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 4 個不花錢的抗癌戰術,你就能贏

詩人但丁曾說過“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然而對患者來說,人生有些路,真的不能只靠自己一個人走。

手術、放療、化療...

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生存時間的延長,讓“癌症”不再意味著生命的終止符。然而,對於處在康復期的患者而言,如何迴歸家庭、社會,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狀態和良好的生命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個話題:出了醫院,怎樣迴歸家庭和社會。

學會 4 個不花錢的抗癌戰術,你就能贏

康復期常見 3 種心理狀態

1. 失去依從感

剛回到家裡,情緒難免會波動。在醫院裡,醫生和護士能給你安全感,醫生的積極治療給自己帶來了希望,護士的溫暖照顧給自己帶來了希望。現在你身邊不再有能日夜照顧你的醫護人員了,接下來的生活該怎麼辦?

2. 病恥感

造口病人身上有異味,怕被人嫌棄;頭頸部癌症病人手術治療後外觀變化,不敢見人;乳腺癌被切除乳房後十分自卑,覺得自己身為女人已不“完整”。病恥感讓你敏感,如果不加以疏導真的可能會自我隔離,陷入抑鬱。

3. 複查前焦慮

定期回醫院複查,很多人都會焦慮:一方面期待著檢查結果良好,又可以安心過活一段時間;另一方面又無時無刻擔心腫瘤復發,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應對。

學會 4 個不花錢的抗癌戰術,你就能贏

做到這 3 點,告別焦慮情緒

面對上述問題,病友們該如何緩解焦慮呢?在此我們給出幾個建議:

1. 用日記的方式把自己的煩惱寫下來。這個方法看似傳統,但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確實能讓人平靜下來,關注當下,直面未來。

2. 與家人、朋友多溝通。把不良情緒憋在心裡不僅會憋出心理問題,長此以往還會在身體上反應出來,不利於疾病的康復。

對家屬而言,能給予病人最大的支持,就是陪伴。陪伴不僅僅是照料他飲食起居,而是要讓他感覺到,我和你的心在一起。這種心靈與情感上的陪伴在病人診斷、治療、康復全過程都很重要。

3. 找到生活的寄託。我們不可能因為身患疾病就遠離社會,逃離職場,在有限的資源下我們仍要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美國斯坦福醫院的一名醫生得了肺癌,治療後他堅持寫作,記錄抗癌心路歷程,甚至在身體開始好轉後就回到了臨床工作中。如今的他寫得更多、看得更多、感受更多。每天早上5點半,當他按下鬧鈴,僵硬的身體甦醒,而妻子仍在身邊酣睡時,他會又一次對自己說:

“我不知道我可以前行多久,但我仍將前行。”

穿上了手術衣,仍然走在去手術室的路上。他重回崗位不是因為經濟拮据,而是因為只有工作才能讓他忘記病痛,讓他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有用的人,能找到生存的價值。

學會 4 個不花錢的抗癌戰術,你就能贏

做好這 4 點,康復期恢復更好

保持適量的運動

康復期的病友應該儘量保持中度的體力活動,建議每天快步走20到30分鐘。

研究證明,適當的鍛鍊能有效減少腫瘤復發,延長生存時間。前不久國際權威期刊《Cell》最新研究結果表明運動可有效阻止癌症發生。不過運動還需量力而行,若是讓自己過度疲勞就得不償失了。

戒菸限酒

吸菸飲酒是多種癌症的 “元兇”和危險因素。所以想要降低復發的可能,最好戒菸限酒,遠離這些致病原。

健康飲食

有些病友在患病後會尋求各種所謂的“靈丹妙藥”進補。與各式各樣的民間偏方相比,更靠譜的做法是戒掉得病前的不良飲食習慣,多吃新鮮、品質好的蔬、果、肉、蛋,適當吃些粗糧,少吃紅肉、高糖和高脂食物,多瞭解一些營養學知識,保持各項營養要素的適當比例,這樣有助於調理身體、恢復健康。

和朋友分享,疏解心理壓力

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康復是互相促進的作用。不妨給自己找個圈子,分享屬於病友之間的抗癌經歷。一個家庭的精力可能有限,照顧好患者的飲食起居、就醫康復已經很了不起,患者的心理的細微變化因此容易被忽視。那種只有病友才能體會到的無助和孤單,需要通過分享來疏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