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錦大戰明明明軍不占人數上優勢爲什麼還主動進攻?

秋天的紅葉882


本文共16張圖片,建議點開看大圖

崇禎十三年三月(農曆,下同),清軍開始了對錦州周邊的包圍,濟爾哈朗和多爾袞等將領在錦州附近紮營,此時駐紮在錦州城的明軍守將是大淩河之戰後敗退到錦州的祖大壽。

濟爾哈朗攻克錦州外城後環城紮營,祖大壽令蒙古人守外城。清軍派出使者來勸降,守城的蒙古人便對使者喊話說:

我城中積粟可支二三年,爾曹為長圍,豈遂足困我乎?————清史稿 列傳第二十一 祖大壽

清軍使者說:

我師圍不解,自二三年至四五年,爾曹復何取食?————清史稿 列傳第二十一 祖大壽

從使者略帶調侃的回覆可以看出,清軍這次是鐵了心了要拿下錦州。

蒙古貝勒諾木齊等被嚇破了膽,派出使者和清軍商討投降的事宜,還準備打開城門迎接清軍。結果祖大壽知道了陰謀,派兵出城和蒙古兵交戰。清軍見形勢有變,出兵逼近城外,蒙古兵放下繩索讓清軍等城,吹響號角夾擊明軍,祖大壽只能退到子城內。清軍入外城後俘獲明軍十餘明軍裨將及蒙、漢民男婦五千三百六十七人。

五月,洪承疇聽聞錦州被圍,馬上派遣駐紮在杏山城的軍隊約六萬人前去支援,至松山城北部山崗時中了濟爾哈朗的埋伏,明軍被斬首一百七十級,被俘四千三百七十四人,損失馬匹百十六郫、甲七十六副。

雙方的第一次交鋒以明軍失敗而告終。從這場戰鬥可以看出,清軍對此是有備而來,而明軍可能根本沒有預見到形勢的險惡,在沒有探知敵情的情況下被伏擊,以至於遭受慘重的損失。

其實早在錦州告急之初,明廷便任命洪承疇為薊遼總督,統領九邊精銳前往寧遠。當時出戰的八個總兵是:

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兵唐通、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薊州總兵白廣恩、遼東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總計兵十三萬,馬四萬。

在松山吃了苦頭後,明軍才知道這次來者不善。老謀深算的洪承疇知道,這次清軍是派出了全部主力前來,不單單是為了拿下錦州,更是希望利用圍點打援戰術一舉殲滅明軍主力,所以他認為應該持重緩行,不可冒險急進。但是,也許是擔心錦州撐不下去了,也許是十幾萬大軍消耗的給養壓得朝廷喘不過氣來,崇禎皇帝派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前去督戰,催促洪承疇趕快出兵。於是駐紮在寧遠城的全部主力開赴前線,準備和清軍決戰。

七月,明軍主力抵達松山西北山崗和清軍發生激戰

八月,率先進攻松山的楊國柱中伏後中箭身亡,以山西總兵李輔明代之。

清軍那邊,聽聞明軍十三萬人前來的消息,皇太極決定親征,諸王、貝勒和大臣覺得當前形勢太過危險,勸皇太極不要衝動,然而皇太極卻對清軍的戰鬥力十分自信,他對諸將說道:

但恐彼聞朕至,潛師遁耳。若不去,朕破之如摧枯拉朽也。————清史稿 本紀第三 太宗二

此時,洪承疇命曹變蛟在松山以北,乳峰山以西兩山間列七營,環以長壕,並派騎兵分屯松山東、西、北三方,想以此為基地步步緊逼。

皇太極不愧是那個年代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他一眼就看出明軍後方兵力薄弱,命多爾袞率軍前往松山和杏山之間,意圖切斷駐松山明軍主力和後方的聯繫。

多爾袞抵達後,馬上就開挖了一條從女兒河至海邊的壕溝,沿壕溝紮營,切斷了駐紮在松山的明軍主力和杏山之間的道路。

皇太極對諸將說:

敵眾,食必不足,見我斷其餉道,必無固志,設伏待之,全師可覆也。————清史稿 本紀第三 太宗二

不知為何,松山的明軍主力在這種關頭反應竟非常得遲鈍,直到被清軍挖完壕溝,才發現補給線被切斷了,又聽聞皇太極御駕親征,才意識到大事不妙,於是急忙出戰。結果也是毫不意外地被清軍擊敗。

同時,包抄明軍後路的清軍突襲了塔山附近,並奪得了明軍在筆架山的糧草。

洪承疇這時候才決定突圍,回寧遠補給。明軍的計劃在皇太極的意料之中,他命諸將在通往寧遠、杏山及塔山的路中分路設伏,迎擊撤退的明軍。

按理說清軍主力還是在錦州及松山一帶,明軍大部如果能有序撤退的話清軍伏兵是沒能力殲滅明軍主力的,但是在這節骨眼上又出事了:當天晚上大同總兵王樸率先領兵撤退了!

