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會有4種反應,第4種最讓孩子害怕!

孩子做錯事情了,有些家長會說教,有些家長會打罵,但是有些家長也會說,什麼方法都用盡了,孩子還是一犯再犯。

小新作為一個90後的爸爸,他的孩子鬧鬧今年6歲,正是特別調皮的時候。每次家裡打掃乾淨之後,小霸王5分鐘就可以弄得亂七八糟。小新和妻子都非常的崩潰。

心理專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會有4種反應,第4種最讓孩子害怕!

心理學:讓你成為好父母

小新找到盤子老師問到底怎樣可以讓孩子聽話?盤子老師給了小新一些建議。果然在小新家裡就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第二天早上,鬧鬧看到了餐桌上的番茄醬。

鬧鬧喊:“媽媽,我想吃番茄醬。”

小新妻子說:“別動,我來幫你抹!”

結果,話還沒說完,鬧鬧就把番茄醬弄了一桌子!

小新妻子馬上就生氣了,:“你怎麼搞的,和你說了不要動,不要動,你怎麼就不聽媽媽的話呢!你怎麼這麼壞!!”這是小新忽然意識到盤子老師說的建議。攔住妻子說:“我來處理,你先消消氣。”

小新說:“現在你需要做什麼?”

鬧鬧低聲說:“我應該馬上把桌子擦乾淨!”

小新說:“對的。需要爸爸幫你去拿抹布嗎?”

鬧鬧說:“不用,我知道在哪裡。”

小新說:“好的,爸爸希望你能快一點。”

鬧鬧馬上動手把桌子擦了一邊,小新在一邊指導他如何用垃圾桶接住番茄醬,一邊告訴他以後如果他把家裡哪裡弄髒了,他也應該如此處理。

妻子慢慢的也息怒了火氣,同時也對鬧鬧說:“媽媽希望你以後能注意一點。”

小新反饋說:“我其實特別驚訝,當我問他的時候,他第一回答是把桌子擦乾淨。我以為他會狡辯他不是故意的,或者又開始大哭。”其實這就是家長對孩子尊重的開始,而不是懲罰

盤子老師告訴大家如何教育孩子:

熊孩子又分為三種類別,

話癆型

(喋喋不休,凡是都要問個為什麼?而且不准你轉移注意力)、

搗蛋型

(什麼都要試試,什麼都想幫忙,但是又都做不好)

心理專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會有4種反應,第4種最讓孩子害怕!

心理學:讓你成為好父母

破壞型

(不斷弄壞家裡的一切事物,書會撕毀,玩具砸壞,什麼東西拿到他手裡就遭殃了!)。

心理專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會有4種反應,第4種最讓孩子害怕!

心理學:讓你成為好父母

那我們怎麼來管教熊孩子呢?

首先不管是什麼類型的熊孩子。我們都要遵循三個原則。

1、“尊重”是指孩子的行為後果一定不能包括責難、羞辱或懲罰,而是和善而堅定地執行。

2、“合理”是指後果一定不能借題發揮,從孩子到大人的角度都是合理的。例如小新:“因為你弄髒了餐桌,所以你整間屋子的地板擦乾淨。”這就是不合理的。

3、“預先告知”就是預先讓孩子知道,如果他選擇了某種行為將會有什麼結果出現(或者你將做什麼。如果是讓孩子擦地板的話,就很容易被孩子解釋為懲罰。

4、懲罰就會導致孩子們出現憤恨、報復、反叛、退縮等行為。

心理專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會有4種反應,第4種最讓孩子害怕!

儘管大人們都不願意承認,但是他們喜歡用懲罰的原因是,要通過讓孩子吃苦頭來報復孩子。對大人來說,讓孩子為自己的不良行為吃苦頭,比幫助孩子改正錯誤更重要!

這是需要大家來改善觀念的地方。

心理專家:孩子做錯了事,家長會有4種反應,第4種最讓孩子害怕!

心理學:讓你成為好父母

做一個好家長,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