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实体经济不会因为货币放水而得益?

wamg帅


事情明摆着在那里了:

钱放出来到银行等金融机构,而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以及完成业绩,有一股冲动进入房地产,因为目前看起来只有房地产最保险。就算万一房价跌40%风险也不大,因为银行贷款出来就已经收走了30%,过一两年又是10%。资产负债表随时都看的过去。


而给实体贷款最好的抵押物也是房子,首先把房子按照估值打折30%再谈贷款额。

风险比给买房的人贷款还要大一点。现在的问题是,就算把钱给了实体,实体还是会把钱拿来付货款,发工资,交房租,而这些钱到手以后,又还了房贷,哪里会这么容易流入消费品市场呢,哪个有心思去投入研发搞新品呢?


所以,万变不离其宗,随便怎么弄,钱归根到底很大部分都会“全自动”“智能化”的流入了房地产。

有人说,只要买房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生活电器、各种设施,同样可以振兴实业。我想当时搞房地产市场的说辞也是这个吧,但是如果炒房呢?第二套……第N套全部买齐各种用品?

房地产吞噬购买力,嚼碎内需,不容置疑了嘛。

如果现在普通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的样子,拿出5千元出来消费,那么这个内需该多大?而且按照我国的增值税来看,也是一个巨大盆子,可惜了某些地方太过于短视,他们喜欢一把土地就弄他多少个亿,一套房子给个证就几万几十万,这个钱来的大,来的爽。典型的寅吃卯粮的思维模式,不想培育,只想提前收割。

先把房地产的吸血管堵住吧。

如何堵住?有人说用“空置税”,哪里会有这么多人去监督房子的空置呀?聪明的中国人有一万个办法让它不空置。

有人说用“房产税”,二套房起的递增房产税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也可以打赌,以出租为生的人的房产税一个晚上就会转嫁到租户头上。

真正的办法只有一个:前堵后截。

第一,广东江门就拟禁止期房上市交易,等于说让地产商真金白银的把房子做好再卖,完全避免地产商与中介联合玩左手转右手联手炒房的把戏,因为期房的建房资金其实是开发商借购房者的名头从银行拿出来的,用一叠身份证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第二,控制二套房起的房贷利率,还不如直接控制二套房起的分期时间,比方一房二十年,二房十年,三房五年,四房当然是二点五年了……(银行也会喜欢呀,风险更小了。)

第三,二手房交易盈利按照20%来征收太少了,因为这个思路是按照彩票的意外所得税来的。大幅提高“房产所得税”,比方直接征收60%以上,那么炒房的冲动基本上就没了。

这样就完全可以把大量的炒房资金逼走,全面进入消费品市场,促进企业研发新产品的动力。剩下的事情就用人才房、共有产权、安居房等等名义托住房价慢慢缓释堰塞湖就行了。

现在有一种恐吓的声音说:房价跌10%就会崩盘。

这是开发商与炒房客联手制造出来的恐吓声音,说白了2016年以来房价翻倍,还有几个“穷人”参与这个游戏呢?很大部分只不过是开发商与炒房客的左手换右手游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取银行套钱。跌10%对于刚需来说没什么影响。

而且在2016年以前买的房子,就算跌40%,在刚需的眼睛里面看来,也只不过是“运气不好,没赚到钱”而已,因为跌的部分就是这两年涨的部分,有什么风险呢?而且人家的首期+分期早过了40%了,他们有什么负担?

