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時必保之地:清王朝都沒有屈服,關乎至288萬平方領土掌控

中國建國初始,最早可追溯至五千餘年前,後世人們謹記的大一統朝代為秦,由盛走向衰弱後,被大漢王朝接管歷史舞臺,開疆擴土、逐匈奴於漠北,自此華夏版圖悄然成形。可跨越數千年歲月,時間推移至清王朝年代,末期勢弱受西方列強刁難,曾多次簽訂不平等條約,其中不乏“割地賠款”事項,但清王朝也不想徹底成為中國歷史上遺臭萬年朝代,對於這塊戰時必保之地,有著幾盡偏執底線,在多國爭奪下,依舊沒有屈服,成功保衛領土。

中國戰時必保之地:清王朝都沒有屈服,關乎至288萬平方領土掌控

阿克塞欽是一地名,念起來比較拗口,名字起源與古突厥語,大致寓意為“中國的白石灘”,整塊地皮面積約合4.3萬平方公里,位於中國兩個最大省份——新疆和西藏之間,與中國故土拉達克地區接壤(現被印度霸佔,中國從未承認主權屬印度)。和拉達克地區不同,阿克塞欽主權不存在爭議問題,一直牢牢由國家實際掌控,對外態度相當強硬,屬於誰敢觸碰,就一定和它拼命的那種極具戰略意義領土,即便是清王朝,也明白這個道理。

中國戰時必保之地:清王朝都沒有屈服,關乎至288萬平方領土掌控

該區域在最新中國行政區劃分中,大部分歸屬新疆和田縣管轄,南側面則隸屬於西藏阿里地區,是上世紀50年代,國家修建的第一條連接兩大自治區公路——新藏公路的必經之地,近年來經過地質勘探,發現有中國最大的鉛鋅礦!特殊地理位置,令阿克塞欽成為戰時必保之地:自古以來,阿克塞欽便為兩大地區連接樞紐,至今依舊為兩自治區陸地互通唯一道路,如果此地被他國佔領,中國失去的不止是4.3萬平方公里,更加關乎至288萬平方領土(西藏加新疆)掌控力。

中國戰時必保之地:清王朝都沒有屈服,關乎至288萬平方領土掌控

如果仔細深想,阿克塞欽地位還要水漲船高,畢竟威脅到新疆和西藏,也就等同於可以直接威脅中國內陸,這是清王朝也不能接受的。所以:當年,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國門,大英帝國與俄羅斯為爭搶這塊土地打破了頭,分別扶持有錫克帝國、浩罕汗國,背後超控兩大本土勢力,希冀避過中國視野,佔領阿克塞欽,將生米煮成熟飯;然而,清政府還沒昏庸到那個地步,立刻反應過來,派出大軍事家、民族英雄——左宗棠鎮壓邊疆叛亂,穩定朝局。

中國戰時必保之地:清王朝都沒有屈服,關乎至288萬平方領土掌控

此後,如大家所知,中國經歷過歷朝歷代最為動亂年代,但不管是在太平天國運動、民國軍閥混戰、全國齊心抗日等年月,還是在新中國成立,重新與周邊國家修訂邊界條約之時,都從未有一次在阿克塞欽主權問題上,態度軟弱過,保持著邊境領土零爭議紀錄。現今,中國早已完成逆襲,國力趕超世界各大國家,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更不可能將阿克塞欽變成軍事爭議區,只是期待與其接壤的中國故土——拉達克地區能早日迴歸祖國懷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