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雍正去世後,心腹李衛的下場如何?

Celiaki


對於今天苦奔職場的人來說,李衛這個人,無論是真實歷史人物,還是電視劇裡的角色,用一生時間,從普通老百姓變成封疆大吏,都具有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


首先,就電視劇《雍正王朝》來說,並沒有交代李衛這個角色的結局。

李衛最後一次在本劇裡出場,是在最後一集,也就是第44集,已經是幾省總督的李衛聽見曾靜汙衊雍正,二話不說,直接到刑部大牢裡痛扁曾靜,給自己親愛的主子雍正出氣。

我們先看李衛的官帽上的頂戴——

深紅色的紅寶石。戴這個頂戴的官員,已經是一二品大員了。

然後這個大員把官服脫了,當著大家的面在牢房裡修理曾靜。

然後被雍正和將來的接班人寶親王,也就是乾隆撞見,他的結局是很有趣的。

首先是雍正,來了以後隻字不提李衛,而是把圍觀的大臣們訓了一頓——

雍正隻字不提李衛打人不對,而是罵官員們:

“身為刑部大臣,對這種無君無父之人,居然沒有半點憤慨之心,居然還圍觀取樂。”

表面上罵周圍的人,其實就是在表揚李衛,只有我們家小李,才知道憤慨,才知道為主子分憂。

然後官員狡辯說,主要是李衛把鑰匙收了,我們沒辦法。

這個答案很顯然是零分,因為雍正的潛臺詞是,你們居然圍觀取樂,都不進去幫著教育一下曾靜。

於是寶親王補刀,寶親王也隻字不提李衛,而是把圍觀取樂的官員們痛罵了一頓,說他們麻木不仁,忘恩負義,然後把他們都革職了。

當今皇上和未來的皇上基本上就定調調了——只有李衛心中有君父,心裡有正義感。

官員們代表的就是官僚集團,官僚集團就是等著看皇帝笑話,官僚集團都不出來說話,皇帝就很尷尬,而李衛敢站出來,當出頭鳥,不管採用什麼手段,就很給雍正出氣。

這一幕,李衛表現就滿分了。

但是,雍正還有一層意思,是李衛做不到的,那就是你做惡人出來修理曾靜唱白臉,讓這個清高的知識分子吃吃拳頭吃吃苦,先認慫,而差不多了的時候,我要站出來制止你,加恩於曾靜,唱紅臉,給顆糖,真正收買人心。

所以,把官僚集團的代表大臣們哄走以後,當著曾靜的面,雍正開始批評李衛。

怎麼批評的呢?很藝術。

也沒說他打曾靜這件事對不對,而是說李衛不顧官體,這哪裡是批評,這是愛護。你一個一二品的大員,這麼不愛惜自己的羽毛,以後怎麼服眾?

然後處理結果就是罰俸一年。


當年雍正清理國庫虧空沒做好,也是被康熙罰俸一年,但是這個罰只是告訴你你做事的方法不對,沒有革職,沒有降職,沒有削弱權力,表示——你的心為我好,我是懂的。

而對於李衛這樣有權力的人,罰俸一年根本不算什麼,各種孝敬銀子,各種獎勵,各種陋規,要活下去不難。一年後照樣吃香喝辣。

而李衛呢,連哼唧都沒哼唧一下,一句話不說——

按照李衛的脾氣,覺得委屈了,肯定哼唧一個皇上,奴才xxxx,但是人家一個字都沒說。這一主一僕,一唱一和,一恩一威,就把事情辦了——正皇帝的權威,滅百官的威風,收曾靜的心。

接下來呢,馬上雍正就請曾靜吃自己的飯——

曾靜這個噴子噴了人,捱了打,受了恩,瞬間也就痛哭流涕了。

其實古往今來的噴子都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在那裡瞎噴就是為了出位,你整死他不要緊,正是成全了他,但是你折磨他,稍微吃點苦,立馬就認慫,而你對他好點,一滿足他那點虛榮心,他瞬間也就軟了。

最後,曾同學吃得香香的,出去就可以顯擺——當今皇上的飯我吃過。



足夠顯擺一輩子,也足夠為雍正正面宣傳一輩子了。

李衛的最後一次出場,就這樣用自汙,自我犧牲的方式幫了雍正,幫主子出了氣,同時也給了主子加恩曾靜的機會。

你說雍正愛不愛他?