老龚说势,不违心说假话。


老龚说势


一、银行也是商业体,本性是逐利的。在金融、房地产领域时效更强、收益更大,风险更小,水自然会往有合理收益的领域流动。实体经济收益说起来都是泪,不多谈了。

二、中国的金融、信用担保、法律体系缺乏针对性。在韩国、印度、菲律宾等国家都设有专门针对中小微企业信贷的银行、担保公司、法律法规。也就是说,就算放水,一般商业银行也没有足够底气向实体经济输血。

三、美国2009年大规模QE和中国4万亿却引发了实体经济大萧条的结果,都证明了若不积极从需求侧产生影响,则货币无法在短时间内通过产业链条向实体经济输送传导。用人话说:除了收入不涨啥都涨只能让实体经济加速衰退。

四、当前体制下,增发货币都会被国企和地方融资平台优先吸收,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另外部分则会被资产价格所吸引,如股市和楼市。能流到民营实体经济的水少之又少。

总结:都见过婚礼现场的香槟塔吧?通常形状下,香槟会经过依次每层灌填后大部分流入底部杯。然而这香槟塔若是反过来摆放呢?不说架构能否稳当,又能有多少香槟能流入最底层的那个杯?倒再多香槟都没用。这就是目前现状。



熊猫白黑


朋友,这个问题应该全面看待,对其背后原因进行深刻分析才能得出一个准确、可靠和能说服人的结论。



在笔者印象和经历中,中央政府各类高层会议上提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下10余次,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措施也多达近百项,包括优惠的信贷政策、优惠的财税政策、优惠的行政审批减免事项等等,意在从根本上破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将实体经济从水深火热的融资困境中解救出;



但效果却很不尽人意,实体经济收益不大,不少资金流向了虚拟泡沫产业领域或银行间资金空转套利,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局面并没得到有效解决。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又提出解决小微企业的五项具体措施就是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而再次做出的政策部署,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资金逐利的本性在作怪,银行是企业,社会责任相对弱化,把追求高额回报当作最大经营目标,因而将大量资金投放到了获利较高的产业领域比如房地产近20年来得到飞速发展与银行信贷重点支持存在很大关系,甚至一些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暗道流入了股市、楼市和债市等领域。



而实体经济为房地产业兴盛分割了大量利润,将全社资金从众实体经济身上吸走;且也因为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高涨加大了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使不少实体经济难堪重负,沦落为为房地产打工的“马仔”。这就出现了一些上市公司主业不振为了保壳,卖掉北上广深的一套房子就可实现盈利的也怪现象。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本身存在痛点和难点,从目前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小微企业本身所处的位置和经营现状,让破解融资难、融资贵之困陷入不利局势。小微企业本身经营实力弱,处于被银行金融机构边缘化的服务境地;



加之一些小微企业缺乏内控机制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家族化倾向明显,缺乏足够的、有价值的抵押物,让银行机构敬而远之,在融资中陷入不利局势。二是银行金融机构面对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不断增大,怕贷、畏贷、抽贷、断贷成了难以杜绝的“自卫性”习惯,让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陷入僵持状态。



三是中小微企业是规模小、实力弱而处于成长的企业,达不到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资质,往往被资本市场排挤在大门之外,让绝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与资本市场绝缘。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企业都是规模较大的公司,而且在排队想通过IPO挤进资本市场的企业审核也不断趋严,条件要求越来越高,资本市场根本没有中小微企业进入的通道;即便现在监管部门对“四新”独角兽企业开绿灯,这些企业也都是巨无霸的企业,小微企业更是望尘莫及。



四是各级政府陷入财力及其他各种原因,缺乏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的实际性措施,比如担保基金、减免税收等没有落实到位,或雷声大雨点小,让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之困缺乏坚强的行政推力。甚至不少地方政府对财税优惠政策都没有落实到位,有不少被悬空搁置。



五是各种政策措施分散难以产生整体破解功效,各个政府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破解合力,使中小微企业在解决融资困难上“求爹告奶”,要烧香拜佛的地方太多,形成了融资“天花板”,遭遇到了“弹簧门”、“玻璃门”和“旋转门”,使小微企业破解融资之困陷入无穷无尽的困惑之中。

因而怕一切就是央行货币放水不能进入实体经济的原因了。要让货币放水真正流入实体经济怀抱,应综合施策:



