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月齡寶寶遇到出生以來最棘手的哄睡,她這樣做對嗎?

6-7月齡寶寶遇到出生以來最棘手的哄睡,她這樣做對嗎?

導讀:我把橋橋近30天(6-7月齡)的睡眠狀況做了一個總結,希望對其他媽媽們也有所幫助。

這兩天晚上遇到了自橋出生以來最棘手的哄睡過程。前天哄睡2小時15分,昨晚哄睡1小時50分。昨晚哄睡後雖然精疲力盡但還是查閱了一部分關於7-9個月大運動發展和睡眠倒退的文獻與資料,總結橋橋近來自身的生長髮育狀況和其他外因,現記錄如下。

近3個月自身發展情況:

1、睡眠平均時長保持在12小時左右,符合7-9月齡寶寶每日12-15小時的睡眠需求(美國全國睡眠基金會2015年數據);

2、大運動發展:爬、坐、站立(最近一週學會站立,據我觀察是近幾天影響夜間長覺的主要原因);

(1)添加輔食一個月;

(2)長牙:下牙兩顆;

(3)白天睡眠:有時傍晚的黃昏覺會並在下午覺裡,並覺狀況趨於穩定,小覺次數2-3次,每次時長1-2小時,容易接覺;

(4)夜奶:0-1次;

(5)奶睡:白天的小覺有50%吃奶迷糊或直接奶睡;

(6)排便:添加輔食一個月後,腸胃還在逐漸適應的階段,有時兩到三天排便一次,有時一天排便一次,有時三到四天排便一次,基本沒有便秘的情況出現,但有時夜間也會排便,較以往很少夜間排便來說,對睡眠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7)晨起:入夏後偶爾有早上4-5點徹底清醒起來玩1小時左右的狀況出現,比一個月前的晨起時間提前了約1小時。

(8)運動:近一週從爬行過度到站立,運動量由不停爬變為站立,需要協調四肢和體力消耗較大的活動驟減;

(9)情緒與分離焦慮:自己獨立玩的時間減少,與照顧人的溝通增加,傾向於尋找照顧人和依賴照顧人,被抱著的時間較之前有所增加。

其他外因:

外出:最近晚上7-9點帶橋橋在外面的時間居多;

作息改變如下:

(1)因為頻繁外出導致橋橋晚間睡前運動的時間驟減,幾乎都在推車裡坐著或躺著,或者由大人抱著;

(2)因為頻繁外出坐車等時間安排導致小覺入睡和醒來的時間改變,小覺時長由睡眠環境決定,小覺睡眠質量不穩定;

(3)因為頻繁外出導致晚間輔食時間不規律、長覺入睡時間不規律;

(4)氣溫:最近1個月天氣忽冷忽熱,長覺使用的寢具有:薄睡袋、薄被、紗布等,只能根據每晚室溫和室外溫度再進行調整,有時蓋多蓋少也影響了由淺睡進入深睡的時長;

(5)聲音:樓下工地的施工噪音對入睡和淺睡眠狀態有影響;

(6)疫苗:近一個月共接種兩次疫苗,對睡眠幾乎無影響;

(7)照顧人情緒:近幾天照顧人情緒或多或少影響了入睡或睡眠時長(因為與之前自主入睡的情況差別太大,我和隊友在這兩天的超長哄睡過程中都出現過煩躁不安的情緒,甚至會互相指責),日常儘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哄睡時若照顧人也出現煩躁情緒,暫緩哄睡,平復心情後繼續。


近30天橋橋睡眠狀況:

6-7月齡寶寶遇到出生以來最棘手的哄睡,她這樣做對嗎?

近30天睡眠狀況

1、最短6小時睡眠和最長16小時睡眠是因為有一到兩天沒有正確記錄入睡和晨起時間,近30天的睡眠總時長平均值大概在12-13小時之間;

2、從圖中可以看到橋橋近30天長覺的時長還比較穩定,除了每天晨起的時間不大相同,其他時間的小覺時長也不是很規律,但總的來說一般都是一天2-3個小覺,最近小覺時長趨於穩定;

3、入睡基本在晚上9-10點,晨起基本在早上8-9點。

6-7月齡寶寶遇到出生以來最棘手的哄睡,她這樣做對嗎?

