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經歷了2000年的行業洗牌考驗,2009年肇始的稅收清查,起起伏伏,一路心酸,被稱做“茶壺”的山東地煉,不僅沒有消失,反而總數增加。但是進入2018年,如同本命年般,山東地煉又迎來了考驗。3月,中國出臺了對汽油、柴油徵收消費稅新規,地方煉廠的獲利能力開始被削減;而在地方煉廠和國營煉廠之間,以浙江石化為代表的新勢力正在不斷高調崛起,地煉的份額又在進一步被蠶食...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為代表的傳統勢力,困境依舊存在。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上月,山東地方煉油廠處理每噸原油虧損300元人民幣。而在2016年初時,每噸原油的加工利潤有900元人民幣。

山東地方煉廠對原油的需求放緩,在全球原油市場中也有體現。在過去兩個月內,四艘超級油輪由於難以找到買家,原本計劃在青島卸下原油的計劃無法實現,只能在海上"溜達" ...這與近日油價大漲,大量媒體報道原油供不應求的現象形成鮮明對比。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四艘超級油輪在中國附近海域航跡示意圖(Eikon圖)

一名山東某地煉的高管表示,“市場很糟糕,需求疲軟,工廠又面臨政策阻力,新的稅制侵蝕了煉廠的利潤。”一名西方某貿易公司高管猜測,“要麼是利潤率太低讓‘茶壺’煉油廠不想購買,要麼是這些煉廠支付能力出了問題。”

路透社分析稱,顯而易見,當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原油價格不斷上漲、中國國內燃料市場供應過剩、政府稅收審查更加嚴格,

種種因素使中國地煉的處境變得更糟

山東地煉

內憂外患的煩心事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地煉是相對於國有煉廠的稱謂,多為地方政府或私人經營,此前規模相對較小、一次加工能力低,也缺少後續的深加工。

2015年,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分別下發了《關於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關於原油加工企業申請非國營貿易進口資格有關工作的通知》,多年來受制於上游原料的地方煉廠,終於迎來了春天。

部分已獲批進口原油使用權的地煉企業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原油進口貿易的格局得以重塑。此前,除“三桶油”外,僅中化、兵器集團、中國化工、福建騰龍等幾家單位擁有少量進口原油使用權。突破加工原料瓶頸後,地方煉廠的煉油能力大幅提高,拉動市場份額急速擴張。截至2017年底,全國地方煉廠的煉油總能力1.62億噸/年,佔全國煉油能力的21%,2007年這一佔比為11%。“三桶油”的煉油產能佔比從2007年的83%下降到2017年的66%。

2015-2018年,地煉連續三年新增產能佔當年產能總增長量的50%以上。“中國煉油能力的增長已由過去的國有企業為主轉為現在的以民營為主、國有為輔。”“新力量煉廠”成為國內原油進口大戶中石化冠以地煉的新稱呼。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2017年,中國暫停發放地煉企業的成品油出口配額,距離成品油出口資質放開僅一年時間。

2015年 11月,商務部、發改委及海關總署聯合下發通知,符合申請條件的煉油企業可以申請2015年及2016年的成品油出口配額。此前,僅“三桶油”和中化具備成品油出口資質。

政策的紅利下,往往蘊含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而這些因素,很可能就是危機的前奏。

1、2018年或將是地煉申請進口原油使用配額的收官之年,原油放開紅利逐步將消化完畢,同時地煉原油進口將達到歷史頂峰。

而另一方面,成品油出口何時再對地煉放開仍沒有明確消息,雙向壓力下,地煉增加的資源如何消化仍是其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

2、國家原油政策重點轉移至核查和規範煉廠原油進口全流程,從去年年底出臺的《國家十部門聯合整治煉油領域嚴重違法違規和失信行為》可見一斑。

其中安全、環保、稅務各種檢查令地煉倍感壓力。

另外,今年3月份開始,成品油消費稅管理公告將全面實行,在此之前,業內對此已經有說法紛雜的討論,但不可否認的一點,仍然是後期無論是調油原料生存空間還是地煉避稅路徑將全面收緊。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已經能盈利的山東地煉,在2018年,迎來了最重要的政策導向:山東省省委書記在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不可否認,時代仍賦予了煉廠集聚的山東機會,那這對地煉到底會產生什麼樣影響?還有待觀察。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在新煉油項目陸續上馬的同時,國內煉油產業和成品油市場已經嚴重過剩。

