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確認!貨幣政策轉向:不放水,但鐵公基投入必不可少

正式確認!貨幣政策轉向:不放水,但鐵公基投入必不可少

是的,巨輪已經在不經意間完成了轉向。昨天,中央層面傳來的兩則新聞映證了這種猜測。

新聞一:昨天上午,水龍頭把關人央媽在市場上進行了一波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直接投放了5020億人民幣。對沖掉逆回購到期的1700億後;

核算下來,淨放水3320億,創下了單日投放金額最高的歷史記錄。

新聞二:昨天晚上,國常委會議召開,會議提出“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適當鬆緊適度”,並且再次提出擴大內需的發展目標。

自此,國務院定調,政策面發生重大變化,貨幣政策宣告轉向。

不管承認不承認,全面寬鬆的時代已經來臨。

正式確認!貨幣政策轉向:不放水,但鐵公基投入必不可少

其實縱觀本次國常委會議,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央行小規模的“開閘放水”,還是要求貨幣政策轉向寬鬆、財政政策變得更加積極,它們的核心目標都是一致的——穩增長。

所謂穩增長,顧名思義,即穩經濟,保增長。

只有一定的經濟增長才能解決就業問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畢竟,就業是社會穩定的基礎;有了錢,才能應對外部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嘛。

所以,整個會議其實就是在圍繞這個中心思想打轉,在具體的戰略佈局上,無外乎就三點——擴內需、搞基建、抓投資。

正式確認!貨幣政策轉向:不放水,但鐵公基投入必不可少

拉動內需上:

在財政政策的主要體現——減稅;減稅這個東西,怎麼說了,這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每次國家大喊口號要減稅,結果財政收入還是隻增不減,也難怪央行的徐忠怒噴其“耍流氓”。

在貨幣政策上,無疑是要務實的多。總結來看,其實就三點——政策為綱、定向印鈔、核定目標。

“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其實就是在暗示上半年持續走低的社會融資現狀將被終結,未來很有可能通過政策的強勢輔助,來抑制社融規模的繼續下降,從而緩解暴力去槓桿下的陰影;

“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實質上就是針對小微企業定向印鈔,來給實體經濟輸血;

至於 “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陽奉陰違那一套玩不轉了,老老實實為中小企業輸血,完成kpi才是正道。

所以,要解局君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利好小微企業。

畢竟,只要這樣,才能讓以消費為主的內需真正成為是經濟增長的壓艙石。

正式確認!貨幣政策轉向:不放水,但鐵公基投入必不可少

基建上:

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速僅為7.3%,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1.1%,事實上,從2017年金融去槓桿不斷收緊以來,基建投資便已經開始一蹶不振了。

這樣下去不可行,那怎麼辦呢?

財政政策上的具體體現主要為——發債

之前國家對對基建投資開的是地方政府專項債和融資平臺貸款已經大開正門了。地方政府專項債在年初就已經確定好了規模——1.35萬億,而融資平臺貸款要收到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約束,所以,一時之間,很難實現大幹快上。

當然,儘管1.35萬億的地方政府專項債段時間內很難實現大幅度擴張,但很明顯會加快進度。

可以預見的是,下半年在基礎設施諸如鐵公基方面的投資力度預計將會加大,來為經濟增長保駕護航。

另外,在這一方面,會議上還有一段描述值得注意:“督促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保障融資平臺公司合理融資需求,對必要的在建項目要避免資金斷供、工程爛尾。”

換而言之,為了避免工程爛尾現象多出現,所以又要給地方平臺融資開綠燈了~

正式確認!貨幣政策轉向:不放水,但鐵公基投入必不可少

抓投資上:

國常委會議是這麼說:“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完善外商再投資鼓勵政策,加快已簽約外資項目。”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最為快速、有效的方式,當然上頭也認識到,不能過度的依賴投資,畢竟前幾年以投資——債務型為經濟驅動核心的發展模式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所以,這一次重點照顧的投資主要集中於民生領域。

仔細想想,其實不難看出,上頭既想通過推動有效投資穩定增長,又寄希望於通過對外開放來倒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而再拉動就業,輔助內需,促進消費。

可謂是,一石多鳥。

正式確認!貨幣政策轉向:不放水,但鐵公基投入必不可少

當然,這樣做很容易讓市場聯想到是不是又要大規模放水了?

關於這一點,上頭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通俗點說就是:四萬億的陰影還在那,不止你們怕,我也怕;所以這絕不是翻版的四萬億。

如果把四萬億比作是機槍掃射,那麼這一次我們就用狙擊槍來定點狙擊。

比如央行的3次定向降準,定向調控的目標分別是普惠金融、小微企業以及債轉股;以及近期央行進行窗口指導,支持銀行投資低等級的債券等都可以理解為定向狙擊。

所以,要解局君來說,與其說我們要重回放水刺激的老路,倒不如說這是對暴力去槓桿下,產生的消極影響來的一次大修正。

無論是從去槓桿到穩槓桿,還是如今擴內需、搞基建、抓投資,可以明確的是,2018年的宏觀政策面已經大轉向了,寬鬆時代的來臨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越要謹慎,小心,不可肆意妄為。

畢竟,如今的形勢已經容不得我們胡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