睡眠和母乳狀況總結

1、母乳和睡眠的關聯是,近30天白天奶睡的情況明顯,基本是奶完或者吃奶中就睡著了,接著睡一個小覺;

2、沒有特意奶睡,而是每天維持5-6次親喂,每次間隔3.5-4小時,確實會與小睡的作息重合,也就是喂完睡或睡完喂,最近30天睡完小覺起來要加兩餐輔食,所以只能在睡前餵奶;

3、目前看有可能白天的奶睡狀況對夜晚哄睡也有影響,再加上現在傍晚後沒有密集進食,所以哄睡情況如果持續困難,白天還要調整餵奶的時間和哄睡方法;

4、近30天出現過夜裡排便的情況,較之前一夜不排便、僅在白天排便的情況下,夜間排便對睡眠也會有影響。

6-7月齡寶寶遇到出生以來最棘手的哄睡,她這樣做對嗎?

近30天親喂情況

1、每天的母乳餵養時間和次數幾乎都是一樣的,間隔為3-4小時,夜間從9點到早晨4點基本不會夜奶,偶爾4-6點之間會醒來,我懶得拍睡或哄睡都是直接餵奶,所以有可能這頓晨奶也是可以堅持到7-8點徹底醒來後再吃的;

2、母乳因為添加兩頓輔食的緣故會偶爾出現不吃或只吃一點的情況,但近10天又趨於穩定,基本保持在與輔食添加之前一樣的餵食時間。


綜合上述原因,考慮接下來對橋橋日常作息進行的調整:

1、在保證以往運動量的基礎上,再加大運動量和運動時長;

2、晚上輔食後減少外出,睡前保證足夠的運動量;

3、如有特殊情況需要外出,提前1-2天做好作息改動計劃;

4、外因等不可抗力情況下無法哄睡或入睡困難,暫緩哄睡,適量運動後繼續哄睡;

5、白天儘可能減少抱著的時間,圈出和使用遊樂場地;

6、第二頓輔食添加儘量提前。

7、備註:實踐後每天做好作息記錄和補充內容。

我的思考:

我在《美國科學育兒百科全書》中讀到這樣幾段文字,與我之前接觸到的、閱讀過的睡眠知識都不太一樣。

它描述的是國外自小(甚至是出生後不久)培養孩子獨立與自主入睡的原因與方法(與CRY IT OUT方法並不相同),理論上講,這是適用於所有寶寶的哄睡方式而非外國寶寶和高需求寶寶。

但在我看來,大部分家庭,尤其是中國家庭,可能不太能夠認同和接受這種方式。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幾段文字描述的哄睡方式確實是國外比較普遍的哄睡方式,但對目前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家庭來說,這種方式、情境和結果,都過於理想化了:

1、由於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更加激烈好動,他在晚上的時候可能很難安靜下來,因此為他安排一個始終如一的睡眠儀式將有助於他入睡……一定要在孩子過度勞累之前開始,這樣將會把這些活動與睡覺聯繫在一起......

2、在孩子還沒有睡著的時候把它放進自己的嬰兒床上,這樣他可以學著自己睡覺。輕輕的將他放下,對它輕聲道”晚安“,然後離開,如果孩子開始哭鬧,檢查一下他是否遇到什麼問題,適當安慰他一下,然後離開房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的減少在夜間對孩子的關注。

3、如果父母的做法始終如一,大多數孩子在夜間的哭鬧將減少,而且最終會學會自己入睡。

4、有一點很重要,需要謹記,有時候你可能需要讓孩子自己哭著睡覺,這不會有任何傷害,你也不需要擔心。記住你有一整天的時間向孩子表明你有多麼愛他多麼關心他,在晚上他需要知道這是睡覺的時間,在那些你讓他哭的時間裡,你其實正在幫助他學會自己平靜下來,他不會認為你拋棄了他,或者你不愛她。你白天的行為會讓他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換句話說,根本沒有必要擔心。

5、你要儘量尊重孩子的天性,儘量保持正常的睡眠,同時如果你知道他的睡眠時間將會被打亂,那麼就讓他提前1-2天進行調整,這樣,他就能更好地睡覺,並且心情也更愉快,所以如果你將要有一個家庭聚會,就讓孩子提前一到兩天休息好......孩子休息的越多就越好。他對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越強,他也會睡得更好。

最後,歡迎媽媽們留言評論,分享自己遇到的問題和看法。


專家點評:

6-7月齡寶寶遇到出生以來最棘手的哄睡,她這樣做對嗎?

