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愛和尊重中實現自我塑造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天才少女》劇情簡介

弗羅裡達中部的一個小鎮,七歲的小女孩瑪麗和她的舅舅弗蘭克生活在一起,弗蘭克是一個修船工人,時不時接一些奇奇怪怪的活兒。瑪麗身邊有很多對她幫助很大,很積極正面的成人模範,包括弗蘭克的鄰居羅伯塔還有她的老師邦妮。瑪麗也是個數學天才,擁有萬里挑一的聰明大腦。

弗蘭克媽媽伊芙琳相信她屬於更適合成人的特殊學校,但弗蘭克希望她擁有一個更常規的童年,他相信這麼做是尊重他姐姐——也就是瑪麗媽媽的遺願,這場爭論引發了而一場關於瑪麗未來撫養權問題的法律官司 。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本文作者系常州市教育局張洪傑

他在《上海教育》2018年第16期中

發表了獨特見解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現在就和教育君一起閱讀吧!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讓孩子在愛和尊重中實現自我塑造

去年在北美上映的影片《天才少女》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舅舅帶著外甥女生活的日常,可以被當做一部蘊藉溫情的家庭題材電影來看,也可以視它為探索天才該怎樣成長的教育類電影。這部劇情簡單的電影圍繞著一個七歲女孩瑪麗的撫養權展開,爭奪撫養權的是她的外婆伊芙琳和她的舅舅弗蘭克,而瑪麗則是一個早早地顯示出異乎常人數學天賦的天才少女。

與平凡為敵是天才的歧途

我不太明白美國音樂教父級小提琴家魯傑羅·裡奇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駭人言論:“我們應該把那些神童的父母一次性全部槍殺掉。”也許曾被譽為神童的他當初吃了太多苦頭,自認為是“‘天才工業’的一個犧牲品。”而這番話似乎也印證了影片的背景劇情:同樣是數學天才的瑪麗之母黛安從小就被自己的母親伊芙琳控制,整日禁錮在數學裡,為了全人類都沒解出過的難題,消耗著一個少女的全部青春。直到成年後,沒有享受過同齡人的快樂的她,再也無法忍受折磨選擇了自殺。電影故事的敘寫是如此灰暗,現實生活的情況亦不容樂觀。且不去考證千百年前王安石筆下的方仲永是否真有其人,單從中央教科院的一項調查結果來看,三十年來千餘名曾經讓人驚羨的高考狀元下場悲慘,竟然無一成為行業領袖和頂尖人才。昔日萬中無一的他們如今都過著平凡的日子,職業成就遠低於社會預期。

伊芙琳的畢生願望是希望女兒黛安證明“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可是黛安自殺了,於是她又把希望寄託在了外孫女瑪麗身上。弗蘭克的反對和堅持也正是因為他看到了發生在他姐姐身上的悲劇,看到了作為一個天才的不幸,所以他選擇了遵從姐姐的意願要讓瑪麗成為一個普通人,過一個普通女孩應該享受和經歷的生活。不過,目睹數學家姐姐的抑鬱、自殺,發誓要讓小瑪麗過上正常的兒童生活的弗蘭克也有著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最怕選擇錯誤,毀了瑪麗的不凡人生。

一篇網絡熱文曾經犀利指出:中國人的最大痛苦之一就是一生都在與平凡為敵。雖然大多數人總有一天會變成那個看著女兒盪鞦韆的父親或者是默默疊著衣褲想著從前的女人,但大多數人卻從小被教育要做一個不甘平凡的人中龍鳳。於是,人生的痛苦就開篇了。本來不同的人都應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原創的,可太多人最後活成了盜版。而且這種令人生厭的盜版往往又是希望孩子幸福的父母們單方面定製的。影片中的黛安在告別人世前表達出的對平凡的渴望,實際就是一種對完整人生和幸福生活的嚮往,諸如“能有朋友、能玩、能開心”這樣的生活,因為被大多人擁有而顯得平淡無奇,但對於每一個僅此一次的生命體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體驗,缺失了這些經歷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不會幸福,即使是天才,也總得植根於平凡的世界。黛安希望瑪麗平凡,其本質是希望她幸福。因為身為天才的她是不幸福的,而偏偏這種不幸福又是人為強加給他的。“幸福比優秀更可貴”之所以成為人們的共識,就是因為一個人優秀的本源正在於自我生命的充實與愉悅以及自我人生的幸福體驗,否則是無法長久保持的。

當伊芙琳和弗蘭克母子在法庭上對忿舌戰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明白,影片所要表達的是兩種觀念的較量即兩種教育觀的對決。伊芙琳和弗蘭克爭奪瑪麗的撫養權,其實爭奪的是她的成長方式。兩種成長方式和人生道路:一種是改變抑或創造歷史,推動人類社會進步。一種是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成長,享受普通人的快樂。於是,一系列值得探討的教育話題就擺上桌面了——

一個天賦驚人異稟過人的孩子應該如何成長,是成為天才還是先做孩子?一個天才應該擁有怎樣的人生?到底誰說了算?怎麼做才正確?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在公眾眼中被視為屌絲逆襲成功典型人物的俞敏洪曾言,作為父親,自己對兩個孩子的教育目標有兩個,首先是通過快樂的生活體驗培養他們積極向上的心態,然後是積極幫助他們成長。他認為,成長比成功更重要。他希望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希望引導孩子充分發揮潛能,快樂地生活,做最好的自己。他不止一次對女兒說:“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反觀影片中的第一代天才少女黛安,小時候被母親嚴格訓練,後來成了知名數學家。但是在生下瑪麗之後就自殺了。因為她在母親要求其專心研究數學的威權強勢高壓下,沒有參加過夏令營,舞會和任何體育活動,沒有同齡的朋友,甚至還被無情地拆散了初戀。生無可戀中,極有天份但沒有娛樂、沒有玩伴的天才隕落了。

