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軍捲土重來兵進岳州,曾天養借南風力挫湘軍水師

經過湘潭、靖港大戰的湘軍在長沙休整,在此期間曾國藩在衡州、長沙趕造戰船、購置洋炮,重新恢復湘軍戰鬥力。湘軍水師在重建過程中不斷吸取前面的經驗教訓,改良戰船結構和配置,戰鬥水平比之前有提高。湘軍在整軍的過程中,原本由貴州趕赴湖北增援吳文熔(吳文熔戰敗身亡)的胡林翼轉而投靠曾國藩麾下,山東登州鎮總兵陳輝龍也率領五百廣東水師來投,湘軍整體實力得到加強。

湘軍捲土重來兵進嶽州,曾天養借南風力挫湘軍水師

彭玉麟

1854年7月24日,湘軍經過兩個多月的休養後決定揮軍北上,首先攻擊嶽州的太平軍。駐守嶽州的主要是太平軍老將曾天養、林紹璋,曾天養老當益壯,異常悍勇。另一名悍將石祥楨被楊秀清調回天駐防,嶽州的防禦力量被削弱。曾國藩指揮兩萬湘軍由長沙全軍出擊,陸師兵分三路:胡林翼領西路軍經益陽、漢壽、常德轉入君山地區,從西面包抄嶽州;林源恩、江忠淑領西路軍經平江攻佔通城,崇陽,向嶽州和武昌施壓;塔齊布、羅澤南領中軍主力克新牆,直取嶽州。彭玉麟、楊載福領湘軍水師先鋒順湘江向嶽州疾馳,曾國藩統帥水師中軍殿後。

湘軍捲土重來兵進嶽州,曾天養借南風力挫湘軍水師

湘軍圍攻嶽州

對比雙方軍力,太平軍明顯吃虧。首先太平軍軍隊只有萬餘人,數量不佔優勢。其次湘軍裝備精良,特別是水師,比太平軍更先進,硬碰的話太平軍將得不償失。再者湘軍將星雲集,整容空前,而駐守嶽州的太平軍將領中,善戰者僅曾天養一人耳!對比一看,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太平軍沒有勝算。1854年7月16日,塔齊布率軍抵達新牆,曾天養領兵迎戰無法取勝遂退入嶽州。7月23日,太平軍水師先發制人,試圖向泊於鹿角一帶的湘軍水師發動進攻,卻遭到設伏於東洞庭湖君山一帶的湘軍水師猛烈攻擊,太平軍水師潰敗,傷亡千餘人。太平軍水師慘敗的同時,塔齊布的大軍壓境,嶽州形勢危機,無法堅守。7月25日,為了保存實力,曾天養率軍撤出嶽州,退守北面的城陵磯,湘軍隨即佔領嶽州。

湘軍捲土重來兵進嶽州,曾天養借南風力挫湘軍水師

羅澤南

1854年7月27日,曾天養趁湘軍佔領嶽州立足未穩之機率水陸大軍向嶽州反撲,由於整體力量懸殊,太平軍被湘軍擊退,損失不少戰船和火炮。7月30日,韋俊感受到了南湖戰場的形勢不妙便率部增援曾天養、林紹璋,雙方在城陵磯附近水域發生激戰,難分勝負。正當雙方僵持不下之際,湘軍楊載福領部分水師以火攻偷襲太平軍水軍陣營,太平軍多隻戰船被毀,陣腳大亂,反攻失敗,雙方處於短暫的休戰狀態。8月8日,總兵陳輝龍帶領水師抵達嶽州,開始投入戰鬥。

湘軍捲土重來兵進嶽州,曾天養借南風力挫湘軍水師

曾天養伏擊湘軍水師

8月9日,陳輝龍率軍進攻太平軍,雙方在城陵磯相遇。此時南風驟起,湘軍的大型戰船開始不受控制,不自主地衝入太平軍腹地。曾天養見狀,經過分析後認為這支湘軍是由於風勢導致撤退困難,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於是是他安排太平軍水軍主力埋伏於河道中,同時出動小舟牽制湘軍水師,陳輝龍的部隊不知不覺進入了太平軍的伏擊圈。中伏的陳輝龍指揮撤退,卻被風力所阻,混亂中湘軍的龐大戰船擱淺了,現場一片混亂。蜂擁殺出的太平軍將陳輝龍斬於陣前,湘軍水師統帥褚汝航聞訊立即率軍前往營救,卻被太平軍擊斃。曾天養打的這次伏擊戰給湘軍水師造成了很大傷害,陳輝龍統帥的水師傷亡殆盡,更嚴重的是,曾天養的這次伏擊擊斃了褚汝航、陳輝龍、夏鑾、遊擊沙鎮邦、千總何若澧等一批湘軍將領,曾國藩獲知褚汝航、陳輝龍等人被擊斃心情大受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