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暴雷的P2P,还能抄底吗?

P2P平台天雷滚滚,愈演愈烈。

据网贷之家统计,2018年6月,P2P问题平台数量增加到80家,其中停业平台17家,提现困难60家、跑路3家。

踏入7月,短短两周,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杭州公安局对惠盈理财、牛板金、佑米金融等至少9间公司立案侦查。另有上海的银票网、深圳的钱爸爸等或投案或公告暂停运营。

单深圳的钱爸爸一家公司,累计交易额高达325亿元,累计交易次数超75万笔。

连续暴雷的P2P,还能抄底吗?


1.怎么都爆了?

“最近到底是怎么了?中国经济是不是不行了?”看着密集出现的债券违约和P2P爆破,中国民众人心惶惶。

在《爆!爆!爆!信用债大面积违约,我们还能相信债券吗?》一文中,艾玛曾经说过,“此轮违约主要源自于外部融资环境收紧而导致的融资性现金流断裂

资产新规要求金融行业进一步去杠杆,金融要回归本质,为实体经济服务,不能在金融机构里空转。其直接影响就是金融机构收缩资产负债表,减少对外放款,不少嵌套资金来源被掐断,导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现金流紧张,短债的链条一断,接不上就容易出问题。”

互联网金融,做得就是现金流的生意。

前期,市场上资金泛滥、信用宽松,监管对刚出现的P2P新事物反应滞后,导致监管宽松,造就了过千P2P机构野蛮生长,靠虚高回报率拉客户恶性竞争的局面。

众多P2P收益率一度高达20%,如今也普遍在10%左右。加上渠道成本,P2P平台的利润,至少也需要12%的利息才可能回本。但是,实体企业中,有多少行业能负担得起12%以上的融资成本呢?既然负担不起,这么高的回报从何而来,大家心知肚明。

连续暴雷的P2P,还能抄底吗?

2. P2P平台的硬伤

对于P2P平台来说,必须至少拿出和同行一样的回报率,才能持续吸引到资金,归还以前投资人的利息和本金。但如此高的融资成本,找到的客户只会是那些小额、分散的,在传统银行里融不了资的次一级客户

和保险公司一样,P2P平台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的问题。也即,只有面临较高风险的人才会主动购买保险,而因为信息不对称,保险公司并不能完全了解受保人可能存在的风险。P2P平台也是如此,客户因为有很高的违约风险,因此被银行系统拒之门外,才会主动找P2P平台融资。P2P平台同样也无法掌握客户面临的风险度。

总之,平台在融资成本上比传统银行更高,客户又比传统银行劣质,风险管理能力也还没有建起来。这是P2P经营模式的硬伤,使得平台异常脆弱,经不起一点点风浪

如今,大环境变了。监管变严了,市场上资金不继,借不到新钱,如何还旧钱?有几家先顶不住,倒了。大家闻声色变,纷纷去自己的平台上提现,又挤兑倒了一批。恐慌漫延,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更多更大的平台也会发生断流风险。

其实,P2P的投资人也都知道这是十个壶七个盖的游戏,只是,总有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波的侥幸,期望能割下后面一波人的韭菜。

这次央妈很坚定,说要“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央妈的介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防止了泡沫膨胀得更大,一旦破灭,损失更加痛彻入骨。

未来,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只会更加规范化,更加常态化

连续暴雷的P2P,还能抄底吗?

3.三招防欺诈风险

对于我们散户来说,总结经验教训,以防未来踩到相同的雷,是在这阵痛的一刻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股市大跌,要不要接飞刀》一文中,艾玛提过,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金风险”,一类是“市场波动风险”。公司倒闭了,债券还不上,这一类是本金风险。股票上上下下随市场大幅波动,这种是市场波动风险。

在熊市里,关键是“实现盈利”和“实际亏损”,中间的浮盈和浮亏,都只是市场波动的风险,并不是本金风险,不用过于担心。

而本金风险中,最担心的是“欺诈风险”。

何为欺诈风险?简单来说,就是本来说好去投资某个项目,结果被挪用去了其他地方,或者干脆被公司收进了自己的腰包,跑路了。这种就是欺诈风险。今天,很多跑路的、倒闭的P2P平台,做的就是这个事儿。

如何防范欺诈风险呢?艾玛教你三招:在对的地方,和对的人,做对的事。

连续暴雷的P2P,还能抄底吗?

(1)

第一招,在对的地方。就是你在哪里买到的投资品。无论是哪一类投资品,如果在标准化市场上买的投资品,遇到欺诈风险的几率就少很多。所谓标准化市场,就是一行两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管理下的平台所售卖的产品。比如你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购买的股票、基金,在银行买的公募基金、货币基金等等都属于标准化市场的标准金融产品。这些平台受到政府的监管,在这里购买,你一般不会遇到欺诈风险。而大多数P2P平台是没有拿到应有的监管牌照的。

与“标准化市场”对应的就是“非标准化市场”,比如有公司私下跟你说,投资我吧,你给我多少钱,我给你多少股;或者有个私募基金说,把钱交给我,一年后给你多少回报;就像那些没有领到资质的P2P平台,说我们会去投某某项目,可能拿了钱后转身就去支付还比你更早进入的投资人的利息了。

不是所有非标准化市场上交易的产品都是骗人的,而是遇到诈骗风险的机会比较大。非标准化的产品通常会有比较高的门槛,比如要求投资人拥有几百万才能参与,就是因为它需要投资人拥有更丰富的投资经验,和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

连续暴雷的P2P,还能抄底吗?

(2)

第二招,和对的人。股票、债券和外汇等等,如果是自己直接购买,自然不用担心,自己不会欺诈自己,只要控制在标准化市场上购买,就不用太担心。

但如果是要委托给其他人去投资,就需要选择对的人。投资就是管理风险。同是投资经理,风险管理的能力可以上下非常大。因此,当你打算去投资一个产品的时候,要查一下跟这个产品相关的两类管理人,他们的能力怎么样?过往成绩如何?

第一类叫“发行人”,就是谁在卖这个产品。是银行、私人投资公司,还是P2P平台?机构会对产品先做筛选。大型的、知名的、持牌金融机构卖出来的产品,相对而言,风险也会低一些。

第二类叫“管理人”,就是这个投资产品是谁在进行投资操作。该管理人以前管理过什么产品,业绩好不好?他的金融专业能力如何?经验丰富吗?

(3)

第三招,做对的事。就是要研究一下卖给你的这个产品,它到底会投去哪里。是买债券呀、股票啊,还是借给房地产公司开发房子去了?一般产品的介绍里都会有,百分之多少至多少投银行间拆借,百分之多少投资债券,百分之多少投资股票。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不同类型的投资品,风险不同。你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所有投资都有风险。钱存银行,都会面临通货膨胀贬值的风险。投资就是管理风险,有风险不用怕,不要回避。随着投资经验的逐步提高,对风险愈加了解,就能把它管理得越好。

知名投资人邱国鹭曾说:成功的投资,正是要主动去承担那些大家都已知的,有了相应的风险折价,但是真实发生的几率较小的“假”风险

有才君友情提示:本文禁止转载到其他平台,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你们激情转发~

有才金银头条号,为你解读身边正在发生的财经大事!

金融圈里无小事,风里雨里,有才等你,老板,点个关注再走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