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尴尬!上市一个多月“支付第一股”遭遇了什么?

多重尴尬!上市一个多月“支付第一股”遭遇了什么?

6月15日,汇付天下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这也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支付第一股”就此诞生。

但从目前看,上市后的“支付第一股”并非像期待中的那样一路高歌,相反,在资本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却频繁遭遇尴尬。

发行首日即破发

头顶着“支付第一股”的光环,汇付天下在还未上市之前就吸引了媒体的诸多关注。

但与过高关注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汇付天下在发行首日即遭遇破发的窘境。汇付天下挂牌首日开盘报价6.98港元,较招股价7.5港元下跌了7%。盘中最低跌至6.22港元,跌幅达17%。

对此,某股评分析师表示“由于今年港股市场整体氛围不好,特别影响一些新股上市后的整体表现,再加上有些公司股票定价过高,导致上市后破发的概率大幅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当天跌破发行价的现象在内地市场较为少见,但在港股市场却普遍存在。除了“支付第一股”的汇付天下外,今年上半年赴港上市的猎聘网、天源集团、雷蛇以及最近刚刚上市的小米集团都在上市首日遭遇了破发。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遭遇破发也是上市公司、投行与市场之间的博弈,有的时候市场有大的波动,投资者就想做一些对冲来自我保护,致使股价出现震荡。

股价持续下跌

除了上市首日即遭破发外,汇付天下还遭遇了股价不断下跌的尴尬。

除了6月21日汇付天下股价盘中最高涨至7.36港元外,进入7月以来,股价下跌的状况并未产生太大的改善。尤其在7月11日,汇付天下的股价单日暴跌25.08%,最低报4.72港元,彼时当天的成交金额为3479万元,达到历史新低。

多重尴尬!上市一个多月“支付第一股”遭遇了什么?

股价的暴跌也引来董事会在7月12日紧急发布“股价不寻常波动”的公告。在公告中,汇付天下表示“集团运营正常及董事会并没有知悉导致价格波动的任何原因,或任何必须公布以避免公司股份出现虚假市场的资料,又或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须予披露的任何内幕消息。管理层团队仍对公司的未来前景充满信心。”

关于汇付天下7月11日股价的急跌,有分析人士认为,或与近期网贷平台集中爆雷有所关联。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显示,汇付天下在2015年9月时对接P2P托管账户高达800家,涉及账户500万户。同样在2015年,汇付天下P2P账户系统托管平台“浩亚达”就出现过提现困难事件,那也是汇付天下首此陷入p2p“跑路门”。

正是由于网贷行业的风险性以及近期“爆雷潮”的频发,有媒体报道,上市前的汇付天下已急于缩减与P2P平台的业务合作,但即便这样,目前汇付天下托管的平台数量仍有70家左右。

虽然在董事会发布公告的当天,汇付天下以5.26%涨幅开盘,但从上市近一个月看,股价的上涨仍未达到预期。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受中美贸易战等因素影响,港股的整体表现也不如以往。相关统计显示,自今年2月创下33484点的新高以来,恒生指数截至7月11日已累计下跌15.4%。

一般而言,新股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后的30日内为稳定价格期。在此期间,主承销商在公司上市后可以对股价进行干预,以免受短期投机因素影响而导致股价跳水。因此,往往在上市一个月后,一些公司就开始遭遇“滑铁卢”。

曾5次被处罚

根据易埔商院不完全统计,从央行的公开处罚记录看,汇付天下自2014年起,共收到央行开出的5张罚单。

2014年,因备受影响的预授权风险事件,汇付天下被央行作出“全国范围内停止接入新商户;一年内有序退出15个省市的现有收单业务”。同年11月17日,汇付天下南宁分公司因违规被警告及罚款人民币9万元。

此外,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汇付天下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两次处罚,共计罚款金额12万元;因违反反洗钱规定,被罚款35万元。

成立于2006年的汇付天下,是目前238家持有《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支付公司之一。主要支付业务类型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以及除贵州、湖南、陕西等15个省(市)之外的银行卡收单业务。

根据汇付天下此前招股书披露,2015年至2017年的3年间,汇付天下的收入分别为5.56亿元、10.95亿元和17.26亿元,并在2016年转亏为盈,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70万元、1.199亿元、1.665亿元。其中,利息收入在2015、2016和2017年分别为2610万元、3830万元和616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监管部门自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要求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交存后,对于汇付天下的利息收入也将带来大范围的影响。

上市仅一个多月,汇付天下的股价已出现破发和急跌状况,后续“支付第一股”又将如何发展仍然值得关注。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新股上市初期表现主要是受当时市场气氛的影响,比如股票认购情况、新股供给等技术性因素,但从长远来看,最终股价的表现仍然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等基本面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