中石油預測,今年中國煉油行業煉油總能力將達到8億噸/年,煉油能力過剩近1億噸。即使是在國內開工率較低的情景下,成品油仍將過剩4500萬噸。

山東地煉的經營者對未來早已有了隱憂。

目前,山東地煉的成品油供應量約8000萬噸/年。這些成品油銷售渠道一般分為三類:自營加油站、“三桶油”外採和終端零售。

擁有綜合原油加工能力1500萬噸/年的山東京博石化,僅不足10%的成品油供應自有加油站,“三桶油”外採佔比8%,其餘大部分油品均銷往終端零售,即其他民營加油站。

隨著國內成品油供應過剩,原本看重地煉低價油品進行外採的“三桶油”也在逐年降低外採量。來自山東某地煉廠家的數據顯示,2014年,“三桶油”外採成品油比重為30%,2015、2016年分別下降至20%和16%。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地方煉油企業雖然沒有加工進口原油的資格,國產原油配置計劃少,主要靠進口燃料油維持生產。除了政策不定性較大之外,所獲得的支持也比較少,基本上靠韌性在夾縫中不斷成長。

沒有鐵路運輸支持:

地煉企業的成品油,就裝在租用的車皮裡,租金甚至已經超過了油價本身,甚至一些企業因資金鍊斷裂退出市場。

沒有原料:

對於一些煉油企業來說:“有裝置、有技術、但就是沒優質原料”。由於按資質進口原油無需繳納消費稅,這意味著,地煉企業沒有原油進口資質的苦果是,需要為進口燃料油支付額外的稅。據小七查的的數據計算,在當時每銷售1噸汽油,要交1380元的稅,銷售1噸柴油要交900多元的稅。而2009年消費稅顯著提高更是雪上加霜,使用國產油只能依賴“三桶油”。

胳膊肘難以擰大腿:

2003年,中石化曾以青島煉化項目要挾山東政府,提出削減地方煉廠1000萬噸加工能力的要求,共涉及企業15家,其中關停10家、轉產5家。雖然出臺了相關文件,但最終由於地方煉油企業的強烈抗議而沒了下文。

此外,受制於技術和環保。劣質油事件時有發生,導致口碑不佳。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隨著國家石化基地的確定和煉化一體化的思想指引,大型民營煉廠在向產業鏈上游進軍,藉助煉化一體化項目打造原油-對二甲苯-對苯二甲酸-聚酯-滌綸長絲-化纖製造全產業鏈。二是這些項目起點高,具有佈局合理、規模效益、技術先進、產品方案優化等特點,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煉化一體化優勢,而且機制體制靈活,動作快,項目建設週期短,市場反應敏捷。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浙江石化投產後,成品油供應量近900萬噸/年;恆力石化投產後,成品油供應量近1000萬噸/年。

“隨著浙江石化這種大型煉廠的開工,加上消費稅新政對地煉的影響,山東地煉的靈活性已大大降低。新對手後來居上,必然會重新洗牌。”一家山東地煉的內部人表示,“這種洗牌不是兩家合成一家,而是有企業破產倒閉。”

“恆力石化和浙江石化投產後,‘三桶油’的外採渠道更多了,對山東地煉是很大的挑戰。”山東地煉企業佔據浙江地區的部分成品油市場,未來在浙江成品油市場的競爭中將會居於被動和弱勢的地位。

山東地煉

能上演絕境逢生的戲碼嗎?

出路或許不止一條。

前有深淵,後有追兵……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降損的措施應該有很多種,其中至少有一條是可以行得通的,那就是改變過去粗放式的生產和經營管理模式,向優化生產、優化結構、優化管理要效益。

“雖然國內煉油能力過剩,但主要是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市場空間仍然很大,芳烴和烯烴等基礎有機化工原料仍存在短缺。”“此外,中國煉化企業數量多、規模小,根據國家推進區域發展戰略部署和發展需求,打造一批規模化煉化企業集群和特色化企業是提高競爭力的途徑之一。”

擴建大型煉化項目是加法。“受原油進口配額的限制,地煉企業一次加工能力(常減壓裝置)擴張難度大。”未來的新增投資以二次加工為主,二次加工擴能意願較強。

有專家指出,地煉新上二次加工裝置的目的有二:一是應對油品質量升級,二是消費稅新政後,中間產品的銷售難度加大,而增加深加工。

近年來,化工成為煉油企業的利潤增長點。與2015年相比,2016年世界十大化工公司的化學品盈利利潤由487億美元提高到502億美元。全球前十大化工公司中,中國石化位居第三,化學品銷售收入約428億美元,利潤31億美元。

對於地煉企業而言,緩解國內競爭壓力的另外一條途徑是期待成品油出口資格再次放開。

專家人為,在國內煉油能力和成品油市場供應嚴重過剩的情況下,放寬成品油出口管理是一種必然。

“未來成品油出口管理或將適當放寬,出口權有望向民營煉廠逐漸放開,屆時國有石油企業和民營煉廠將共同開展成品油出口業務,出口主體多元化的局面有望逐步形成。”

一直是“韌性”代名詞的山東地煉,挺住!意味著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