明軍聽聞王樸撤軍,一時間陣腳大亂,吳三桂、馬科、唐通、白廣恩、李輔明也跟著逃跑。

王樸和吳三桂逃往杏山城。馬科、唐通、白廣恩、李輔明先是往杏山方向逃跑,然後又一路往南到了海邊,沿著海往東逃亡杏山方向。途中事先埋伏好的清軍抓住了這個難得的好機會,對潰兵展開了追殺,明軍失去了組織便毫無抵抗力,死傷慘重。被逼到海邊的明軍更是溺死者無數。

王樸和吳三桂在杏山停留幾天後,也逃亡了寧遠,至高橋被清軍伏兵大敗,僅帶殘兵敗卒回到寧遠。

此戰清軍總計斬首五萬,獲馬七千餘匹。

松山的曹變蛟和王廷臣與清兵激戰後撤如城內,洪承疇收萬餘殘兵入城,固守待援。

眼下的形勢比之前更糟糕了,錦州祖大壽的圍沒解成功,反而還搭進去兩部援軍。

九月,皇太極回京,命杜度、阿巴泰等圍錦州,多鐸、阿達禮等圍松山,阿濟格等圍杏山。

為了徹底殲滅明軍,又陸續派遣阿拜駐錦州南乳峰山,派遣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助圍錦州。

十一月,命多爾袞、羅託、屯齊駐錦州,豪格、滿達海等駐松山。

十二月,洪承疇組織了一次突圍行動,被濟爾哈朗及多爾袞擊敗。崇禎皇帝派遣楊繩武率軍前去解圍,楊繩武半途中去世,以範志完代之,但卻在寧遠被阿濟格擊敗。

自此,清軍拿下錦州和松山已成定局。

洪承疇又陸續組織了幾次突圍,皆以失敗而告終。被圍了六個月後,明軍耗盡了城中的糧食,瀕臨崩潰。松山城副將夏承德派他弟弟和清軍約降,以其子夏舒作為人質,半夜放下雲梯讓清軍登城。阿山部卒班布里、何洛會部卒羅洛科先登,松山被攻克

清軍俘獲總督洪承疇,巡撫邱民仰,總兵王廷臣、曹變蛟、祖大樂,遊擊祖大名、大成等。

崇禎十三年三月,曹變蛟、王廷臣及巡撫邱民仰,兵備道張鬥、姚恭、王之楨,副將江翥、饒勳、硃文德,參將以下百餘人皆被清軍殺害,只有洪承疇和祖大樂倖免,被送往瀋陽。

為拿下錦州,皇太極下令釋放祖大成,讓他進入錦州城勸降。祖大壽說要見到祖大樂才能投降,皇太極也統一了這個要求。祖大壽再次提出要訂立盟約,濟爾哈朗被激怒說:

城旦夕可下,安用盟為?————清史稿 列傳第二十一 祖大壽

就準備攻城。祖大壽見勢不妙,馬上派祖澤遠率中軍到清軍營地來謝罪,第二天就率將士出城投降。清軍入城,錦州被攻克。皇太極聽聞錦州被拿下的消息後又讓祖大壽招降杏山及塔山二城,兩城也被拿下。

錦州、松山、杏山、塔山四城淪陷,明朝山海關外僅剩寧遠一座城池,九邊精銳幾乎損失殆盡,消息傳入京師後朝野上下震驚。

朝廷對參與這次戰役的將領作出了賞賜和處罰:

變蛟妻高氏以贈廕請,乃贈榮祿大夫、太子少保,世廕錦衣指揮僉事。法司會鞫王樸罪。御史郝晉言:「六鎮罪同,皆宜死。三桂實遼左主將,不戰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書陳新甲覆議,請獨斬樸,勒科軍令狀,再失機即斬決。三桂失地應斬,念守寧遠功,與輔明、廣恩、通皆貶秩,充為事官。————明史 列傳第一百六十 曹變蛟

之前被送往瀋陽的洪承疇也最終投降了清軍。

自此,松錦大戰結束。


範先生有話說


因為崇禎急性子。最耐不住等待。所以拼命的催洪承疇出兵。哪怕打不過。哪怕知道是國運之戰,也是如此。。再加上他生性多疑。將領如果不前,他就認為是想謀反或者擁兵自重,這比殺了他還難受。所以為了維護他那可憐又虛無的自尊。他也必須命令軍隊去送死。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他的權威。孫傳庭就是這樣被他玩死的,哪怕知道孫一死大明就會滅亡。也還是堅決命令孫去送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