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天性,才能修養出更好的自己

萬物有靈,萬物有因,萬物生長皆符合自然之法。事物發展遵循著一定定律,自然無濁,純樸無暇,生命之軌跡已成定論,萬物皆屬於必然之下,無須我們再雕琢細刻。故而順乎自然,尊重客觀規律,崇尚自然之美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渾沌之死》中倏忽二人本是懷揣感恩之情來報答渾沌,不料,當他們為渾沌開鑿出用來看、聽、吃、呼吸的七竅時,渾沌也走入了死亡之淵。因好意釀造的悲劇是最為痛苦的,以如此意外的結局收場也是倏忽所沒有想到的。當渾沌按照著自己一定的自然規律所生活時,倏忽卻刻意地改變了其特定的本性,自然之法的改變造成了渾沌的死亡。

順其自然,尊重事物本性和客觀規律是我們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重中之重。如果我們一味的從主觀出發,而忽視了事物本身的實際情況,往往我們所預想的結果會與實際相違背。莊子通過這樣的故事揭示給我們最純樸的道理,生於自然之下,必要“順物自然”。

順應天性,才能修養出更好的自己

此道理同樣吻合於做人之道。一個人自出生就註定了他獨屬的個性與內涵,我們擁有著自己獨特的做事方法,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靈魂。當我們被刻意改變時,我們會發出前所未有的反抗感和厭惡感,這就是我們往往無法被改變也無法改變別人的原因所在。當我們在成長中奠定了屬於自己的特性,它便會終日與我們相伴且伴隨我們的成長而愈發牢固,所以當我們嫉羨別人所擁有的品行和作為時,強大的自我特性使我們無法完成複製,即使複製出別人所擁有的條件,我們所得到的也僅僅是一副皮囊,在時間推移中,我們便會對此皮囊做出排斥。

順應天性,才能修養出更好的自己

所以,在順應自己天性的同時,我們也要根據自己的天性得到屬於自己的方式,尊重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根據自己所需汲取別人所長,抓住真正符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從而通過不斷地磨練契合成為自己的方法。曾有一句話說“人一輩子的奮鬥,不就是為了掙脫這喪心病狂的自然。”當我們無法改變自然之時,就要順從自然,在自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從而使自我得到新的提升。

渾沌之死蘊涵著莊子“清靜無為”、“順應自然”的理念,於此同時也激發出我們對於生存之道的思考,於我看來,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對美的事物做出嚮往,我們會嘗試改變自己而達到理想,但是這些改變都要順乎自然,因為自然之美是最純潔最無暇的。凡事皆有規律,我們要順應自然賦予我們的實際情況,在後天努力中根據自己的個性找到與自己最為匹配的生活方式,從而活出真正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