首先,建立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解困模式, 各级政府发挥行政权力,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出资建立贷款保险基金、贷款损失基金和贷款奖励基金,通过这些基金消除银行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信贷恐慌,激励其对小微企业信贷的积极性,提高实体企业信贷的可获得性,将小微企业融资难现象切实消除。



其次,严格按照中央政府要求落实财税金融各项优惠政策,消除一切截留行为,中央政府挂帅成立督查小组,专门行使对各级地方政府落实中央扶持小微企业优惠财税金融政策的督导和检查,比如确保降准、逆回购、短期便利借贷等货币政策工具释放的流动性“专款专用”,严厉禁止转移挪用现象发生;



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和处罚体系,消除对实体企业融资的任何歧视性行为,对落实不力或故意不落实的地方政府、银行机构进行严格问责,严禁银行机构变相提高贷款利率和各种中间业务乱收费行为,严禁各级地方政府肢解或拖延优惠财税政策;轻则对其进行经济处罚,重在让其丢掉官帽甚至公职,形成不敢截留、不愿截留、不能截留实体企业融资优惠政策的生态环境,将实体企业融资成本切实降下来。



再次,建立破解实体企业融资之困的政府信息交流平台,由银行机构、财税部门、价格部门等组成,专门负责对破解实体企业融资政策的理顺和整合,消除零碎分散政策扶持现状,消除破解小微融资之困的一切行政性、体制性障碍,形成统一的政策合力。最后,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的改革力度,放手鼓励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建立适合实体企业直接融资的准入机制、监管体系和风险防范体系,消除小微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思想障碍和机制障碍。


财经深思


我们首先应该看下,为什么流动货币减少了?货币的作用就是一种工具,方便资产之间的流动性,所有货币跟资产价值应该是对等的,有多少货币就应该有多少对应价值的资产。

如果社会中的货币减少了,就是流动性减少了,那么对应的就是社会中流动性不好的资产增多了。

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如果没有流动性,固定资产将无法产生价值,就是工厂不会生产,货币会让流动资产以更快的速度运转获得更多的价值,如果货币少了,社会通过产品的以物易物,那就流动减慢,增长慢。

那么流动的货币都到哪去了?银行发行的货币,自然肯定又流进了银行,那么货币以什么方式流进来银行?我没有统计过,但从我们直观看,几代人们的存款大部分都是通过购买房地产流进去了,房地产是一种流动性很差的资产。如果我们的劳动工资多数用于消费,那么社会流动性会更好,就不会出现短缺。

从目前的QE来看,钱释放后,肯定会流经过实业,但是人们的劳动工资除了还房贷依然几乎没有剩余,所以短暂流过后,资金依然会流到银行,所以此次释放流动性对于实业来说就像抽了一支烟,精神一会,马上还会出现流动性缺失的情况。除非让人们有更多的剩余,否则永远都是一支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央行多发货币拯救实体经济,其实在目前状况下是一个伪命题,货币越多反而不一定利好实体经济,主要原因如下:

1、目前的实体经济的问题在于供需失衡造成的经济疲软,各行各业呈现出典型的产能过剩,包括所谓的新经济比如各类的APP数目繁多,类似共享单车就已经出现破产、新能源汽车连董明珠拿出一辈子十几个亿投资的珠海银隆也陷入法院查封境地。

2、从经济学角度讲,就是各行各业资产负债表在前几年过于膨胀,尤其是债务累计比重较大,导致银根紧缩就发生流动性危机。看似是货币问题,核心在于供求失衡,大量的资金占压在库存上,即便放水再生产出一堆市场没需求或者过大供给产品又是重复的积累,所以说放水也解决不了实体产业的问题。

3、所以就需要强制修复资产负债表,出清一部分产能,改善失衡的供求关系,保持市场正常的商品流转,只有真正调整产业结构,释放流动性才有意义,否则盲目的释放流动性反而会进一步推高资产价格甚至不排除资金流出实体经济循环圈去炒楼,有可能形成经济的滞涨现象。