其實李衛的每一次出場,都是滿分,小時候機靈,在江夏鎮救了主子的命,到當鋪騙《百官行述》,監視年羹堯,回來看主子不坐轎子而是走路,在江南收拾官僚,推行新政......

這樣穩,這樣貼心的奴才,打著燈籠也找不到了。更重要的是,他還和圖裡琛救過寶親王的命。所以如果雍正王朝有續集,這樣聰明,能幹,忠誠,有分寸,值得信賴的大臣,基本上就可以笑幾代人了。

而真實歷史上的李衛,和電視劇裡其實是有很大出處的。

首先,不是叫花子,而是富戶,捐官出仕。

李衛主要是搞財政和刑偵工作的,他出道是因為幹鹽務很出色,才被雍正重用,後來去浙江,也是管理雍正的最大的稅倉,換句話說,雖然學歷不高,但是特別能搞錢。能搞錢的大臣誰不愛?

在雍正朝,雍正對他的評價是——

“此籌是,覽而不嘉悅者,除非呆皇帝也。此時,天下督撫與朕心關切者,鄂爾泰、田文鏡、李衛三人耳。”

李衛到了乾隆朝照理說也可以有一番作為,但是李衛有肝病,身體不好,加上是勞模,日夜操勞。

乾隆三年(1738年)八月,李衛在隨乾隆帝拜謁泰陵時,突發肝病。同年十月病休還鄉,然而還來不及還鄉,就吐血身亡,享年五十二歲。

五十二歲,對於一個古代官員來說,真的死得太早了,本來還可以走二十年,然而他年輕而輝煌的政治生命,就此也就戛然而止了,非常遺憾。當然戛然而止也是好處,因為伴君如伴虎,鬼曉得以後的權力鬥爭會出現什麼問題,而就此成為一個完人,就是給自己政治生命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乾隆的評語是:

“李衛才猷幹練,實心辦事,宣力封疆,無少瞻顧,畿輔重地,正資料理……今聞溘逝,深為悼念。”

總結李衛的一生,忠誠,機敏,能幹,這也是今天奮鬥的人值得學習的優點。

堅持優質原創,希望各位大佬多多鼓勵!


HannibalLecter


雖然《雍正王朝》中沒有交代李衛的結局,但是李衛的下場應該不會太差的。個人認為主要有三點。

第一,李衛推行雍正新政非常賣力,表面上做事情不走尋常路,實際上他並沒有得罪士紳階層。甚至可以說李衛這個讀書少的官,是非常尊敬讀書人的,比如科場舞弊案爆發的時候,李紱去找李衛,從李衛的表現來看,他是非常尊重李紱的。同時,在科場舞弊案中李衛立了大功,可以說是贏得了讀書人的好感。雖然李衛這樣的官,像李紱這樣的士紳看不上,但是看在李衛尊重讀書人的份上,雍正死後,士紳階層是不會報復李衛的。

從這一點上來看,雍正死後,田文鏡肯定會遭到清算,畢竟在那個時代讀書人是不能夠得罪的。

第二、李衛比較剋制,不容易遭人嫉妒。李衛為官這麼多年,可以說他的官是越做越大,但是從他的衣食住行以及行為舉止來看,他並沒有膨脹。他時時刻刻把雍正放在第一位,對雍正永遠是感恩戴德。

對於這一點,年羹堯是深有體會的。年羹堯就是被雍正捧得太高,加上自身也比較飛揚跋扈,得罪了大大小小的官員,弄得最後遭到清算,以悲劇收場。

第三、李衛最後站好了隊。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關鍵的時候站錯了隊,對一個人來說,完全是萬劫不復的。雍正雖然兒子少,但是皇位的爭鬥還是有的。

弘時聽從了八爺的建議,狗急跳牆的派人刺殺弘曆。這個時候是李衛和圖裡琛帶著人護送弘曆進京的,從這一點上來看,李衛就立下了擁立之功。

李衛除了又護衛之功,在關鍵的時候堅定了雍正殺弘時的決心。那個時候,雍正正在猶豫是不是要殺弘時,因此特意詢問了李衛的意見。

當然李衛表面上推說這種事情不是他能夠說的,但是實際上他還是說了一句至關重要的話:

