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出现什么现象是脾虚症状?医生说这3种症状小心是脾虚!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

人体的面部可以反映出人整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的健康状况,所以脾胃问题同样也会从脸上表现出来。

尤其是女性,一定要注意面部的这3中症状!

一、面色萎黄、没有光泽

脸上出现什么现象是脾虚症状?医生说这3种症状小心是脾虚!

如果脾胃功能失常,运化食物的功能减弱,会造成营养不足供血减少,就会出现泛黄的脸色。

起初,可能因为轻微的脾胃虚弱而出现面色淡黄,若没有及时调理,渐渐由淡黄成为“萎黄”,脸颊发黄、面色无华,没有光泽,这都是脾虚造成的。

若是面色黄且有虚肿,与萎黄相反是黄胖的表现,这是脾虚又有湿邪的表现。

所以说,如果你的脸色发黄,同时,皮肤暗淡无光,不够明亮,也不太润泽,这就可以说明脾虚了。

二、嘴唇淡白无光或是萎黄脱皮

脸上出现什么现象是脾虚症状?医生说这3种症状小心是脾虚!

口红虽可以修饰改变唇色,但卸妆后嘴唇颜色立刻原形毕露。

如果一个人脾气健运则口唇红润有光泽,反之脾气亏虚则口唇淡白无光泽,甚至萎黄且常脱皮。

三、大眼袋,黑眼圈

脸上出现什么现象是脾虚症状?医生说这3种症状小心是脾虚!

大多数女性脾虚后,肌肉会不同程度失去弹性,皮肤失去光泽。

即使从未熬夜睡眠质量也很好,但眼眶周围常有黑眼圈,眼袋也越来越大这个时候就应该谨慎脾虚。

那脾虚该怎么办?

脾胃是人体纳运食物及化生气血最重要的脏腑,对脾胃病患者来说,食疗亦不可缺少,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

(1)药点药饭

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橘红糕:鲜橘皮,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红枣益脾糕:红枣、白术,干姜,鸡内金。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气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2)补脾食物

香菇:味甘、性平。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猪肚:味甘、性温。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牛肚:味甘、性温。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羊肚:味甘、性温。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牛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桂鱼: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之胃痛,津亏肠燥之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如果您有更多疑问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