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城市「水質地圖」出爐,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黑臭水問題最嚴重

今年“65環境日”,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高德地圖共同推出了一份全國城市環境地圖。現在大家到高德地圖客戶端搜索“環境地圖”,即可點擊進入,查看全國城市的空氣質量、汙染源、水質情況等環境信息。

該地圖中,水質一共分為7類,前5類的劃分依據環保總局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其中I-III類水經過處理都可以飲用,IV類水只能用於工業用水,V類水則只能用於農業和一般景觀用水。另外,環境地圖中還標註了 “劣V類水”和“黑臭水體”,這類水已經喪失了使用價值,甚至會顏色發黑,散發臭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黑臭水”。

下圖摘錄了全國四大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的黑臭水佔比數據,我們可以發現,我國經濟發達的城市,黑臭水的問題大多比較嚴重。而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深圳的黑臭水佔比最高,達到70.3%——在深圳的64個水質狀況監測點中,有45個的水質狀況為黑臭級別。

全國城市“水質地圖”出爐,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黑臭水問題最嚴重

我們在環境地圖上選定位置在“深圳”,可以看見下面這樣一張圖,到處都是紫色的“黑臭河”標識,簡直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全國城市“水質地圖”出爐,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黑臭水問題最嚴重

不少深圳市民也在網絡分享自己看到的水質問題:

  • 關外到處都是黑臭水溝,夏天尤其臭。
  • 看看從海上田園流入珠江口的這幾條臭水河。。。沒法生存
  • 之前沒看過權威測評,我憑自己的感覺,是真的差。沙河裡的水看著不髒,但是有的地方賊臭,以前在民治住過一段時間,那個溝裡的水啊,一言難盡。就是自來水,都經常有怪氣味。
全國城市“水質地圖”出爐,四大一線城市中深圳黑臭水問題最嚴重

水環境一直是深圳的突出問題

深圳市的河流雨源性特徵明顯,加上人口高度密集、產業高速發展,直排、偷排、漏排汙水汙染河流較為嚴重,所以點源面源汙染負荷較重,城市水環境空間正常承載力接近極限,河流水質達標壓力大。

而治理的現狀是,一方面城市規劃滯後於發展,大量違建缺乏配套的排水設施;二方面治水設施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未按流域統籌,系統性不強。三方面城市開發建設與排水設施建設的銜接不足,存量未治,又增新量。四方面雨汙混流普遍,汙水處理效益不佳,原特區外問題尤為突出。五方面排水管網建設管理多頭,涉水執法監管未完全到位。

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今日深圳嚴重的黑臭水問題——全市133條河流黑臭,嚴重汙染河流達到94條。

2017年,住建部和環保部公佈了部分城市黑臭水體重點掛牌督辦的名單,其中深圳就有17個黑臭水體在列。

美麗的城市需要藍天,也需要碧水。看來,深圳想要打造“生態宜居城市”,還需要努力解決水質治理的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