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能力强的孩子,做题时有怎样的思维特点?

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应用题向来是满分的拦路虎。但是身边总有些同学,面对应用题似乎总是手到擒来。今天丽老师带各位家长和同学,破解一下这类数学能力强的同学,到底特别在哪里。

我们解答应用题时的思维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收集解题所需的相关信息。

2 对信息进行有效加工,获得中间答案。

3 把有关这个答案的信息保持下来,整合全局信息得到最终结果。

每一个阶段都和一种或多种能力相适应。

那么,数学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差的学生相比,在解决相对复杂的应用题时,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数学能力强的孩子,做题时有怎样的思维特点?

丽老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 前者能迅速概括题目,抓住问题的实质。后者经常会陷入一个字一个字读题的误区,生怕漏掉某些条件,但是代价是无法快速建立对题目的整体感觉。甚至容易被局部信息所误导。

2 前者更倾向于把重点放在理清关系和搜索相关的解题方法,后者偏向记忆题目中的细节。

3 前者在逻辑推理上,更倾向于略过中间步骤,并且能容易的找到多种解法,并且相互佐证确保正确。

4 如果有必要,能力强的学生能快速逆转思维原有的的进程,不受原有思路的干扰。数学能力强的孩子,做题时有怎样的思维特点?

善于解决综合问题的学生,几乎都有以上的思维特质。

这样的思维模式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得到么?

家长和老师们最为关心的可能是,对于孩子数学能力的提高,能不能把功夫更多的用在更高层次的思维的训练上?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接受老师知识的灌输和陷入题海机械性的进行训练?数学能力强的孩子,做题时有怎样的思维特点?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丽老师将就这些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欢迎各位家长和同学们继续关注。

【作者介绍:丽老师是北京某重点公立小学在职数学老师,优秀班主任,跟谁学平台小学数学第一名,名校背景,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