不是奴才斗膽敢說祖宗的不是先帝爺千般都好,就是太寬容了明知道八爺他們一個個心術不正還一個個親王貝勒的加封把這些難題都留給主子了

李衛表面上是說康熙,實際上他是在建議雍正殺掉弘時,免得弘曆像自己一樣,以後當了皇帝左右為難。

李衛憑著這兩件事情,日後只要低調掉,多半是能夠善終的。


歷史是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並沒有特意交代李衛的下場如何。但如果按照劇情推測的話,李衛的結局應該還是不錯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李衛很少得罪人。綜觀李衛的為官之道可以發現,李衛這個人辦事很有一套,對於在地方很難推行的新政,往往在他手中可以出奇制勝,但又能儘量少的得罪人。比如在江蘇推行攤丁入畝,他擒賊擒王,死死抓住保守派代表黃倫的案子,將其拿下,又張貼通俗易懂的佈告,利用生動活潑的民間藝術形式宣傳新政的好處,從而贏得了百姓對新政的支持。而且李衛做人一向謙卑低調,眼低手高。比如對李紱,李衛既可以在恩科洩題案中幫助他,讓他心服口服,又能做到不自傲不居功,始終保持對讀書人發自內心的崇敬和謙卑之情。可想而知,李衛的官聲口碑在清流和讀書人中也應該是相當不錯的。在雍正去世後,應該不會有人對他落井下石搞清算。



第二,李衛會站隊。俗話說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上來,先帝的舊臣就危險了,說不準新皇帝還會斬殺幾個老臣,以示新朝新氣象。李衛作為雍正時期的寵臣,也應該會有這樣的顧慮。但他站隊站的早,幾次拯救寶親王弘曆於危難之際。比如弘時要暗殺弘曆,趕去護駕的正是李衛和圖裡琛。再比如,雍正猶豫著是不是要除掉弘時,為弘曆鋪路時,李衛這時說了一句關鍵的話:

“先帝爺千般都好,就是太寬容了,明知道八爺他們一個個心術不正,還親王貝勒的加封,把難題都留給主子了。”



正是這句話,讓雍正最終下定決心,殺弘時以絕後患。可見,李衛早已堅定地站到了寶親王弘曆一邊。弘曆繼位後,對於有擁立之功的李衛,應該還會繼續委以重任,至少不會做出毫不留情,趕盡殺絕的事情。

真實歷史上的李衛不是叫花子出身,而是出身富商家庭,通過捐官的方式進入仕途,官至直隸總督,是雍正年間的能臣之一。李衛病逝於乾隆三年,乾隆賜諡號曰“敏達”,並以總督例賜予祭葬,沒有遭到什麼清算和麻煩。比起張廷玉等雍正舊臣,結局算是好得多了。


達摩說


因為在《雍正王朝》,雍正去世後,這部電視劇就結束了,所以李衛怎麼樣了,我們也不知道,那我們就來說一說歷史上的李衛最後怎麼呢?他在乾隆朝時有沒有受到器重呢?他有沒有善終呢?

其實李衛出身並不是小叫花,而是江蘇一戶富裕的人家,他的功名是捐來的,而電視劇裡說李衛大字不識,那肯定是不合理的,他只是不是科考出身的,但是他肯定也受過良好的教育的,否則他又如何當到直隸總督呢?

雍正即位前,李衛擔任戶部郎中,雍正即位之後,又先後擔任了雲南鹽驛道,雲南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他在浙江主要做修浙江海塘,查處私鹽和捕盜的事情,樣樣都做得很好,很讓雍正滿意 。

雍正七年,李衛加封兵部尚書,不久加太子少傅,雍正十年,擔任刑部尚書,不久之後就擔任直隸總督。

在乾隆元年的時候,李衛又兼管直隸總河,擔任裁營田觀察使。乾隆二年,李衛上表說,誠親王(胤祉)王府的護衛庫克與安州的百姓爭土地,經查屬實,乾隆治了庫克之罪,然後賜李衛四團龍補服,以嘉獎他的秉公執法。

