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新玩法—「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的不斷加劇,養老產業蓬勃發展,其中關注老年人居住條件的休閒養老社區的興建也成為各大房產商的開發重點。

同時,隨著我國民宿產業的蓬勃發展,興建“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將成為一種新的潮流趨勢。本文就“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策略進行分析。

民宿新玩法—“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

“民宿式”

休閒養老社區可有的模式

1.集中興建住房模式

集中興建住房模式就是把城市的養老社區搬到農村,在農村選址興建適合於老年人居住的民宿式住房,專門配備為老年人服務的公共設施,提供各種護理服務,進行統一規劃,集中管理。

這種模式的優點是住房集中、管理方便,但缺點是選址困難,開放商需投入大量的資金,一旦住房出售情況不佳,將會給開發商帶來巨大的損失。

此種模式適合於所選地址離一二線城市距離不太遠,但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地塊,開發商可以將房子設計成當前流行的民宿式,目標顧客除了養老人群外,也可針對一些較為高端的休閒人群。

同時,開發商也可靈活使用房子,可固定購買,也可長期出租,也可短期入住等。

民宿新玩法—“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

2.改造現有農民房模式

民宿的最本意即是對原有的農民房進行改造,以供旅客住宿,因此“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的另一種模式即在現有農民房改造的基礎上進行興建,構建社區。

該社區可以類似於村落,住房可以結合現有的房子進行改造,無需全部統一規劃,但是需要物業公司進行統一管理。

這種模式的優點是讓居住人群真正回到農村的生活,同時又有統一的管理而避免了農村的居住環境較差等問題,並且在現有的住房基礎上進行改建,投入相對較少。

但缺點是在房子的設計上需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需針對現有的住房進行一對一設計,並且散落的住房方式相對也較為難於管理。

此種模式適合於山區,離一二線城市有一定的距離,主要目標人群是真正想要回到鄉野過農村生活的人群。當然,也可開發成休閒社區,打造高端的民宿,以供高端人群的休閒生活之需。

民宿新玩法—“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

發展“民宿式”

休閒養老社區的具體策略

以改造現有農民房模式為例,分析“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的具體發展策略。

1.正確選址是第一

對於“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的開發來說,選擇正確的地址是第一要素。

以改造現有農民房的模式為例,首先地址應選擇在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山區,因為想要居住到山區的人群都是厭倦了城市的喧囂,嚮往農村的安靜和良好的空氣質量、生態環境,因此不能離城市太近。

但是,離城市有一定距離的同時又不能過遠,一來可以保障居住在社區的居民能夠真正過上田園生活,同時若有急救等情形也必須能及時趕到。

其次,所選地址的交通必須便利,除了保障各種應急措施之外,也要便於居住在城市的子女回鄉探親、休閒生活等。

再次,所選地址應考慮原住人群的狀況,若所選地區尚有較多的原住人群,應事先了解清楚這部分人群對於外來人員的態度問題,因為一旦原住人群對外來人員持有敵對心理,後續的管理將非常難以進行。

民宿新玩法—“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

2.科學設計是關鍵

作為“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在設計上既要滿足養老社區的特定需求,又要具有民宿的特點。

所以首先,房子的設計要考慮適合於老年人居住,在房子的構造、各種生活設施的佈置等方面都要便於老年人的生活,例如樓層以兩層為佳,裝修以簡單實用為主。

同時,戶外健身器材的安置、道路的規劃等也都要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應儘量多的安置戶外健身器材,在道路的規劃上要儘量以平緩的道路為主。

其次,房子的設計應針對原有的農民房進行一對一的改造,既要改造出適合老年人居住的房子,又不能失去原有的韻味。例如庭院的保留、木板樓的保留等等。

民宿新玩法—“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

3.配套服務要健全

作為養老社區,一般需配套的體系有醫療、保健、養生、娛樂休閒等各個方面,雖然對於處在山區的分散式養老社區來說這些配套體系的配置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不可缺少。

首先,醫療體系最為關鍵,應有較為正式的社區醫院,社區醫生應能做到上門服務,定期檢查,並且急救措施要健全。

社區應有保健、養生機構,能定期開展一些養生培訓,能針對個例提供養生、保健建議。

同時,各種娛樂休閒設施也要跟上,例如老年人活動室、棋牌室、圖書館、健身廣場等也要配置齊全。

對於不能自行做飯的人群,要設置食堂,為老年人配置營養餐;對於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人群,最好還要配置保姆、護理等服務。

民宿新玩法—“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

4.社區管理要人性

對於以改造現有農民房模式的養老社區來說,管理是一大難點,一方面社區屬於分散式住戶,另一方面若該區域尚有原住居民,則更不便於管理。因此,開發商應事先做好全面的管理規劃。

具體如安保方面,由於處在山區無法封閉式管理,且住戶分散,因此如何做好安保工作是一大難題。

開發商在選址時應事先了解原住居民以及周邊居民的生活風氣和整體素質,同時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進行安保。

再如環境管理方面,居住在農村的人群對於環境的保護觀念可能不是很強,因此要強化社區居民自覺保護環境的觀念,例如不亂扔垃圾,不亂倒髒水等。

總之,在社區管理方面要結合社區的實際特點,要做到人性化管理,要儘量處理好社區居民與原住居民的關係。

民宿新玩法—“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

5.市場營銷要給力

雖然當前休閒養老社區已深入人心,很多中老年人都已具有自行入住養老社區的觀念,但大部分人對於養老社區的理解還侷限於城市,對於真正迴歸到山區的養老社區還有一定的顧慮。

因此,開發商在做好選址、規劃的基礎上,還要做好營銷工作,要通過廣告、人員推銷、營業推廣等各種營銷手段讓目標人群真正瞭解山區“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的好處,排除目標人群的顧慮,讓目標人群產生購買慾望。

總之,“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但是在興建過程中也會存在較多的難題,因此,要抓住機會,深入調研,合理建設,使“民宿式”休閒養老社區成為流行的消費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