,缺少中醫基礎。為提高員工素質,溫州張和堂國醫館每週都會安排護士、導醫乃至收銀員進行培訓。要求每一位員工必須牢記醫生的簡介,這樣才能根據患者的病症推薦合適的醫生,從而提高患者診療的滿意度。同時加強所有員工的基礎培訓,組織他們學習中醫、養生、保健方面的知識,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確保在工作上面不會出現醫療差錯,更好地服務患者,增強中醫館的核心競爭力。

另外,溫州張和堂國醫館還成立了名醫工作室,給老中醫配備1至2名護士,幫助醫生進行患者管理,“這樣,一方面可以用貼心細緻的服務留住更多的患者,另一方面,護士也可以從旁學到更多的中醫知識,提升專業能力。”張和堂國醫館總經理朱仙芝如此說道。“對中醫非常有興趣的護士,還可以通過師承的方式完成自身的蛻變。舉行拜師儀式後師承的老師會在每週的一三五授課,白天帶教,晚上講解理論,用白天遇到的患者作為案例進行理論講解。”

據2017年全國各省市國醫館普查調研數據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國醫館快速增長,相較2016年增加了200家。2018是《中醫藥法》 配套政策落實的第一年,另有許多利好政策,都將助力國醫館進入井噴期,屆時醫生資源更顯珍貴,此時培養中醫護士將是明智之舉。

2017年7月31日,《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註冊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巢湖睿仁堂中醫館抓住先機,鼓勵員工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醫師資格證的考核。據安徽省鄰加醫康復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任靖平介紹,員工通過中醫醫術確有專長的培訓學習,再加上師帶徒,跟著專業的醫生學習臨床知識,達到水準後就可以去執業,但參加此項培訓的前提要求是學醫或學藥出身的。今年蕪湖睿仁堂中醫館報名參加中醫醫術確有專長醫師資格證考核的有十幾人。“中醫醫術確有專長培養出的員工,加上名醫,再加上當地的醫生就能解決中醫資源緊張的問題。”任靖平表示。

無論是出於提高中醫館核心競爭力,還是解決中醫資源問題的考慮,毋庸置疑,中醫護士將會是中醫館不可忽視的存在。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親,中國藥店公眾號長期公開徵集稿件,如您欲抒發心聲、記錄生活、分享經驗……可以文字或圖片形式將作品發送到[email protected](郵箱),稿費=200元+閱讀量*0.01元。溫馨提示,投稿時請註明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