天下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並非所有人都知道孩子怎樣才會“好”。按理說,伊芙琳的觀點並沒有錯,她認為天才是茫茫人世芸芸眾生中的稀有物種,人類的進步就靠她們推動,因而讓可遇不可求的她們過普通人的生活就是浪費了他們的才華,這是不可容忍的。但她的錯在於“只有方向,沒有方法”,沒有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來呵護和成就天才;也錯在不明白超常規培養和嚴苛要求下的天才生活並不適合所有人,但平凡的快樂卻是每個人都有權享受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引導和控制中,沒有把握好分寸,

最大限度尊重兒童本身的發展意願。這部美國影片戳中的中國現實應該可以指向當年被譽為中國“第一神童”的寧鉑。這個被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為首屆少年班學生的早慧少年僅入校一年就要求轉到南京大學學習天文,因為他的天賦和悟性未必就在他人寄予厚望的數理化方面,他對星相和宗教等人文領域的探究更有興趣。然而當時的中科大不可能讓他離校,於是寧鉑只好選了理論物理作專業。雖然他未及弱冠便成為當時中國高校最年輕的助教,但三次考研都中途退出。在央視《實話實說》節目中猛烈抨擊神童教育的他若干年後突然宣佈出家為僧,給世人留下了一個無心跟紅塵糾纏、“贏在了起跑線上卻沒有“笑到最後”的遺憾背影。有媒體報道已走過四十年的少年班時深刻點出了伊芙琳們的思想根源:“神童”在概念上顯然不只是指天稟,還是一種社會期望。換言之,他們的天稟既屬於自己,還屬於家庭、家族等集體,甚至要屬於公共利益:被寄望給親屬帶來向上流動的利益或高人一等的榮耀,向社會做出非凡的貢獻。從這樣的根源出發,就不難理解影片中童年過載的天才少女會開出早敗的花結出酸澀的果了。因為神童也是人,還只是個孩子,某些成人世界的使命和期望對她們來說確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她們最需要的是個性成長而不是世俗成功。影片中的伊芙琳對孩子生活的全方位掌控,不僅使孩子缺失了快樂童年的幸福感,也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自由選擇的機會,從而難以真正成長,更遑論最終的成功。

天造之才不如自塑之人

高爾基說:“單單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情,可是善於教養他們,卻是一樁偉大的公共事業。”學者周國平說得更直白:愛孩子是一種本能,尊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而如果沒有教養,愛就會失去風格,僅僅停留在動物性的水準上。從片中伊芙琳對其女兒和外孫女兩代天才少女的教育培養來看,她分明是把孩子當作實現父母長輩未完成夢想的替代品和營造成就感的工具。根本談不上是愛孩子,更不消說是尊重孩子了。因為真正的愛從不是掌控,而是讓孩子做自己。所以父母應該用尊重塑造孩子的內在價值,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電影聚焦於一個天才的正確撫養方式,總體基調是討論愛和尊重的問題,核心問題只有一個——假如你有一個天才孩子,該怎麼教育他?其實,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詩句給出了最好的答案——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懷著快樂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也愛無比穩定的弓。毋庸置喙,這個答案當然也普適於所有普通孩子的父母。無論天才還是凡人,每個孩子從呱呱墜地起,就攜帶了作為萬物靈長的全部智慧和基因,也都有著內在自我成長的動力和能量,就如一粒種子,本身已經具備了生長圖譜和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雖說天才往往是根植於產生天才的土壤裡,但人不是生來就需要被塑造的。南開大學校長龔克曾說過:我們往往把培養人才與工業上的“塑造”或“加工”看作一回事,而正確的教育理念應該是讓他們像植物一樣生長,不是“被塑造”或“被加工”。誠如美國布朗法官在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中白紙黑字地闡明教育的真諦: 教育是幫助一個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尋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為社會機器塑造一個合適的螺絲釘。中國現代教育之父蔡元培亦言: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們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人去應用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們也許有些尷尬——教育是幫助,不是塑造。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他本來可以成為的人。父母師長無法代替孩子經歷人生,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宜生長的環境,去喚醒孩子內在的自覺,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去成就自己。所以,好的教育是喚醒、點燃與激發,而不是灌輸、塑造和控制,更不是包辦、剝奪和強迫。好的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如他所願,而非己所想。

生命本是一次旅行,而不是一場競賽。總試圖在途中超過別人先睹勝景獨覽美色或苦心孤詣高蹈獨步成為他人眼中的風景,實在是辜負了這段旅程。如何學會享受生命之旅,作為孩子,不必為大人的夢想買單,而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作為父母,則不應該牽著蝸牛散步還總想著“彎道超車”,自認為有能力和權力去規劃孩子的人生,定義孩子的成功,把原本不世出的天縱之才糟蹋成巨嬰國裡的媽寶男,而要努力讓孩子們在愛和尊重中發現自己並實現自我塑造。人生而不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秉性和人生軌跡,只要我們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律和個性差異,喚醒孩子內在的自覺,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最終建立自我,確定自己和世界以及他人的關係,他們自主塑造而成的人生樣貌和格局必不辜負我們的愛和尊重。因為教育的本質就是為了塑造每一個孩子成為他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