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琅琊榜第一部里,梁帝萧选所创造的制衡局面最终被梅长苏彻底破坏,萧景琰一家独大最终成功上位,而“制衡”、“平衡”也成了第一部所重点批判的对象。

然而在风起长林里,这两个字却仍然挥之不去。

第一次看风起长林,为萧庭生的忠诚直率折服,为萧平章离去而感到难过,为萧平旌的成长欣慰,长林王和大酒窝皇帝的兄弟之情更是感人至深。

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然而二刷风起长林,冷静下来细想,却发现有些事真的是细思极恐。

因为第一部里那两个字——制衡,又回来了。

第二部里,内阁首辅荀白水一直忌惮长林王府功高震主而不遗余力地打压,甚至有时也要与濮阳缨这个他口中的“疯子”结成同盟。

自己觉得是为了太子,为了大梁的将来,因为长林王府军功太盛、威望太高;明里暗里表露出对皇帝萧歆过于信任长林王的不满,一心想着打压长林,实现他口中所谓的“平衡”。

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但一个问题是,大梁朝堂是真的失衡了吗?未必。

从电视剧里可以看出,要想成为所谓的平衡,朝堂上就必须有着至少两方的势力。

长林王府固然是一派,不管自己愿不愿意从朝堂百官反应的现实上来看是的。剩下一派,恐怕就是荀白水一族了。

注意,不是荀白水为首的文官集团,而是荀氏一族。

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长林王府方面,长林王兼长林主帅萧庭生手握北境军权,拥兵二十余万,是大梁北境的武力支柱,但处理朝政却能力、经验都不足。

这点在原著中有提到,平章受伤后昏迷几天,结果萧庭生案板上的文书就堆的山高。

世子萧平章身为长林副帅,文武兼备,“敏锐周全”,他不但是长林的第二统帅,更是长林王府在朝堂上最为倚重的角色。

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萧平旌?萧平旌号称“小林殊”,一开始却只想逍遥江湖,并不挂朝职,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长林王府。

那么荀氏一族呢?——荀白水,内阁首辅,文官集团领袖,百官之中门人弟子众多,浸润朝局多年,对朝政的把控几乎无人可及。

荀皇后,智商暂且不问,这个皇后的身份还是在的。

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荀家还有一个人不能忽视,那就是荀飞盏,接替蒙挚、手握五万禁军的大统领。书中有表,荀飞盏之父、荀皇后、荀白水,三人都是铁打的亲兄妹。

假设长林王要造反,他所需要依仗的,只有远在北境的长林大军。

假设能够不用兵符便调动大军以“清君侧”的名义入京,那从北境到京城几千里的路程,能瞒住荀白水和皇帝的耳目吗?

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这和萧平旌起兵勤王完全不同,萧平旌起兵,京城已经大变,萧元启秘密叛变,根本来不及在远离京城的地方布防下探哨,所以只能在长林大军兵临城下时才能发觉。

而如果在平时,20万长林军入内地,就算所有的地方官员都信了他们的说辞帮他们封锁消息,那京城总该有自己的警哨吧?荀白水对于长林军也绝不会一点监视也没有。

琅琊榜:长林王真得能够造反成功吗?军力布局早已定下成败

而在平时,根据剧情透露出的军力分析,京城的布防,还有在京城外围的七万羽林,长林军绝对不可能不惊动他们或者骗过他们而一路直达京城脚下。

其实只要长林军一动,京城势必会早做准备,七万只听圣命的羽林和五万禁军会立刻集结,同时天下兵马勤王,断长林粮草。

而且更重要的是,长林王需要在皇帝和荀白水以及百官谁也不知道的前提下,将长林府一家子接出城,否则一旦开战这都是人质。所以,长林造反,基本不可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