所以,我们不建议盲目的释放流动性,残酷而正确的做法就是强制出清一部分过剩产能、改善产业供求关系。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金融危机未必都是坏事情。


王红英金融期货


杨伟民的这番言论不是为政策找借口,反而是难得一见的大实话,即使货币放水不会流入实体,无非是在金融系统和房地产领域炒来炒去,赚钱的是从事或炒作金融和房地产的少数人,受害的是实体和广大人民群众,这点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的确,实体经济是缺钱,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中也不乏一些潜力股,也许若干年后他们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但这只是极少数的。实体经济差的主要原因还是质量太差,这点不是用钱能全部解决的,我们有世界最高的生产量,却拿世界最低的报酬,别人买我们的东西,却生活的比我们好。

目前最成功的投资还是房地产,现阶段有比炒房更好的生意吗?企业拿到钱,用于科技创新的可以说寥寥无几,因为科技创新这玩意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但是炒房子却不一样。有些企业几千人,辛辛苦苦干一年,到最后盈利可能还不如买一套房子,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这点我们我们从股市可以看的真切。我们天天骂A股,因为垃圾企业多,很多企业融资完成后不是用于完成企业经营改善、产业升级,而是用于高管套现和经营外投资。什么是经营外投资?无外乎房地产和金融。

目前来钱最快的投资就是金融,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金融。现在不光BAT在搞金融,是个企业都想搞金融,因为成本低来钱快。通过高收益来吸引人,通过下线提成来扩大规模,通过庞氏骗局来维持经营,通过破产结算来完成提现。

创业失败,却能富甲千万。实体经济搞不过虚拟经济,不管有多少钱投入实体,最终的结果也都是避实就虚,这是投资大环境所决定的,也不是放水能解决的。






徐徐成翔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要先讲明两个概念: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含三大产业:农业、工商业、服务业。


虚拟经济: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再来看看,什么叫货币放水?放水指的是放松银根,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印钞票, 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


因此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过多印钞会刺激虚拟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实体经济。


大家都知道:超过需求的货币供给,会对实体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货膨胀。


也就是说,除去增长相抵的部分,实体经济中的生产总量没变,但价格标签都上涨了。种玉米的还是那么多,卖馒头的还是那么多,剪头发的还是那么多,但是价格都上升了,伴随而来的是农民的农作物升值了,工人的工资增加了,于是就出现了货币幻觉,全社会都富裕了,但是我们的购买力并没有得到提高。


好处是货币幻觉出现后,会刺激消费,带来经济的增长,比如今天涨工资了,我可能就会去下趟馆子。但因为是幻觉,必定是短暂的,不可持续的。并且会引发螺旋式上升,农民不断要提高粮食价格、商人不断要提高产品价格、工人不断提高工资,环环相扣,停不下来。


所以,货币放水对实体经济有影响,但坏处大于好处。


来看看对虚拟经济的影响:


由于我国贫富差距严重,超发的货币大多数会落入高净值人群手里,也就是富人阶层。富人阶层的资产构成中,恩格尔系数较低,即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比例低,所以大部分是用来投资了。结合资本的逐利性,一定会流入钱生钱的领域,即虚拟经济中。我们最常见的就是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所以,货币放水对虚拟经济大有裨益,会带来股市和楼市的繁荣。


只不过我们必须牢记的是:虚拟永远是虚拟,没有实体终究是泡沫一场


我是家族财富密码高级研究员赵净。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更有丰厚奖品不定期回馈,谢谢!




