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平台「店大欺客」,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經常網購的人多少都會經歷一些與商家的不愉快,通常我們會想,向第三方電商平臺投訴來處理問題就好了。但如果發現電商平臺自營的店鋪都出現了問題,那讓誰來管呢?有人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而且還是在剛剛過去的618期間。

互聯網平臺“店大欺客”,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電商平臺自營超市,按常理說,應該會比其他超市更讓人信任,買的東西更讓人放心。消費者小林在今年的618活動中參加了某電商自營超市的“前三分鐘買一送一”活動,正是因為有這個福利,小林放著超市裡面搞促銷的消毒液不買,專門等著這次活動的到來。618凌晨,小林準時上線,並在3分鐘內搶到了消毒液,但是兩天後,他收到快遞,在迫不及待的打開之後發現只有一瓶消毒液,說好的“買一送一”呢?小林馬上聯繫客服,最開始給的答覆是補發,過了3天,小林再次詢問,客服給了小林一個莫名其妙的快遞單號,莫名其妙的地方在於,快遞單號顯示到達的地方是其它地方,而不是小林的所在地。最後在小林的再三詢問與催促下,客服只能給出“庫存不足,可以退款”的答覆敷衍了小林。

商家利用618的噱頭搞促銷本身沒有錯,但是在做出承諾後,不能履行承諾,從而變成了一個吸引流量的“花招”,那消費者的權益誰來保護?雖然小林在此次消費中沒有造成金錢上的損失,但是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如果計較的話,誰來補償呢?現在來看,並沒有任何平臺能對小林的這次購買過程遭遇的不公給予補償。

互聯網平臺“店大欺客”,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不僅僅是電商平臺,某些外賣平臺的服務狀態也是令人堪憂。某晚,小張在平臺上點了一份外賣,等了半個小時左右,外賣如約由騎手送達。據小張表示,外賣騎手當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外賣塞到了小張手裡,然後化作風一樣的男子迅速撤離。小張把外賣放在桌子上,才發現灑漏的痕跡,但覺得騎手也不容易,只要裡面沒什麼問題,便算了,豈料打開一看,裡面的湯都沒了,而往常放在外面的兩顆帶皮鵪鶉蛋完好無損的出現在了盒子裡面。隨即,小張打電話給商家,商家表示是騎手的過錯,騎手可能把湯灑在了袋子裡,然後連著帶皮鵪鶉蛋一起倒在了盒子裡,商家表示可以把飯錢退回。但是,小張對於自己被騎手矇在鼓裡這件事覺得非常生氣,如果自己把這份粉吃了下去,那會有什麼後果?,於是小張迅速撥打了客服的電話,客服態度非常積極,表示會對騎手進行200-500的扣款懲罰,還會對小張進行賠付。事情到這裡便戛然而止,試想,這次事件是小張發現了騎手這一行徑,那有多少消費者能像小張一樣發現騎手或者是商家的這些行為呢?如果發現不了又該如何?平臺是不是應該設立更加健全的監督體制,讓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作為純粹的消費者參與,而不是在消費者與監督者之間來回替換。

諸如此類的事情層出不窮,“攜程退機票事件”、“作家六六與京東乳膠枕頭事件”歷歷在目。作為消費者,力量是非常微小的,消費者是以個為單位計算的群體,當遇到商家這個強勁的對手時,完全沒有把握戰勝,再加上市場的不透明、程序的不透明,往往使得消費者處於一個被動無比的位置上。

互聯網平臺“店大欺客”,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

種種的原因造成了消費者今天的位置,要改變消費者的位置,不能僅靠什麼“消費者聯盟”或者自身的爭取,這些動作耗時耗精力,唯有從根本上改變以個計算的消費者的地位才能消除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

消費合夥人,或者說消費聯盟,是愛享365消費合夥人共生經濟保障平臺(簡稱“愛享365平臺”)所提出的一種模式。單個消費者的力量是薄弱不堪一擊的,但是結成消費者聯盟後,消費者就擁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能與商家抗衡,讓商家不再忽視消費者的力量,因為一旦“傷害”了單個消費者,就等於傷害了全體消費者,商家不會做如此“愚蠢”的事情。因此,商家會不斷地提高自身能力,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商品與服務。(張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