乾隆三年,李衛再次上表,彈劾河道總督朱藻,朱藻的弟弟朱蘅做了很多壞事,經過吏部尚書訥親,刑部尚書孫嘉淦(電視劇裡孫嘉誠的原型)的調查屬實,朱藻兄弟被治罪。

不久之後,李衛得病,他向乾隆帝請辭,乾隆派御醫前去醫治,乾隆三年十月,李衛病逝,終年五十一,諡敏達,敏達是敏捷而通情達理,而乾隆對李衛的評價是:才猷幹練,實心辦事。

不過據民間傳說,乾隆南遊的時候,看到西湖花神廟竟然有李衛和他的妻子的神像,叫做”湖山神位“,乾隆下詔說:李衛仗著先皇的恩寵,如此驕縱,竟然敢立廟,實在太過份了,就將這像給燒掉了。


歷史簡單說


現在不少的清宮戲都圍繞著康熙、雍正、乾隆的故事展開,尤其是講述他們的後宮如何爭寵、爭位,前庭如何爭權奪利,時時刻刻都充滿著陰謀、狡詐。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講述了雍正因得到了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還有李衛等人的鼎力相助才得以登上大位,然而年羹堯和隆科多的下場是極其悲慘的,那麼雍正的心腹大臣李衛的下場又是如何呢?


雍正的繼位是否正當到現在依然還是個富有爭議性的話題,而雍正能當上皇帝還多虧了他手底下的幾個大臣,在明裡暗裡都扶持他,這才讓雍正得了民心,這其中就有年羹堯、隆科多、田文鏡、李衛等人,在這幾個人當中就只有李衛的結局算是比較好的了。

年羹堯在康熙統治時期也是一個重臣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但年羹堯恃寵而驕,翅膀硬了就變得很囂張,最後雍正也受不了了,就把他處死了,還連累到他的家人,下場非常慘。

而隆科多和年羹堯一樣,也是輔佐雍正的重臣,卻與奸人結黨營私被雍正發現,這樣的人也留不得,雍正治了隆科多四十一條罪名,把他幽禁而死 ,如果他們二人能夠安分守己一點,恐怕也不是這個下場的了。


田文鏡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從監生走到了巡撫,憑藉政績得到了雍正的重用,而他也藉著受寵更加嚴厲苛刻,歷史上他清廉正值,做事幹練,有人寫給雍正彈劾他的文書也是多到可以把他蓋起來,他的位置卻始終巍然不動,由此可以看出他在朝中是有多麼得寵,田文鏡還曾經隱匿河南水災,但是雍正仍然包容了他,田文鏡於雍正十年十一月病逝,享年七十二歲,雍正念及他是忠臣,為他修建了陵墓,但是因為礙著乾隆修建陵墓的地盤,在乾隆中後期,田文鏡的墓不慎被當地守陵大臣夷平了。這也是非常慘的事。
再來談談本文的主角李衛,在電視劇《李衛當官》裡,當時講到李衛出身貧寒家庭,家境落後,從小大字不識,沒有什麼素質,但是有自己的小聰明,所以當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到民間辦理案件的時候,李衛藉機投靠了四阿哥,成為四爺黨,從此以後就一步步參與鬥爭,跟著雍正混了,這些都不過是電視劇中的故事情節。

實際上李衛出身富戶人家,家裡很有錢,也從小接受正常的教育,只是李衛自己沒有考上科舉,而是通過買官的方式混進了官場,這個方法不是很正直的方法,幸好李衛當官之後,沒有因為買官而將腐敗的習慣帶到官場。

後來李衛在兵部工作時結識了雍正,也參與了四爺和八爺的鬥爭,眾所周知,康熙晚年的時候,四爺黨和八爺黨是兩大最強的派別,他們暗地裡鬥爭得非常激烈,李衛在雍正的手下一直盡心盡力,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解愁,甚至後來還幫很多查私鹽,主持修築堤壩等等。

