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中國經濟,最重要的答案來了!

7月23日傍晚,“中國政府網”公佈了當天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通稿,為此前央行、財政部的那場爭論,畫上了句號,

也為當前中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確定了基調。

下面,我們逐字逐句分析一下會議通稿,看看提出了什麼新的對策。

為了便於點評,我把會議通稿拆分為9段,分別進行點評:

通稿正文1:會議聽取了財政金融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彙報,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點評:很顯然,財政部和央行為代表的金融監管部門分別彙報了情況,然後國務院作出了“定向調控”的決定,明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當明確“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的時候,則意味著定向寬鬆開始了,目標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也就是說,經濟增長不能失速。

通稿正文2: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今夜,中國經濟,最重要的答案來了!

點評:“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央行和財政部要同心協力,互懟之後還是要合作。

通稿正文3:一是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聚焦減稅降費,在確保全年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可減稅650億元。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強相關方面銜接,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點評:“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這在我此前的預料之中,前兩天的專欄裡我已經預測:下半年財政會發力。一個是降稅,一個是增加地方財政的支出。地方財政的錢哪裡來?一是靠賣地、樓市,二是靠地方債。1.35萬億專項地方債,就是發力的表現。要知道,專項地方債是不計入地方政府財政赤字的,其實就是給地方政府財政發力的空間!

通稿正文4:二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措施。通過實施臺賬管理等,建立責任制,把支小再貸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免徵增值稅等政策抓緊落實到位。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

點評:注意,提到穩健的貨幣政策時沒有提及“中性”;“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意味著銀行表外業務的管控可能會有所放鬆,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下滑的重要原因,是表外業務壓縮過於激進。此外,還鼓勵銀行給小微企業貸款。

通稿正文5:三是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點評:小微企業貸款是個難題,因為缺乏可以抵押的資產,銀行覺得風險大,不願意給貸款。“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可以解決銀行的顧慮,這樣每年至少可以支持15萬家小企業,每家近百萬元的貸款。國家的意思是,把有限的錢,儘量用在刀刃上,儘量不刺激資產價格上漲。

通稿正文6:四是堅決出清“殭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佔用。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及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點評: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等,仍然被嚴控。

通稿正文7:會議認為,激發社會活力,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短板、鞏固經濟穩中向好勢頭、促進就業的重要舉措。一要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外商再投資鼓勵政策,加快已簽約外資項目落地。

點評:“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這個提法值得關注。在大基建收緊的情況下,需要有新的增長點,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以前國企壟斷性比較高,現在國家希望引入民間投資,以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對沖對外貿易中損失的崗位。

通稿正文8:二要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點評:“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這句話非常重要。它的意思是說,對於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的資金需求,銀行還是要支持的。這跟此前清理地方債提出的要求,有了較大不同。而且提出“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這也是著眼增加就業崗位的。此前下馬的一些政府項目,看來會有選擇地重新上馬。

通稿正文9:三要對接發展和民生需要,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會議通過了石化產業規劃佈局方案,要求安全環保優先,並支持民營和外資企業獨資或控股投資,促進產業升級。

點評:“對接發展和民生需要,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這意味著大基建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怎麼解決貿易摩擦帶來的就業崗位的流失?

總評:

在年中政治局會議之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率先舉行,給經濟工作確定了一個基調。可以看出,財政政策將比之前更加積極,貨幣政策也會有顯著寬鬆(比如對地方融資平臺、對小微企業等),大基建也開始發力。這是不是印證了此前我的判斷?——央行印一點,人民幣貶一點,赤字和地方債多發一點,有效益的大基建多高一點,改革開放力度更大一點,股市樓市更活躍一點。

在中國當前的歷史條件下,這是我們面對經濟下滑壓力,最現實、最有效、也最負責任的選擇。那些希望中國經濟按照西方模式“市場化出清”的人,沒有看到那種劇烈波動的負面影響,因此是幼稚的。

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點贊!還是那句話——從政策層面考察,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政策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讓我們靜觀政策和市場博弈的結果吧。(如果需要,政策會毫不猶豫地加大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