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來源/區塊之家

今天朋友圈流傳的一組截圖引起了老幣的注意: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Token的代碼重名這事兒也不是頭一回發生了,畢竟有這麼多項目,而字母只有26個,像BOX這樣簡單好記又易於傳播的名稱,難免會有撞車的時候。老幣瞭解到,數字貨幣行業裡有個不成文的共識,就是避免名稱重複。因為重複的token名稱極易造成混淆,投資者以為自己買的是自己看中的項目,其實很有可能就買錯了。這樣既對自己的用戶、投資者不負責,也會影響到被重名的項目。所以,當發現自己的項目與之前的項目重名的時候,很多項目方會主動增減字母或者做小幅度的修改,比如BCC改成了BCH,DATA改成了DTA,VEN改成了VET,等等。當然,SBTC改為NASH是為了更好的圈錢,不在此行列。

重名、改名都不是問題,怕就怕明知道重了,還不改的。這次ContentBOX跟BOX重名,顯然就是明知故犯了。從ERC20合約建立的時間來看,BOX要比ContentBOX早得多。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BOX是去年聖誕節發佈的,ContentBOX(老幣為了省事兒,以下簡稱CBOX)是倆月前,所以。。。。很明顯BOX是佔理的嘛。

而且,人家BOX的PR還主動跟CBOX的商務負責人溝通過改名字的事兒,而且還達成了CBOX改名的共識。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然鵝,BOX團隊等來的卻是火幣的一紙公告: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公告裡還特別提到了CBOX與BOX重名的問題,也就是說,火幣運營團隊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明知道有風險,還是強上了,這樣的操作,會不會坑到散戶們,就不得而知了。老幣真為他們捏了把汗。

緊接著,BOX官方發了《嚴正聲明》,言辭之間透露著憤慨和鄙視。

幣圈現李鬼:BOX名稱之爭 重名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確實,在這個行業裡,共識不是法律,但是如果

從業者不再自律,帶來的一定是惡果。重名事小,但是重名卻不改名,這是在打開潘多拉盒子

試想,重名的兩個項目,投資者會多麼難做,一不留神就被割了,甚至是有人故意重名的話,等同於直接造個假幣出來。相信很多人聽說過假ETH的事件,字母都一樣,可是假的ETH也只是用ERC20發的Token,投資者的真金白銀換來了一堆空氣,這也直接導致了imToken、Mytoken開啟了名稱審核的機制。

大家都知道,當重名成為一種風尚,必然會帶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災難

老幣這篇文章是為了提醒BOX和CBOX項目的投資者們,充幣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全稱和合約地址,畢竟,如果你充錯了幣,不論是BOX還是ContentBOX,交易所是不會幫你找回的。另外,老幣也想勸勸CBOX的老闆們,別沒事找事兒,不遵守行業共識的,下場都不會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