在雍正去世以後,乾隆繼位,李衛的官職確實降了一些,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衛監管直隸河,時常幫助窮人要回在那些貪官汙吏手中的土地。而且還把這些貪官汙吏告到了皇上那裡,因為這件事乾隆特別喜歡他,喜歡他的正直和嚴肅,而且他和別的官員不一樣,李衛他全心全意的為老百姓服務,雍正死後,他繼續得到乾隆的重用。

乾隆在位三年後,李衛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一歲,乾隆皇帝非常傷心,並給了他很高的待遇厚葬,還加封李衛為總督,要知道,,在古代總督相當於一品官員,這就能夠看出乾隆對李衛也是非常重視的、並且是對李衛一生的一個認可。


李衛不同於其他幾個大臣,他在民間的名聲相當好,大家都比較敬重他,李衛是雍正朝的重臣,生前非常風光,死後也得以光宗耀祖,比之囂張跋扈一時落得賜死的年羹堯要好得太多,他是清代大臣中的典範,也是清代統治者大力宣傳的人臣楷模,這樣的人怎麼不會有善終呢,因此說李衛也算是徹徹底底的人生贏家了。



遺產君


change

作為雍正的家奴——李衛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雍正去世後也獲得乾隆的信任,可以算是善終之人了。

細數歷史的河流中能做到這樣的人也沒有幾個人,畢竟在一個滿人掌管的天下,李衛作為一個無權無勢的漢族捐資員外郎,可謂是沒有前途光明的。可是歷史往往就是這樣巧合,李衛不僅做官一路順風順水,還歷經三朝,善始善終。

如果仔細總結不得善終的大臣,其中大多數都是在權力核心走來走去,所謂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端掉。李衛有個很大的優勢,他基本上是在做地方官。並且有一點不結黨營私,體察民情,靈活變通在民間口碑也不錯。

在雍正去世以後,乾隆當上皇帝。李衛監管直隸河,幫助窮人要回在那些貪汙腐敗的官員手中的土地,而且還把這些貪汙腐敗的官員告到了皇上那裡。因為這件事情乾隆特別的喜歡他,喜歡他的嚴肅和正直。繼續被乾隆重用,他派了一名醫生去到李衛府中給他醫治,乾隆在位三年後,李衛因病去世。


change8184


一朝天子一朝臣,代代天子殺舊臣。這句話,可謂是說透了新皇登基時對待舊臣的基本方針。

雖說乾隆沒有對舊臣有什麼大的清洗,但是雍正手下的很多寵臣在雍正去世後,絕大部分都被乾隆以各種方式進行了貶謫。

作為雍正裡最看重的三大心腹之一(另外兩位分別是鄔思道和年羹堯)李衛的下場算是比較好的一位了。乾隆當上皇帝。確實把李衛的官職降了一些,乾隆元年李衛被任命兼管直隸總河,裁營田觀察使。從名字上面也可以看出來這個官職並沒有實權,和當年的鹽政使相比簡直就是天差地遠了!乾隆在位三年後,李衛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一歲,乾隆皇帝非常傷心,按總督的水準給他辦理喪事,御賜諡號敏達。

坦白而言,李衛跟隨雍正一生,立下了汗馬功勞,乾隆登基後,雖然苟全性命,但是與雍正在世時的待遇相比已是天差地別!不過總體而言,與相比歷史上其他有名的大臣來說,李衛的結局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要是各位覺得這篇文章對你們有用的話,希望能點個贊走一波關注,謝謝!


青衫探影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衛作為雍正的鐵桿親信,在乾隆上位以後,當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也不至於收到乾隆的打壓,只能說失去了皇帝的恩寵。

大字不識的李衛,“捐官”上任。

清朝時期的捐官制度,成為了與科舉並列的清朝選官制度,實際上就是有錢人“買官”的一種渠道,這樣的官員會有什麼樣的作風,可想而知。

清朝貪汙腐敗之風盛行,與這種捐官制度也有極大的關係,既然這些有錢人付出銀子買官,當然要在任上把這些銀子撈回來。

偏偏就出現了一個“捐官”的另類李衛。

李衛不僅為官清廉,並且對於達官貴人非常不感冒,當然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甚至是皇子、親王。

但李衛剛好得到了,當時還是皇子的雍正帝的賞識,為雍正帝登基,可以說也出了一把力,是一個“從龍之臣”。所以雍正登基以後,面對皇兄皇弟的刁難,對於李衛這樣的“實幹家”,更加重用、信賴。

所以李衛這樣一個富商家庭出身的“捐官”,在區區15年的時間裡,官至直隸總督,可見雍正得信賴。

乾隆登基以後,李衛的待遇出現什麼變化?

