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话题」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两岸山映水,四季皆成画

沱江,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绵竹市断岩头大黑湾。南流到金堂县赵镇接纳沱江支流——毗河、清白江、湔江及石亭江等四条上游支流后,穿龙泉山金堂峡,经简阳市、资阳市、资中县、内江市、自贡市、富顺县等至泸州市汇入长江。全长712公里。流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

「新城话题」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两岸山映水,四季皆成画

毗河、清白江、湔江,三江交汇于金堂赵镇,从这里开始一直到在泸州汇入长江,都被称为“沱江”。

「新城话题」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两岸山映水,四季皆成画

相比于西边的岷江,可能沱江流域的故事,被人提起来甚少。但在沱江流域,却不乏秀美的风景和传奇的故事。

“沱江小三峡”便是其中一处风景的代表。

金堂县志就曾这样描述过沱江小三峡的美景:

“金堂县东二十里,高山拱峙,河流其中,鳖灵所凿,宋转运使韩琦复修之,以通舟揖”。其峡历史悠久,且有独特的个性。由于它位于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交界处,环境优美,气候温和,林木苍翠。春游峡江,烟雨迷朦,极富诗情画意;夏日荡舟击水,一派清凉;秋天则两岸深绿,红桔飘香;冬季则偶见浅雪覆山,江澄如练,若是清晨,看红日耀江,一片金碧,另是一番情韵。古往今来,此处多为诗人迷恋陶醉,隋代诗僧智炫说这里是“秀岭接重烟,岭岑上半天。绝岩低更举,危峰断复连”

位处沱江的“小三峡”比起长江三峡来,虽磅礴不足,但灵秀有余,同时也更多了一份传奇和精致。

沱江小三峡第一峡——鳖灵峡

古代的四川地区,河流密集,水系纵横。

当遇到降雨量丰沛之年,水域内水患频发。

所以在四川地区,能治水着便可治一方百姓,保一方安宁。

说到四川的治水人物,人们最熟知的,便是开凿玉垒山、建造都江堰的战国秦蜀守李冰。但李冰却并不是在玉垒山上留下水利痕迹的第一位先民。在早于战国时期的商朝后期,古蜀王朝望帝杜宇之相,也是后来的丛帝鳖灵,首先在玉垒山上,留下了对于四川水利来说,意义重大的第一笔凿痕。

岷江的分流从玉垒山口流向东边,成为一条支流,汇入沱江。而面对沱江的水患,鳖灵继续率部在龙泉山脉日夜奋战,疏通淤塞,拓宽沱江峡谷,让这一流域的百姓,也能生活得安宁。

「新城话题」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两岸山映水,四季皆成画

(鳖灵拓峡)

而沱江小三峡的第一峡,相传为鳖灵所开凿,就以古蜀王鳖灵的名字命名为鳖灵峡。

「新城话题」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两岸山映水,四季皆成画

鳖灵峡位于沱江第一弯,峡长800米,宽不过百米,两岸地势高耸,险峻异常,风光秀美,让人身在其中流连忘返。

「新城话题」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两岸山映水,四季皆成画

沱江小三峡第二峡——明月峡

随水顺流而下,河道渐宽。一瞬间,一湾碧水映入眼帘,似明月当空,水华月华,一时恍惚难辨。

「新城话题」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两岸山映水,四季皆成画

这便是沱江小三峡第二峡,明月峡。明月峡全长6千米,是三峡中最长的峡,左右炮台山,右有云顶山,盛夏两岸青山如画,层峦滴翠,深秋红叶掩映水中,赤青重叠,让人心旷神怡,不忍促行。

沱江小三峡第三峡——九龙峡

九龙峡长度不到一公里,左岸有九条凸出地面的山脊,沿山而下,穿江而过,又顺左岸的山势,窜上山巅,龙如九条皎龙戏于山水之间,人称“九龙穿江”,该峡取名九龙峡。

沱江小三峡出口——九龙湖

「新城话题」淮州新城沱江小三峡——两岸山映水,四季皆成画

览完风景如画的小三峡,出口处便是一个由九龙滩电站截断沱江而形成的16千米的人工湖——九龙长湖。湖面水鸥轻翔、湖中游鱼成群,行船置身湖中,其乐无穷。

(文/图 :金堂新闻中心驻淮州新城记者站记者 张冬雪 何城凤 邓祥勇 图 蒋永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