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認爲是草場退化的元兇,一直被當作滅殺的對象

被認為是草場退化的元兇,一直被當作滅殺的對象

高原鼠兔身材渾圓,沒有尾巴,體色灰褐色。高原鼠兔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種,數量大,多棲息在土壤較為疏鬆的坡地和河谷棲息在高原地帶。因被認為是草場退化的元兇,一直被當作滅殺的對象。

高原鼠兔體形中等,體重可達178克,體長120-190毫米。耳小而圓,耳長20-33毫米。後肢略長於前肢,後足長25-33毫米,前後足的指(趾)墊常隱於毛內,爪較發達,無明顯的外尾,雌獸乳頭3對。

被認為是草場退化的元兇,一直被當作滅殺的對象

主要取食禾本科、莎草科及豆科植物,平均每日採食鮮草77.3克,約佔其體重的一半。高原鼠兔能發出六種不同的聲音,成年鼠兔在求偶交配時發出長而急促的“咦”的聲音,幼年鼠兔聲音相對小而溫柔。

高原鼠兔在高山草甸和草原上才有可見,是青藏高原特有種,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藏南部。主要分佈於青藏高原及其毗鄰的尼泊爾、錫金等地。在中國分佈於青海境內的各州、縣,省外見於甘肅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等。

被認為是草場退化的元兇,一直被當作滅殺的對象

高原鼠兔也是草原上大多數中小型肉食動物和幾乎所有猛禽的主要捕食對象。高原鼠兔的洞穴是“天然如廁之所”,滋養了植物,為植物品種多樣性提供了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