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成規模 十年立新城」,航空港見證一座大城的雄心

2018年3月7日,鄭州日報、鄭州晚報等河南知名官方紙媒,開設特別報道,以大篇幅、長板塊內容對一個事件進行專項報道。

這一天,是鄭州航空港區的5歲生日。

“五年成規模 十年立新城”,航空港見證一座大城的雄心

2018年3月7日鄭州晚報頭版圖

五年,在歷史長河中僅僅是短短瞬間,在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發展史上,卻寫下了濃墨重彩。

5年前的3月7日,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我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由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航空經濟實驗區。

從此開啟航空港實驗區建設新徵程。

政策傾斜

享港區城市發展紅利

在中國目前的政治經濟環境下,政策的發佈對一個城市發展的影響幾乎有決定性的作用。

自航空港區的規劃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以來,不僅促進了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還為河南發展臨空經濟產業提供了優越條件和良好基礎。

五年前的航空港區,不過是一座擁有機場的,一切發展還都沒有步入正軌的小城。而五年後的今天,航空港區

立足中原,放眼全國,通達世界。

交通暢達,咫尺之間就是繁華。從單一的交通方式到多維樞紐縱橫交錯,目前的港區已形成航空、高鐵、城鐵、地鐵、普鐵以及高速路和快速路自由換乘的格局。

臨空產業鏈,多產業聚集於此。短短五年,大批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運輸等企業加快向鄭州航空港集聚,菜鳥、京東、正威集團等一系列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航空港區,在繁榮港區經濟發展的同時,為港區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生態宜居,構建海綿生態大城。從低密度綠化面積到如今的花園城,以“綠色智慧、生態宜居”現代航空都市為目標,一座生態宜居、科技智慧的航空都市正快速形成。第十一屆園博園選址於此,領銜航空港區建設綠色生態城市,築造城市綠肺。

對外貿易與日俱增,拔得頭籌。2017年航空港區的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98.1億美元,佔全市進出口總值的83.5%,鄭州市中排名第一。

“五年成規模 十年立新城”,航空港見證一座大城的雄心

示意圖

爭分奪秒

“由港到城”指日可待

5年來,港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對於一個有著宏偉目標的“城市”來講,5年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進入2018年,航空港區將仍舊以“三年打基礎、五年成規模、十年立新城”為發展目標,以航空物流業、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體系為重點發展對象,勢必把鄭州航空港區打造成國際知名的經濟區。多項“省”字開頭的大工程,更是給航空港的發展帶來了無限動力。

2018年5月7日,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佈了領事館片區城市設計規劃批前公示。規劃通過“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領事館區”兩大發展使命,打造內陸地區最開放共享的對外交流新窗口。

2018年6月15日,國家民航局表示全力支持鄭州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儘快批覆戰略規劃,支持河南省啟動實施鄭州機場三期工程,進一步擴大鄭州機場的發展空間,不斷提升接待能力。

2018年7月,鄭州高鐵南站建設正酣,同時,鄭州南動車所與鄭州高鐵南站地鐵工程同步施工......為航空港區未來的便捷交通不斷努力。

2018年底,鄭州綠地會展城項目一期將建成,並逐漸投入使用,不僅可以培育新興產業群,而且可以直接或間接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發展。

“五年成規模 十年立新城”,航空港見證一座大城的雄心

領事館效果圖

一樁樁,一件件,航空港區正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化。

過去的五年是爭分奪秒的五年,各項成績穩步上升,已成規模;

未來的五年是拼盡全力的五年,醇熟配套日新月異,誓立新城。

航空港區的發展目標是打造世界級航空大都市,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將促進省會鄭州融入全球一體化,不斷聚集世界目光,發展成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和價值增長的新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