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连日来的阴雨天让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第一书记窦逗心急如焚。7月13日一大早,天刚刚放晴,窦逗便早早起床,在镇政府食堂吃过早饭,匆匆忙忙往上文村赶。

“通村公路和街巷硬化工程要赶在入冬之前干完,天冷上了冻就不好干了,所以现在咱们要加班加点,倒排工期,做好工程施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在村口窦逗遇见了村党支部书记周明成、党支部副书记周建文。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用好贫困村提升工程政策,借助盂县县委、县政府强村帮弱村的政策,通过帮扶企业碧桂园阳泉城市公司、豪门集团的大力支持,2017年底,在窦逗的提议下,村支“两委”将900米进村路和8000平方米街巷重新硬化列为该村重点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

2015年8月,作为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年轻干部,窦逗被选派到上文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担负起了在第一线组织脱贫攻坚的重任。

她说:“组织上为我们撑腰鼓劲,在政策、资金、资源上大力支持,为广大第一书记创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作为扶贫干部,我也要敢担当、敢干事,更要干好事、干成事,这样才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不辜负群众的期望。”

打基础利长远,大力兴建基础设施

“村委会前头那地儿以前是个垃圾堆,夏天苍蝇、蚊虫乱飞,臭气熏天,现在修了个渗水池,又漂亮又实用,家户的排水问题不用担心了。”

“村里的房子该修的给修了,该加固的加固了,还统一粉刷了,夏天里有绿树,有白墙,你看看现在多漂亮。”

“给我们又打了一口井,旱季吃水不成问题了。”

……

和窦逗一路向村委会走去,沿路村民三三两两蹲在树荫下纳凉,问起“市里派来的干部”窦逗进村3年来的变化,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眼里满是笑意。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上文村位于西烟镇政府北7.5公里处,距离市区100公里。全村130户292人,耕地面积1484.9亩,常住人口80多人,全村建档立卡户贫困户49户87人。谈起对上文村的第一印象,窦逗笑了。她说:“和我想象中差别比较大,进村第一眼看到的都是土墙,破破烂烂的,村集体无产业无资源,村里留守的多是老人,当时感觉村子里一点生气都没有。”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和村干部交流中,窦逗了解到,上文村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唐代名将虢国公张士贵,祖籍上文村,其后辈连续六代世袭其武将官职,从其八世孙起,由军功世家转变为文人世家,连续十九代,代代有进士,从未间断,前后历时431年,共出进士34人。从有名的“进士村”到如今的贫困村,这中间的变迁让人唏嘘。

作为一个女干部,窦逗敏锐地觉察出上文村的问题:普通老百姓过日子还要讲究个精气神儿,院子要拾掇干净,穿戴要整整齐齐,可是一个村子,到处都破破烂烂的,怎么能提振士气,怎么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呢?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从改变村子“颜值”入手,针对该村长久以来没有村名标识的问题,窦逗和村干部多方协调,买来近6吨重的两块石料,请石匠制作了石牌,立于进村公路旁。如今,行驶在东太路上,巨大的青石上,红字勾勒的“上文村”3字鲜艳夺目。“这么有名的村子,不能让它埋没在大山里,以后我们还指望它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呢。”手抚村名标识,窦逗骄傲地说。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窦逗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对村委会门前深坑其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整修,修建长20米、宽18米、深4米渗水池一座,用于村民房前屋后雨季雨水排放,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与县水利部门沟通协调,于2017年11月完成了213米深井的打凿,并修筑高5米的水井房,解决了旱季村民的吃水问题;针对村内长期无人居住且年久失修,尤其是雨季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进行了集中整治修缮和加固;对年久失修的桥梁进行增宽、加固;新安装160千瓦变压器一座;完成入村荒坡绿化20余亩,栽植油松、漳河松、桧柏600多棵,有效改善了上文村的面貌。

授人以渔,多管齐下发展扶贫产业

晌午时分,骄阳似火,村民周润喜来到院子外的围墙下,用随身携带的打火机在盛满饲料和清水的瓷盆沿上敲几下,霎时间,一大群母鸡、小鸡立刻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喝水的喝水,吃食的吃食,周润喜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些鸡,心里安稳且快乐。

