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长安雨,一夜落秋意

路千里,朔风吹客衣

醉笑三千席,不诉离别意

唯有此曲能忘

——Catty滚滚

长安城妖气纵横,瘟疫肆虐。此去经年,现时熔炉,入长生咒,可谓惊世传奇。

君于世间茕茕孑立,英姿风流,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初相见,如清风明月,缠绵缱绻,风吹动树叶于脚下流连,终融于土壤,化作尘埃,是彷徨,是惆怅。世事无常,天意弄人,正邪两道,殊死一搏。君一路跋山涉水,惩奸除恶,江湖人称:“异香少年!”而君,偏偏愿意被人换作:“小子!”而于我,便是笑意动波澜,清风拂衣袂。

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原来真的有一种微笑可以让人欲言又止,也可以让人难以怀释,于此,如醉如痴。

常言道:睚眦必报。然,唯独异香少年,一退再退,一让再让,何解?只道是: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奚琴之音簌簌而落,解了忧伤,疗愈情殇,善之再现,不致一错再错,一损俱损。历经数年风霜,杀尽尘灰,敛怀憔悴,自在而为。何为杀意?何为恨意?不过是世态炎凉,初心遗忘。

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异香少年于月下而立,皎皎光洁,爱恨百念,都化作长鞭,挞之尘烟。走过红尘多年,经历恩仇,看过旧怨,权当是岁月的轻蔑,凌霜仗剑,谁敢问苍天?何为善?何为恶?可能渡此劫?

不思量,便杀之,多一亡魂游离,自此怨念叠叠,终成妖魔,祸害苍生。应了那句: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罪恶的源头往往不是逝去之人,而是活着的人,韦后算计了数载,为得秘咒,高枕无忧,处心积虑,却终是害人害己。

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太平公主命悬一线,渺小卑微如蝼蚁,被玄宗无情践踏。其不见人间之真情温暖,已尝尽离别之伤感,致使心如死灰,黄土清泪,善心不留,恶名不改,而后怨气渐深,红血沾身,笑之,此生无悔矣。

人生境遇,尝得了几件伤怀事,守城几年,却偏偏于此命丧黄泉,不甘,痴缠,若隐若现,又怎能黯然消散,于是,无人垂怜,亦无需人垂怜,恨到痴癫,怨到作恶多端,一切的一切又该让谁来偿还?

袖口藏锋斩尽诛心之念,血染额前,化作朱砂遮眼。琴声敛起埋葬数载的怨念,何来枷锁,只是凶棺一面。杀伐惊天,这一战终成历史封笺,赤心肝胆,江湖风雨刀剑,终与厚土长眠!

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少年傲骨,虽惩恶扬善,却不灭其根本,只去其恶念,得其相助,使其超度。

此乃不幸中的大幸,高僧压制,少年净化,里应外合,始于此,终于彼,未使其魂飞魄散,无需渡黄泉,过奈何,入地狱,永世不可超生,盼其重生,过安详之乐,再不历经苦楚!如此,便足以!

可知?死于谁手,如何死之,均可置身事外,惟愿此恨可消,此怨可了,此痛可解,轮回方可初始。

太平公主,愿你来世不再是那女儿身,不再卷入宫斗,织锦绣,画鸳鸯,于合欢树下喜得良缘,夫君不弃,子女不离,享微风拂面,窥月光暖人,死于爱人怀,转世亦可寻得真爱。

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泯仇高僧,自称小僧,舍生取义,为苍生大道除魔,立誓不将人间妖魔除尽必不成佛,然成佛成仙却不影响除魔,当成无妨,只望为自己留条后路,毕竟,前路岂能总是风雨无阻?

还有那让人心心念念的异香少年,如何进退?别忘截然而归!孰是孰非?只求问心无愧!青衣微薄,辗转双眉,换一方天地澄明,奚琴同行!若再遇见那妖魔,可否为其弹上一曲,曲名无需在意,只在弹后问一句:“人生苦短,一梦入逍遥,可好?”哦不,是“如是!”

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异香少年》的故事背景设置在唐朝玄宗时代。讲述的是一位神秘的身带异香的少年退魔师与密宗高僧携手退魔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围绕着一道神秘的咒语展开,当时正值天下大定,路不拾遗之际,京都长安之中忽兴起了妖怪之风,先是异像连连,而后竟发生了文太傅灭门惨案,高僧泯仇受托下山降妖,与神秘的异香少年不期而遇,后来二人于云香山论道,从此结为好友,此时咸宜公主为妖物附身,玄宗派人往云香山求救,异香少年与泯仇二人一同下山退魔,在退魔的过程中发现了惊天的大阴谋。

原来武后后人武存道意欲复辟,操纵妖怪侵袭长安,后在孔雀明王的帮助下,二人击退行魔。事后二人从护国寺方内高僧处得知了“十字咒”往事,原来这武存道在当年谋反被杀,精魄化成妖魔逃往吐蕃郁垒山,与罗刹王定下东方乐土之契约,唐国高僧道化与善无畏深感事态严重便往吐蕃用十世换取“十字咒”封印了武存道与罗刹王,这“十字咒”封印需十年念咒加固一次,然而因为道化的一魄因为恐惧逃走,使得“十字咒”不全,因此武存道与罗刹王的借身可以自由出入十字咒封印,从而导致了长安大明宫之乱。

此时大明宫之妖乱虽平,然而武存道和罗刹王却逃走,因此异香少年与泯仇二人便踏上了西行退魔的路程,并且二人最终运用智慧和正义战胜了武存道和罗刹王。

一夕负剑相背,一朝问心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