又中苡 IMPI認證睡眠諮詢師

媽咪的記錄非常的詳細,最後的結論也是很有參考意義的。

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更有系統的排查引起寶寶睡眠問題的「小套路」。以媽咪提到的「入睡拖延/哄好久也不睡」的主訴情況為例子。解決這一睡眠問題,我們會先排查兩個大方向:寶寶的睡眠意願和睡眠能力。

1、睡眠意願:寶寶現在有睡覺的需求,同時也做好了睡覺的準備。

2、睡眠能力:寶寶需要怎麼樣的安撫方式才能入睡。

睡眠需求的排查方向:白天小睡量和分配情況,以及晚覺之前的清醒時間。睡前哄睡難,大家比較容易想到的是「寶寶是否過度疲勞了?」但是我們還需要留意的一點是:過度疲勞的寶寶還會伴隨夜間的睡眠不安——頻醒。

從媽咪提供的睡眠記錄圖來看,寶寶並沒有嚴重的夜間頻醒的情況。我會建議媽咪可以考慮一下,我們給寶寶預設的就寢時間是否合理。過早的開始哄睡,反而是事倍功半。

睡眠需求的一個很主要的內驅力就是「累了」。8個多月的寶寶,比較推薦的活動是趴和爬,家長儘量引導孩子多趴著玩耍。同時,現在是夏天,戲水和游泳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請注意安全)。

睡眠準備的排查方向:晚覺之前的活動安排以及睡前儀式(睡眠儀式中最容易被忽視的舒緩過渡的過程,比如提前40分鐘左右,就需要逐漸調暗家裡的光線,減少噪音,家人的活動都要開始安靜下來,從整個家庭環境出發營造睡眠氣氛)。媽咪也發現了晚上6-9點下樓玩耍這個對入睡有影響,這點非常好。媽咪可以從睡前儀式的內容順序著手,調整和設計適合寶寶的睡眠儀式。

睡眠能力:寶寶一般需要什麼樣的安撫才能睡?如果在夜覺之前缺乏他們熟悉的安撫方式,入睡的過程就會變長(常見的例子就是,在入睡方式的改變期,寶寶入睡耗時會更長)。夜間就寢和白天小睡雖然相對獨立,但是白天如果一直是奶睡的話,會減少寶寶練習在其他安撫方式下入睡的機會。如果寶寶之前夜覺也是吃完奶差不多昏昏欲睡之後再哄睡的,其實寶寶還是很大程度上依靠奶或者說是「吸吮式」安撫來入睡的。

下面這些是這個案例中其他相關建議:

從媽咪提供的作息記錄圖表來看,寶寶的餵養有規律(間隔一致),但是穩定性不強(每天具體的時間點波動比較大);寶寶的小睡情況也存在同樣的問題(規律性有,但是缺乏穩定性)。這兩個情況和寶寶早上起床的時間波動很大相關。寶寶雖然早上4-5點的時候,需要吃一頓晨奶,但是之後還可以繼續睡到自然醒。我會建議把寶寶的起床時間定在7點(把這個點固定下來)。隨著這個點的固定,白天的小睡情況就會自動從規律性向穩定性轉變。同時,這樣也可以幫助寶寶的生物鐘整體前移,輔助解決夜間就寢過遲的問題。

在餵養和小睡撞車的方面,我會建議,晨奶可以暫時保留,但是需要把早上第一頓奶的時間定下來(比如就是起床以後,大約7點左右)。這頓奶因為晨奶的存在,寶寶的食慾可能不會太好,沒有關係,我們只需要給寶寶原本奶量的1/2或者1/3。

家長可能會問「寶寶這頓沒有吃那麼多,會不會提前就餓了」?這個擔心不適特別必要。家長可以把晨奶當成是早晨第一次哺餵的「密集進食」。所以白天第二次餵養的時間可以定在10-11。這裡給家長預留了一個小時的彈性,可以幫助家長調節吃奶和睡覺撞車的情況。

好了,受醫來er趣的邀請進行案例點評,希望對媽咪們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張思萊育兒全典》

《嬰幼兒睡眠全書》

林小暖:7-9個月寶寶常見睡眠問題答疑

小土大橙子:7-9個月睡眠挑戰

點評嘉賓:又中苡 IMPI認證睡眠諮詢師 醫來er趣科普作者

聲明:原創作品,首發醫來er趣公眾號,歡迎來醫來er趣公眾號與醫生交流女性健康、備孕和科學育兒,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不當請聯繫我們,禁止私自轉載,轉載請聯繫我們。

醫來er趣,長期邀請三甲醫院婦產科、兒科、疫苗、皮膚科、營養科和心理方面的醫生為您做專業的科普課堂和在線答疑。旨在讓女人更健康,懷孕更容易,育兒更加科學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