贫困户周润喜和老伴岁数渐大,常年小病不断,依靠仅有的8亩地为生。从2015年至今,周润喜接连两次领到由村里发放的小鸡,去年还和同村的贫困户一起领到了2只黑山羊。“鸡下了蛋供我和老伴吃,余下的还能卖了贴补点家用,黑山羊养大了也能卖钱,一年连种地打粮食能收个七八千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周润喜说。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为像周润喜一样年老体弱的贫困户发放鸡苗、黑山羊,大力发展养殖业,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挣,是窦逗脱贫计划的第二步。“有颜值只是外在面貌的改变,要有效改善村民生活,让贫困户增收脱贫,还是要靠实实在在发展产业。”对上文村的扶贫工作,窦逗有着清醒的认识。

从驻村的第一天起,窦逗白天在村里入户走访,挨家挨户调查摸底,晚上回到住处核实收集到的数据,一个一个记录进台账,常常忙到深夜。在走访中,窦逗发现,上文村无资源无矿产,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村民年龄偏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窦逗将产业脱贫的计划瞄准轻体力劳动便可经营的养殖业。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2015年,县农委拨款3万元用于贫困户产业发展启动,窦逗和村支“两委”为贫困户购买青年鸡苗2000只;2017年8月,窦逗所在的单位——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又出资2.6万元,为贫困户购买2300只青年鸡苗,两次户均累计发放鸡苗80只,目前大部分鸡已产蛋,有了经济效益,人均年增收300元左右。2016年底,由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出资4.6万元,购买黑山羊72只,揉草机1台,贫困户采取自由组合互助养殖的形式,分4组进行领养,按照市场预估,人均可增加收入500元左右。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窦逗充分发挥上文村土地优势,积极引导村民调整种植结构,把脱毒马铃薯等高产量、高经济效益的农作物作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切入点,增加谷子、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今年共种植谷子104亩,马铃薯35亩。

西烟镇地处偏远,产出的农副产品如何卖出去,也是窦逗要操心的事。一年四季,她总是利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动身边亲朋好友购买上文村出产的各种土特产品。她随身携带的一个小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交给她多少鸡蛋、小米、花椒,卖出了多少钱,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你看,截至6月1日,今年我一共帮大家卖了252斤笨鸡蛋、3780块钱,小米900斤、3600块钱,这些对咱的村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窦逗说。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除了发展种养殖产业,窦逗还积极利用金融扶贫政策,让贫困户尽可能受益。2017年,上文村依托华北奕丰生态园及康泰来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带动,按照“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模式,为13户贫困户办理了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贫困户5年内可获得年终分红。

长远谋划,抱团发展巩固脱贫成效

在距离上文村2公里左右的岭南村,一个可规模养殖肉驴300头的基地吸引了周边上文村、南贝子村、峡掌村、黑石窑村等贫困村签订《委托养殖及回收合同》,带动贫困户增收200余户。

“这个项目不但让农民有养驴的收益,而且基地肉驴养殖消耗饲料巨大,我们鼓励周边村民种植青贮玉米,通过回收农作物秸秆、谷草等方式使农民增收,通过劳务合同聘用等形式带动附近贫困户就业,为贫困户提供增收渠道。” 平定县农兴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石门大黑驴养殖项目发起人李彦军介绍。

2017年,在综合考察了石门大黑驴的养殖方式、养殖效益后,窦逗和村支“两委”商议,将产业扶贫资金32.5万元以委托养殖的方式,投入盂县和丰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养驴产业。首批出栏规模50头,今年7月初,又签订了50头的托养协议,目前,上文村共养驴100头。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窦逗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驴成本为6500元,100头总投资 65万,按15%的利润比例, 每年村集体有近10万元的利润。按照贫困户、非贫困户、村集体6:2:2比例分配利润,可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近700元。“只要项目运行平稳,村民不用投入劳动力和资金,就有稳定收益,这是我们长远谋划、抱团发展的结果,也是创新模式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

这种模式还体现在光伏产业发展上。2016年、2017年,在窦逗的积极协调下,上文村利用市县两级扶贫互助资金20万元,投资建设村委会屋顶分布式发电装置23千瓦时,一期2017年8月并网发电,二期2017年11月并网发电,日均发电100多度。该项目每年收入3万余元,人均年可增收300元左右。

盂县西烟镇上文村的变迁

在上文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87人中,因病致贫18户、因残致贫5户,65岁以上贫困人口36人。 “看病难”成为长期困扰村民的一大难题。为避免贫困户再次因病返贫,2017年,窦逗紧紧抓住市卫计委健康扶贫“双签约”活动进村的有利时机,促成该村村民全部签约。“双签约”后,医生主动找病人把脉问诊,乡镇、驻村干部主动帮病人报销医疗费,村民的健康有了保障,脱贫成效也得以巩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