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美國更能承受貿易戰痛苦

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中國在貿易戰中的“痛苦門檻”將高於美國。中國還明白,如果只是屈服,痛苦會更加嚴重。

中國比美國更能承受貿易戰痛苦

貿易戰,就像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似乎正在挑起的對華貿易戰,對交戰各方都是不利的。消費者最終會為他們購買的所有商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阻止進口不太可能讓生產迴流國內。蘋果(Apple)可能將其iPhone組裝線從中國轉移到泰國,而不是美國。如果美國禁止進口所有外國製造的iPhone,美國消費者將會迎來價格暴漲。

美國肯定是一個比中國更開放的經濟體。但在華盛頓與北京過招的背後,真正問題是中國是否履行了其世界貿易組織(WTO)義務?

如果中國履行了義務,那麼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分歧就不能被當作單邊主義的藉口。如果中國尚未履行義務,那麼世貿組織有一個解決違規行為的機制,包括美國在內的貿易國家已經相當有效地利用了這個機制。

與所有官僚機構一樣,世貿組織並不是特別高效率。但它也不偏向任何一方。此外,在一個一體化的世界中,沒有比它更公平或更有效的系統來解決貿易爭端。

沒錯,美國製造業發現很難與進口產品競爭,這導致工廠倒閉和失業。但是,在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前,這種局面就已出現。

“空心化”一詞是在上世紀80年代隨著日本(以及後來的韓國和臺灣)製造業的崛起而出現的。它是產業演變過程的一部分。它造成經濟痛苦,尤其是對失去工作的傳統產業的工人。但這種痛苦往往是短期的,特別是如果政府提供培訓以提升勞動力流動性的話。

美國具有韌性正是由於該國勞動力大軍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從長遠來看,正是這一點確保美國升級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技術強國。

中國對美國擁有相當大的貿易順差,儘管它對美出口的三分之一源於境外。美國對華的服務貿易順差也高達400億至500億美元。多年來,中國一直是美國國債的最大買家。它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這使得美國政府和消費者能夠過上超出自己收入的生活。中國向美國出售實物,然後買入美國的證券作為交換。這難道不是一筆劃算的交易嗎?

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政治上,中國在貿易戰中的痛苦門檻將高於美國。就像美國的其他貿易伙伴一樣,中國還明白這樣一點:如果只是屈服,痛苦會更加嚴重。

與華盛頓相比,北京對本國經濟的控制程度更高,更能適應宏觀經濟所遭受的擾亂。

中國比美國更能承受貿易戰痛苦

中國已經表明準備好承受自我造成的經濟痛苦——如果長期後果被證明是有益的。例如,近年來,它大幅削減了鋼鐵、鋁和煤等行業的產量,並大規模關閉了汙染企業。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中國如此依賴美國的微芯片,以至於它無法有效反擊特朗普。然而,事實上,這種依賴是相互的。例如,中國佔高通(Qualcomm)銷售額的65%以上,佔美光銷售額的50%,佔博通(Broadcom)的50%,佔英特爾(Intel)的23%——僅這四家公司的對華銷售總額就高達約500億美元。

蘋果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450億美元,約佔總額的20%。中國生產了世界上60%的稀土礦物,後者是電子設備的關鍵材料。這類貿易的任何中斷,都將對中國和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地區造成毀滅性打擊。

另一方面,如果北京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它可能在國內面臨強烈的民族主義反彈。儘管貿易戰令人痛苦,但在經濟上和政治上,中國都很可能比美國有更好的終局。

儘管前景看似黯淡,但兩國仍有空間找到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並在彼此間進一步敞開經濟大門。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他們都將吃虧,並將拖累世界其他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