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或者"大戲",廣東傳統戲曲之一,源自南戲,流行於嶺南地區等粵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粵劇是廣東藝人吸納外省入粵戲班的戲曲聲腔,加以易語而歌並融進本地的歌謠、小曲而形成的劇種。明中時期,粵中各地已有鄉俗子弟以戲劇為生。明嘉靖開始,出現弋陽腔、崑腔。清雍正年間,廣州有"土優"演戲時唱"廣腔"。及至乾隆年間,本地班藝人在佛山鎮大基尾建立了同業組織瓊花會館。乾隆至道光年間,來自外省的成百個外江戲班入粵,並在廣州成立粵省外江梨園會館。本地班向外江班汲取聲腔和表演的藝術養料,逐漸形成演唱梆子腔為主的演出風格。

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咸豐四年(1854),本地班藝人李文茂以梨園子弟為骨幹,組織紅巾軍起義反清,清政府嚴禁本地班演出,藝人只得轉投外江班或冒稱京戲登場。同治初年,本地班再度興起,於光緒十五年(1889)在廣州成立八和會館。本地班在這時又吸收了二簧聲腔,能以梆子、二簧腔為主,兼用大腔(地方化的弋陽腔、崑腔),演出江湖十八本、新江湖十八本、大排場十八本等眾多劇目。表演角色分為武生、正生、小生、小武、總生、公腳、正旦、花旦、淨、醜十大行當,武打技藝是由少林武功演化而成的南派武功。演出獨創的《六國大封相》時,登場百餘人,花團錦簇,土音啁雜,與其他劇種迥異。早期的粵劇戲班,乘坐專門租用的"紅船"沿珠江內河穿梭往返於各埠演出,故又稱粵劇藝人為"紅船弟子"。

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清末民初,廣州和港澳等地陸續修建戲院,新稱粵劇的本地班逐漸由農村的土舞臺轉到城市戲院演出,此後出現流動於大中城市之間的省港大班。為了適應城市觀眾和劇場演出的需要,出現了以編撰劇本為業的開戲師爺,他們新編的劇目多為華麗奇巧的生旦戲。而演出於粵西地區的下四府班,仍擅長表演武生、小武擔綱的正本戲,保持著粗獷質樸的藝術特色。光緒年間陸續離鄉過埠的州府班,這時更多的在海外一些國家演出。關於粵劇的產生和形成,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普遍認為,粵劇於明朝中葉開始萌芽,孕育於本地班。關於本地班來源一般來說,是引用麥嘯霞所撰《廣東戲劇史略》的說法,按《史略》所說:"雍正繼位……,時北京名伶張五號攤手五……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戲崑曲授諸紅船子弟,變其組織,張其規模。創立的瓊花會館",作為記載粵劇本地班始源,其實這是大大縮短了粵劇本地班的歷史,瓊花會館也非是在雍正年間才創建 ,據史載,早在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在佛山、廣州,本地班已建立了瓊花會館這一行業組織。經過不斷髮展,由弋陽腔和崑腔與廣東本地流行的南音、龍舟、木魚、粵謳、鹹水歌等民間曲調以及廣東器樂樂曲結合而成。

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直至清末民初,逐漸演變為融集南北、中外唱腔音樂,以白話演唱,從而形成具有鮮明嶺南特色的地方戲劇――粵劇。粵劇有別於外省戲曲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既屬於中國寫意派戲劇範疇,又具有輕快流暢、新款善變的個性,享有"南國紅豆"的美譽 。

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粵劇源自南戲,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 。早在漢代,佛山的表演藝術已十分盛行。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出現,粵劇是揉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是融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

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瀕危狀態

1.觀眾斷層,粵劇只在中老年本土居民中佔有一席之地。對於年輕一代,地域文化的影響已經降到很低,他們對於古老的藝術形式缺乏熱心和激情。

2.娛樂形式多元化給傳統粵劇藝術帶來了強烈衝擊,導致粵劇消費市場萎縮。電視的崛起,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文化娛樂生活,電話、互聯網的出現,也改變了很多年輕人的業餘愛好。粵劇這一傳統藝術,正被日益多元的文化娛樂方式所排擠,退出了大眾娛樂的主流。

3.在城市化進程中,新移民的增加,多種方言並存,使非粵語表達的藝術形式成為廣府地區的主流文化,粵劇生存空間日益減少。外來人口所帶來的異地文化,對本地人的文化生活也產生了影響,粵劇生存發展還受到外在環境的嚴重擠壓。

4.粵劇的承傳和保護受到內在因素的制約。粵劇的創作力量日益單薄,編導人才斷層,劇本創作和舞臺藝術水平降低,粵劇演員隊伍後繼乏人,粵劇在發展過程中缺乏系統的積累與保護,致使這份寶貴的藝術遺產瀕臨失傳。

5.粵劇行業管理不規範,體制不完善。劇團演出場次減少,缺乏專門的演出場地。

非遺科普|廣東傳統戲曲之一——粵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