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开始涨价了,近期饲料原料降价,接下来会是猪价上涨吗?

尋找一種叫幸福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的饲料原材料玉米和豆粕价格持续下跌。另外,市场上的猪排骨价格也不断上涨,难道国内的生猪存检真的少了吗?猪价就要上涨起来了吗?



1.原材料价格下跌

近期国内的玉米价格下跌,主要是国家发放临储玉米2次,导致市场上的玉米供应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是春节到现在的猪价持续低迷,养猪户们千方百计的使用替代品,导致玉米的销售数量下滑。

当然,生猪价料低迷,以及环保禁养政策继续推行,导致一些养猪户们退出养猪行业,市场上的玉米也跟着往下跌了!


2.猪肉价格上涨

经过前期的猪价持续低迷,大型屠企们从中储蓄到足够的生猪资源,其冷冻库里堆满了猪肉。于是,大型屠企们筹划提高生猪价格计划,迫使市场上的猪肉价格上涨起来,从而达到其去掉冻库猪肉的目的!

当然,经过大半年的猪肉消费,年前南方地区生产的腊肉,终于被人们都吃光光了,并逐渐消费起生鲜猪肉来了! 另外,近期农村里的夏种麦收工作火热进行,高考,中考,会考相继到来,以及俄罗斯足球世界杯和端午节假日,都促进了猪肉的消费数量!
综上所述,饲料原材料价格下跌,并不是猪少了很多,猪排骨价格上涨,也并不是猪肉消费大增。因此,未来的生猪价格并不具有大涨价的可能!


猪农巴巴


近期国内玉米、豆粕的价格有所回调,这意味着养猪成本的降低,也让养猪人稍微松了口气,但饲料成本下降不等于猪价会上涨。

1、 能决定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是供应小于需求。目前,市场对猪肉的需求基本无变化,生猪的供应却在增加,整体上是供大于求,所以缺少猪价上涨的基础。

2、 饲料原料价格下降,不一定是猪饲料的需求在下降,如果是猪饲料的需求下降,意味着生猪存栏数在减少,接下来就会是猪价上涨。

3、 近期玉米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举行了两轮临储拍卖,市场供应增加的结果就是此前一直强势的玉米价格掉头向下。

4、 近期豆粕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战形势趋缓,波及大豆的概率在降低。

5、 至于排骨涨价?我反正是没有发现。

总之,近期饲料原料降价和猪价上涨不存在逻辑关系,当然,不排除未来猪价会上涨,但这种上涨更多的是深跌之后的技术性反弹。

希望上述分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畜牧大集网


依据我的经验:生猪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排骨涨价,必然伴随着其它部位,尤其是肥肉的降价,标志着夏季的到来;而饲料原料(主要为玉米、豆粕)降价,则是生猪存栏下降、饲料需求减少的表现,往往预示着生猪价格的上扬。

炎炎夏日,因气温较高,猪的肥膘不易收缩,看起来更肥,而且不时地向外渗油,倒了人们的胃口,加之水果、青菜等替代品较多,人们饮食偏向清淡,对猪肉的需求减少,猪肉消费进入淡季;猪肉销量下降,则排骨减少,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上涨;而协调地销完各个部位,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排骨涨价,往往伴随着肥肉降价。

饲料价格浮动,是生猪存栏的晴雨表:生猪存栏减少,饲料需求下降,价格下跌,反之上涨。多年来饲料价格的浮动与生猪价格的涨跌高度吻合,其它因素如国家放储玉米、与美帝的贸易摩擦等,影响不会太大。故,饲料原料降价,预示着生猪存栏的减少,价格上扬是大概率事件,只是幅度不同而已


北大屠夫陆步轩


排骨开始涨价了,近期饲料原料降价,接下来会是猪价上涨吗?




猪排骨就是猪肋骨及附着在肋骨上的瘦肉不切掉。这样一起卖,价格和猪瘦肉价格基本同价,主要煮排骨汤或者红烧排骨,味道特别鲜美。



排骨开始涨价了,也就是着猪肉涨价了,预示着生猪也要涨价了。其实过年来,生猪价格一路暴跌,从每斤8.4元断崖式的下跌到每斤4.3元,跌入了低谷期,简直是不可思议,存栏量大的养殖户叫苦连天,赔的吐血!生猪价格上涨应该是必然趋势。



其实,对于养猪行业有个不成熟的经验,也是多年来积累的经验,那就是题主说这样:饲料价格下跌,猪价就会上涨;饲料价格上涨,生猪价格下跌。尽管不是定式,但多年来的概率就是这么的巧合!

去年因养猪规模扩大,存栏量大,主要原因是饲料价格低,过了年饲料价格稳步上涨,猪的价格开始了一跌再跌。

这次饲料价格下跌并不是因为生猪价格上涨了,而是饲料的原材料大幅度降价了,也就玉米、大豆、小麦三大粮食作物作为饲料的主要成分价格下跌了,导致饲料价格下跌,主要是国家临储粮拍卖投放市场影响的。



所以,这次尽管排骨出现了价格上涨的迹象,饲料原材料价格下跌,近期生猪价格上涨空间不大,毕竟生猪存栏量还是很大,必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费市场的消化才能出现生猪价格上涨!关注宗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