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2018年廣東省將第一批本科和第二批本科合併招生,也是廣東省2018年廣東高考改革的重點。前兩天也公佈了廣東省本科第一次投檔情況,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挖掘廣東省本科第一次投檔數據。

為你解讀廣東省2018年本科一二批次合併招生之後,那些學校成為這次本科合併最大的贏家(生源最好)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先科普一個知識:學校的投檔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學校辦學水平,如果第一次投檔就爆滿(投檔數》=計劃數),且投檔分數越高,說明考生積極報考這個學校,學校的辦學水平得到了考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變化一:2018年廣東省內院校理科中山大學第一位置被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取代。高出了中山大學理科投檔分數7分,高出華南理工大學理科投檔分數16分。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由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是哈工大的一個校區,是

廣東省、深圳市的一所大學。是首所進駐深圳招收本科生的中國九校聯盟(C9)成員、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和“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

中國九校聯盟(C9):是中國首個頂尖大學間的高校聯盟,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共9所高校。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變化二:部分原第二批本科院校招生情況遠遠好過原第一批本科院校(部分專業招生),例如:廣東財經大學完爆廣東海洋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財經大學文科投檔共有2267人,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投檔只有:1人,廣東海洋大學投檔只有:49人。更厲害的是廣東財經大學在理科優投滿人,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還缺:2554人,廣東海洋大學還缺:4698人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廣東財經大學

廣東財經大學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與國家司法部共同建設,是一所以法律和商科為教學特色的高等學府,廣東省重點建設大學之一,是國家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定點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高校,“一帶一路”高校戰略聯盟成員。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變化三:在省內本科院校中還有兩所學校比較突出,那就是深圳大學(坪山教學點)和廣東金融學院,深圳大學(坪山教學點)是為深圳技術大學(籌)招生。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深圳技術大學(籌)

深圳技術大學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於2016年開始重點建設的一所本科學校,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工匠精神的高水平工程師、設計師等高端應用技術型人才。深圳技術大學將引進德國、瑞士等先進應用技術大學成功辦學經驗,施行“學歷教育+企業實訓”的“雙元制”培養模式。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廣東金融學院

廣東金融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金融類高校。學校由中國人民銀行創辦於1950年,是一所具有“央行基因”的院校。被譽為“華南金融人才搖籃”和“南粵金融黃埔軍校”被社會評價為“人才培養有人氣、應用研究接地氣、金融行業有名氣”。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批次合併招生的意義1.全部院校同臺競技,促進學校不斷髮展。學校為了招到更優秀的學生,就會辦自己比較擅長的的專業,突出自己的學校的特色,吸引更多考生報考。2.學校可以獲得更加優質的生源,提高辦學質量。之前第二批招生的本科院校,現在可以招到更高分的學生,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3.考生有更多選擇,學校和專業選擇空間更大。可以更多結合自身的興趣、特長以及志向選擇專業和學校。

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好的學校和宿舍環境。你可以選擇報考廣州城建技工學校。當作為省重點技工學校的廣州城建技工學校,依託廣州城建職業學院享有1300多畝極具職業教育氣息的校園資源,校內外多達21個實訓基地和288個實訓室場地,單教學科研設備總值就已達近億元!它曾先後獲評“廣州市治安保衛重點單位內保工作先進集體”、“學生資助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教師職業能力競賽優秀組織單位”等近40個獎項。在專業建設方面,大家都知道的,它是“建築類專業”的先鋒領頭人。

2018年本科批次合併招生,這些學校成最大的贏家 是哪些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