雍正是非常著名的“抄家皇帝”,對於貪汙腐敗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對於李衛這樣的“實幹家”非常喜歡。但是乾隆呢,恰恰相反,擅長和稀泥,只顧自己享受,從乾隆重用和珅這樣的大貪官就可以知道了。

李衛在乾隆登基以後,雖然還是原來的李衛,一直對於貪汙腐敗不能容忍,承辦了幾個大案,甚至告發了當時的誠親王。

如果是雍正,當然會對李衛的行為大為讚賞,但是換了乾隆,卻只會埋怨李衛給自己惹麻煩。

乾隆登基三年,李衛因病去世。

按照慣例,古代的大臣去世以後都會按照實際的官職,晉升一級下葬,顯示皇帝的恩寵。

但是李衛顯然不在恩寵之列,只是按照實際品級,“總督例賜予祭葬”,從這裡就能看出李衛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

乾隆還對李衛的廟宇做出了非常過分的事情。

因為李衛給江南的百姓做了不少實事,得到了百姓的擁戴,給李衛和他的妻妾立了一座廟。

但是乾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遇見,反而下令“撤像燒燬”,甚至專門下諭“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為可異!”

這對於一個大臣來說,是非常大的侮辱,可見乾隆真的是不待見李衛啊。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從一個市井無賴做到朝廷大員,二月河給我們描寫了一個生動的草根逆襲的故事。不得不說李衛放到現代,既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至於說他的結局,電視劇裡沒有做具體交代,因為電視劇到雍正去世就結束了,而李衛一直活到乾隆三年。因為為官清廉,不畏權貴,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所以深受百姓愛戴。李衛死後,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可見,李衛的下場還是很不錯的。

在《雍正王朝》中,李衛作為一屆臣子,對雍正的忠心程度是值得讚揚的。他沒什麼學問,但是對雍正是打心眼裡的敬重且愛戴。

有一場吃飯的戲,雍正只吃了半碗飯,剩下的都給了李衛,李衛當場就哭了,那是真的心疼。雍正後期病重,在見到李衛時,親切的叫他狗兒,也足以見得雍正對李衛的感情。

很多人說李衛會來事,其實這只是一部分。倘若他只是單純的會來事,心機如雍正又怎麼會看不出來呢?所以李衛不僅機靈會來事,本質上對雍正的忠心才是最打動雍正的地方。所謂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半斤。


工業互聯網


說到李衛,看過《雍正王朝》的人應該都不陌生,要是看過《李衛當官》的應該對他就更熟悉了。是的,作為雍正朝中後期一位著名的名臣,李衛在雍正帝執政期間是一位數得著的能吏。而他的光輝,也隨著雍正帝的駕崩逐漸消散。

別誤會,這不是人走茶涼,換個主子就得換波下人,純粹是因為李衛年壽不永,在雍正駕崩三年後就追隨先帝而去而已。

雍正十年,丁憂歸來的李衛再次被拜為直隸總督,從此以後他就再也沒有卸任過,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

有關他在乾隆任期內的事兒,《清史稿-李衛傳》是這麼記載的:

乾隆元年,命兼管直隸總河,裁營田觀察使,敕衛核議。衛請以營田交諸州縣收管,分轄通永、霸易、天津、清河、大名五道,統率經理。下部如所議。
二年,疏發誠親王府護衛庫克與安州民爭淤池,赴州囑託。上命治庫克罪,嘉衛執法秉公,賜四團龍補服。
三年,疏劾總河朱藻貪劣,藻弟蘅挾制地方官,干預賑事。上命尚書訥親、孫嘉淦按治,奪藻官,並罪蘅如律。

這些年,李衛乾的事兒不多,基本就是一些為民請命、精簡機構、還有彈劾不法者的事兒。乾隆三年,積勞成疾的李衛在任上溘然長逝,年僅五十一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