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AI養豬年產千萬頭!你淪爲無用階層還有多久?

前不久,馬雲與四川數家企業合作發力養豬項目。只不過,馬雲養豬的方式有點新潮:AI養豬! 數量也有點驚人:兩年後達1000萬頭!

高大上的人工智能,竟然能與養豬技能結合!

AI養魚、AI養羊、AI養牛……筆者彷彿已經看到,一大波“AI+”正在趕來的路上,一大波的飼養員正在被搶飯碗,一大波企業將被深度改造。

馬雲AI養豬年產千萬頭!你淪為無用階層還有多久?

2017年在AI領域就已經上演了諸侯爭霸,巨頭們爭相佈局。在國外,亞馬遜、谷歌、Line都有了AI助手;在國內,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騰訊AI”絕技“晉升圍棋十段, 富士康生產線已部署4萬臺機器人,穩步推進“百萬機器人”計劃。

據報道,未來820 種職業2069 項業務中710(34%的比例) 項的工作可被人工智能替代!

看到這些數據,你,顫抖了嗎?

新一波的失業潮要來了嗎?

智慧型“勞二代”崛起,你將淪為無用階層?

什麼是無用階層?

馬雲AI養豬年產千萬頭!你淪為無用階層還有多久?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提出,在未來20到30年間,將有超過50%的工作機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將造就“無用階層”

也就是說將會有一半的人將會失去就業機會,你的工作被AI替代。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早有記者報道,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排名首位的江蘇徐工集團,工人熱火朝天工作的場景已經消失,只見各種機器人在不同崗位上忙碌著,進行焊接、拼裝。

那麼哪些職業最容易被AI取代?

首當其衝的必然是服務行業。職業中可自動化、計算機化的任務越多,就越有可能被交給機器完成。

迎賓、點菜、送餐,機器人美女微笑著穿行在食客身邊。

無需押金,無須登記身份證,只需用手機掃一掃,無人酒店便會自動開啟。

通過手機查看空位,鎖定導航,自動付款,停車難問題便迎刃而解。

再來說一些高端點的。就連主刀醫生都可以操控多個機械手臂實施外科手術!金融業也未能阻擋人工智能的“入侵”,證券、投行等頻頻裁員,曾被視為“鐵飯碗”銀行業都未能倖免。

馬雲AI養豬年產千萬頭!你淪為無用階層還有多久?

可以預測,

未來AI的智能將超過或接近大多數人的水平,得不到有效控制,財富就會集中到少數掌握AI的人手中,將進一步擴貧富差距,引發社會的撕裂。

如今,人們一邊希望AI能夠在各個領域有所建樹,一邊又擔心AI對自己職業帶來衝擊,淪為無用階層!

無論是60後還是90後00後,都不能倖免!

工作不再是謀生的手段,或將成為一種方式

馬雲AI養豬年產千萬頭!你淪為無用階層還有多久?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未來的勞力者將是AI,勞心者治AI就好了。”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李明說。

也就是說,AI不僅帶來高效便捷的服務,而且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和工作形態。

從歷史上看,每一次科技進步都會“殺死”一些過時崗位,創造一些新的崗位,也沉澱出一些不可替代的崗位。

比如,火車代替了挑夫,卻也造就了一批鐵路工人。

比如,AI可以晝夜不分實施外科手術,卻代替不了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具有極高創造性、互動性

談判性和體驗價值的一些職業,仍然佔有絕對優勢。

智能貸款、智能理財越來越流行,已經有第一波企業開始採用人工智能進行服務作業。以融e聚為例,前端依託AI技術能夠實時提取分析用戶需求、行為等多維度信息,對客戶人群進行篩選,但這僅僅是第一步。

專業的高級顧問專家快速為用戶匹配推薦最適合的貸款產品,實現多對一的全程跟蹤服務,給客戶的極致體驗與信任正是AI所代替不了的。

我們看到,AI取代的不是金融從業者,而是低效率的、初級的工作

當我們談AI時,我們在談什麼?

AI作為最受關注的創新科技之一,未來它給我們所能帶來的能量是不可估量和預測的,無論是金融行業還是其他任何行業,當下我們值得做的就是不斷探索與研究,讓人類創造的這項高科技更好的服務於人類!

馬雲AI養豬年產千萬頭!你淪為無用階層還有多久?

至於AI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不少業內人士指出,AI一方面要取代重複勞動,另一方面也將基於大數據分析推動整個產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科技的進步只會淘汰那些選擇對抗,停滯不前的人。

高素質頂尖人才,永遠是一個新興產業得以發展的基礎。誰擁有高端人才,誰就能笑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