家族财富密码


正常情况下,增加一些市场中的货币投放量,对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有好处,至少,可以减轻融资难度。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完全如此。

首先,目前的信贷资金结构已经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前些年房地产市场过度发展,城市建设失去控制,导致大量资金流入开发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而这些主体,目前日子都不太好过,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更是连利息也难以支付。在这样的情况下,新投入的货币,就不可避免地会更多流入开发企业和融资平台。即便政策限制,也会转道流入。所以,很难流入实体经济口袋。

其二,既然谈到货币放水,那就决不是正常的投放,而是过度投放。那么,由此可能会造成市场的流动性过多,引发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对实体企业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尤其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运行成本。那么,实体经济就不可能从中受益。更何况,超发的货币还流进不了实体经济的口袋,就更加糟糕了。

第三,会造成资金资源使用效率的下降,带来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资金进不了实体经济,其流动性就会很差,尤其投放给开发企业和融资平台的资金,使用效率更低。一旦资金周转速度慢、使用效率低,就必然会造成资金资源的“短缺”。其结果,要么不断地释放流动性,要么资金越来越紧张,融资成本越来越高。如此,对实体经济当然是不件很不利的事了。为什么金融危机以来,新增货币投放100多万亿,而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更加尖锐。原因就在于,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领域的比例太低,资金使用效率大幅下降,投入产出效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

最后,会带来各种炒作行为不断,并在制造泡沫中让极少数人享受暴利。因为,投放的货币量大了,会在短期内形成市场流动性过于充裕,被资本利用,用于各种炒作。譬如炒房、炒股、炒农产品等等。最后的结果,就是使企业的土地成本、房产成本、用人成本不断增多,负担加重。同时,产业酱也会大量流向炒作市场,不务正业。那么,实体经济、实体企业的日子还怎么过呢?当然是不利了。


谭浩俊


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它只会以各种途径流向收益更高更稳定的领域。

在目前的经济背景下,越是信贷收缩阶段,实体经济越是举步维艰,事实上我们已经处于经济学上明斯基后期,企业收益微薄甚至为负,而负债却越来越无力偿还,一旦放水并对去向不加以限制,资金就可能扎堆到抗通胀的资产和债务空转。

放水也分为超额放水和正常的经济增长货币增发,在2015年的房地产暴涨阶段,当时的货币就属于超额放水,而且当时的企业资产负债情况没有现在这么急迫。

在2014年到2016年,,银行的货币信用(银行总负债)在此期间直接暴增了78万亿,远远超出了社会创造财富的速度。也是在此期间,我们没有对货币的流向加以限制,再加上社会债务问题没那么凸显,也就造成了波澜壮阔的那轮房价上涨。

在没有其它经济条件的约束下,货币的严重超发必然会将社会资金转移到安全又抗通胀的资产上,如果房价的年化收益是40%,你怎么可能将资金投入实体经济呢。

进入2016年10月份左右,或许是高层意识到了货币超发对经济的危害,我们慢慢进入了另一个阶段,以往的黄金放水时代一去不复返,紧接着的是金融去杠杆。

金融去杠杆的阶段,如果企业高负债,而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跟不上,就容易出现债务暴雷的情况。如果高层不选择定向放水,并严控资金流向,资金则更不可能流到实体经济。

这也就是说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实体经济很难受益于纯粹的放水。


小白读财经


资金都是逐利的,货币放出来的水,自然会追逐能获利且获利更多的投资领域,而国内,说实在,实业尤其制造业、商铺盈利能力太差了,或者就算盈利不差,但是在在高昂的房租、铺租面前,最终大多数的实体业也不过沦为帮房东打工的份,可图利的空间甚少。

反观这些年,金融系统存在更多的潜在收益,即使其中包括很熊的A股,但起码存在一个大收益的希望,还没那么辛苦,实际上更多的放水资金流向还是房地产,也因为这个因素这些年的房地产市场那是欣欣向荣,但是反过来又带动房租、铺租继续上涨,让实体经济更难经营,进一步降低后续放水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意愿,这是一个不良循环结构。所以才有了“实体经济不会因货币放水得益”的说法,实际上这个观点有点片面,还是有些资金会流入实体经济的,只是相对少。

源自风生焱起的个人分析,欢迎关注本账号以便获取更多财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