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知古道明文信世,求下联?

上联:知古道明文信世(平仄仄平平仄仄),求下联?

上联:知古道明文信世,求下联?

下联参考格式:中平中仄中平平,中为可平可仄。

抛砖试对:知古道明文信世,晓今真悟切民情(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历史典故:

上联:知古道明文信世,求下联?

欧阳修论道,不尚空谈,而重实际。他在《答吴充秀才书》中讲到“学者有所溺”时,反对有人“弃百事不关于心”。他是把“道”和生活中的“百事”密切联系起来看的,但是他所谓“道”也不等于“百事”。欧阳修另有《与张秀才第二书》,对于道讲得比较具体。他说:“君子之学也务为道,为道必求知古。知古明道,而后履之以身,施之于事,而又见于文章而发之,以信后世。其道,周公、孔子、孟轲之徒常履而行之者是也。其文章,则六经所载而取信者是也。”又说:“孔子之后,惟孟轲最知道,然其言,不过于教人树桑麻、畜鸡豚,以谓养生送死为王道之本。⋯⋯其事乃世人之甚易知而近者,盖切于事实而已。”欧阳修的这些话,虽然从周公、孔子谈起,但最终是取其“切于事实”,这一点非常重要。这就与宋代的道学家之“道”有所不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